搜索-知识分子
  • 庆祝量子力学百年,黑尔戈兰2025会议上的华人面孔 | 手记

    1925年6月,德国年轻的物理学家维尔纳·海森堡因花粉过敏来到北海上的小岛黑尔戈兰(Helgoland),短短数日,他完成重要计算,开创了矩阵力学,现代量子力学也由此宣告建立。 2025年6月10日,300名物理学家登上这座小岛,参加黑尔戈兰2025(Helgoland 2025)国际讨论会,共同庆祝量子力学百年。《赛先生》在会议现场注意到,除了受邀做报告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在欧洲和美国工作的多位华人科学家也参加了这一盛会。

    赛先生 · 1天前
  • 黑尔戈兰:量子力学灵感的发生地

    今年是国际量子科技年。科普作家程鹗从7月底开始进行了一场量子物理的朝圣之旅(伯尔尼: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的出生地,量子圣地慕尼黑,哥廷根:量子力学的真正出生地)。 德国海岛黑尔戈兰,意为圣地。100年前的一个深夜,在这座小岛,年轻的海森堡灵光一闪,构建出一套崭新的体系来描述微观世界的奇妙现象。 今天,让我们跟随程鹗的脚步,来到黑尔戈兰,回到历史的现场。

    赛先生 · 1天前
  • 三欧美学者因量子模拟开创性实验获2025年度墨子量子

    2025年度墨子量子奖的三位获奖人Immanuel Bloch,Tilman Esslinger和Markus Greiner将量子模拟从概念推向了现实,确立了超冷原子作为探索量子多体物理中最深刻且最具挑战性问题的通用平台。

    陈晓雪 · 2025/08/02
  • 专访Peter Zoller:你的祖母会想要一台量子计算机吗?| 黑尔戈兰2025

    今天6月,在量子力学的诞生之地德国黑尔戈兰,量子计算先驱、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Peter Zoller接受《赛先生》专访。他表示,量子计算的研究已经取得巨大的进步,进展稳定,但未来整个领域要真正走下去,仍然需要一些对于社会和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工作。 “这方面的工作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努力推进。”Zoller说道。

    陈晓雪 · 2025/07/23
  • 中国唯一受邀报告人潘建伟的量子梦想 | 黑尔戈兰2025

    6月10日-14日,包括四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约300名物理学家齐聚北海深处的黑尔戈兰岛,参加黑尔戈兰2025(Helgoland 2025)研讨会,庆祝量子力学诞生100周年。

    陈晓雪 · 2025/06/25
  • 爱因斯坦与EPR佯谬:一个被证明是错的伟大质疑

    量子力学的百年发展史中,爱因斯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因为他在多方面提供了灵感,例如他提出光既是波也是光子云的想法,启发了德布罗意的粒子波动性、薛定谔的波动方程,更在于他不断深入思考现有物理理论的漏洞与不足,包括质疑横空出世的量子力学不完备。      1935年,他和两个助手对量子力学发起最后的重要一击,提出EPR佯谬。这一最后被证明错误的论文,却被证明对于量子力学的进一步发展,甚至第二次量子信息技术革命,都有重要意义。

    赛先生 · 2025/06/18
  • 物理与政治 | 黑尔戈兰2025

    6月9日-14日,约300名物理学家在量子力学的诞生之地黑尔戈兰岛举行庆祝量子力学10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赛先生》编辑部抢得宝贵的一票,全程直击这一讨论会。在会议的倒数第二天,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在会场发出宣言:国际化不应只是漂亮话,科学的价值不应被政治所左右。

    陈晓雪 · 2025/06/14
  • 两位欧洲学者因量子密钥分发早期实验获2023年度墨子量子

    瑞士物理学家尼古拉斯·吉辛(Nicolas Gisin)和英国物理学家约翰·拉瑞蒂(John Rarity)因”在使用光纤进行早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中的重要贡献”,获得2023年度“墨子量子奖”。

    陈晓雪 · 2024/10/14
  • 用13年,抵达量子模拟无人区

    这是一个科学长征路上的故事。研究人员克服了实验上的重重困难,以高超的实验技巧,不断试错的坚韧,迈出了通过量子模拟解决实际科学问题的重要一步。若问从构想到迈出这一步,需要多长时间?答案是13年。

    陈晓雪 · 2024/07/11
  • 游戏刚刚开始:中国科大实现光子分数量子霍尔态

    “现在,游戏开始了。因为你将真的在这些系统上探索新的物理。”

    陈晓雪 · 2024/05/06

历史搜索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