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政治 | 黑尔戈兰2025
导读:
6月9日-14日,约300名物理学家在量子力学的诞生之地黑尔戈兰岛举行庆祝量子力学10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赛先生》编辑部抢得宝贵的一票,全程直击这一讨论会。
在会议的倒数第二天,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在会场发出宣言:国际化不应只是漂亮话,科学的价值不应被政治所左右。
黑尔戈兰(Helgoland)是北海上的一个小岛。100年前,1925年6月7日,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因为躲避花粉病来到光秃秃的黑尔戈兰岛,随后提出矩阵力学。这里也因此被认为是量子力学诞生之地。
在黑尔戈兰岛,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一块纪念牌匾上写道:"1925年6月,在黑尔戈兰岛,23岁的维尔纳·海森堡在量子力学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量子力学是原子层面自然规律的基本理论,它对人类思想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物理学的范畴。"图片:陈晓雪
100年后的6月9日,来自欧洲、美国、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约300名物理学家来到德国汉堡,参加纪念量子力学建立100周年而举行的学术研讨会Helgoland2025的首场活动。(见文章:在量子力学诞生之地,顶级物理学家将探讨量子的未来)
次日,人们从汉堡港出发,冒雨乘船四个小时,抵达近200公里以外的黑尔戈兰岛,就在量子力学的诞生之地,继续探讨量子力学的基础问题与其在现实世界应用之间的交叉研究。
黑尔戈兰岛的最高点附近,展示了海森堡100年前顿悟那一刻的回忆。图片:陈晓雪
6月13日,在黑尔戈兰岛最后一个晚上的Panel,主题关于宏观量子现象与退相干。在讨论了大量基础物理、技术的问题后,时间来到晚上10点10分。
担任主持人的澳大利亚理论物理学家Gerard J. Milburn问,还有问题吗?
80岁的奥地利物理学家Anton Zeilinger举手,他缓缓站起来,走到过道的麦前。
他声音柔和,人们提起耳朵:
我想对物理和政治分别评论一句。
观众席笑了起来。
“关于物理,我想回应一下,我们的主持人提出的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们是否会有一些不局限于经典物理的成果展示?这很好。我认为,这需要我们在大脑中发现量子效应。这是我对物理的一点评论。”
他接下来讲道:
“关于政治的评论是:我们说了很多有关“国际化”的漂亮话,但它不应该流于空谈。我们应该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乃至伊朗的同行,只要这些学术联系不被各自政府——那些完全不可接受的政权——所操控。”
掌声在会场回荡了数秒。
同样80岁,稍微年长几个月的法国物理学家Serge Haroche在台上频频点头。
主持人说,我们现在进入总结。
Haroche从讨论席走到讲台前,打开了他的PPT。
只有一页,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创始院长Abraham Flexner在《无用知识的有用性》(The Usefulness of Useless Knowledge)一书中的片段:
“Is it not a curious fact that in a world steeped in irrational hatreds which threaten civilization itself, men and women—old and young—detach themselves wholly or partly from the angry current of daily life to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 cultivation of beauty, to the extension of knowledge, to the cure of disease, to the amelioration of suffering, just as though fanatics were not simultaneously engaged in spreading pain, ugliness, and suffering? ”
Haroche逐字读完这71个单词。
Serge Haroche做小组讨论的总结发言。这71个单词的意思大意为:在这个深陷非理性仇恨的世界里,文明受到仇恨的威胁。狂热分子们忙着扩散病痛、散布丑恶、四处蔓延各种折磨四处;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却忙着将自己与深处其中的滚滚怒潮或完全或部分的隔开,转而投身美的教化、知识的积累、医病救人和减轻折磨。这难道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吗?图片:陈晓雪
他说:这段话写于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
“我们一开始讲的是实用性——关于知识的实用性。我认为它很好地总结了我们要面对的问题。量子物理的发展,并不是因为它对某些事情有用,而只是出于对知识的追求。但后来它的确证明了自己的实用价值。
在这本书中,Flex写道,知识的价值超越了其实用性。基础知识是人类一项根本性的追求。我认为,特别是在黑暗和危险的时代,维护文明的价值尤其重要。”
他继续说道:“非常矛盾的是,在科学取得巨大进步、令人惊叹的事情不断发生的同时,却有很多人对科学产生了怀疑。我们发展出了阴谋论,各种理论层出不穷。
实际上,科学理性本身受到了威胁。我认为我们必须对此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我们必须努力用简单的语言去解释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我不确定这是否足够,但我认为这是绝对必要的。”
“因为我所处的环境,让我不禁想起了当年——1939年那会儿,科学正处于巅峰。而我们也知道,1939年之后发生了什么。所以我们必须对此保持警醒、深思。”(见文章:研制核武器,科学家们在想什么?)
“我同意,我们必须把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包容进来,只要他们没有被利用,并且他们接受我们所珍视的价值观,那些敏感但必须坚守的价值观。”
Anton Zeilinger是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Haroche是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当晚讨论结束后,《赛先生》问及为何要以这样一个宣言作为结语时,Haroche说:
“我认为当前存在严重的地缘政治危险,国家之间的紧张局势带来了战争风险,甚至是核战争的风险。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科学的发展将会被彻底中断,对科学的价值将是巨大的打击,后果将非常可怕。因此,我们必须努力生活在一个能够继续开展科学研究的环境中——一个可以就科学发表客观观点、进行观察、从观察中推导出理论的环境,而不是陷入那种‘全球舆论和科学理论价值相同’的疯狂境地。”
“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常奇怪且危险的时代,因此我觉得有必要提醒科学家们这一点。而我相信,在场的几乎所有科学家都会对此表示认同。”Haroche说。
6月14日是黑尔戈兰2025年会议的最后一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将作为中国唯一受邀报告人就“量子信息处理的梦想与现实:过去、现在以及其他”(Dream or Reality 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 Past, Present and Beyond),介绍量子力学领域研究的新平台。
下午,所有参会人员将搭乘Halunder号离开黑尔戈兰岛。
《赛先生》《知识分子》编辑部全程参会,稍后将带来后续报道,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