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祝量子力学百年,黑尔戈兰2025会议上的华人面孔 | 手记
1925年6月,德国年轻的物理学家维尔纳·海森堡因花粉过敏来到北海上的小岛黑尔戈兰(Helgoland),短短数日,他完成重要计算,开创了矩阵力学,现代量子力学也由此宣告建立。 2025年6月10日,300名物理学家登上这座小岛,参加黑尔戈兰2025(Helgoland 2025)国际讨论会,共同庆祝量子力学百年。《赛先生》在会议现场注意到,除了受邀做报告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在欧洲和美国工作的多位华人科学家也参加了这一盛会。
赛先生 · 16小时前 -
专访Peter Zoller:你的祖母会想要一台量子计算机吗?| 黑尔戈兰2025
今天6月,在量子力学的诞生之地德国黑尔戈兰,量子计算先驱、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Peter Zoller接受《赛先生》专访。他表示,量子计算的研究已经取得巨大的进步,进展稳定,但未来整个领域要真正走下去,仍然需要一些对于社会和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工作。 “这方面的工作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努力推进。”Zoller说道。
陈晓雪 · 2025/07/23 -
AI已经和人类医生打成平手?他们在中国率先建设AI医院
围绕AI在医疗领域发展的应用和挑战,北京市海淀区智识前沿科技促进中心(简称“智识学研社”,《知识分子》《赛先生》出品方)今年6月组织了一次科学四十人圆桌讨论会。此次科学四十人圆桌由刘远立主持,他是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原执行院长。以下为文字实录。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7/05 -
物理与政治 | 黑尔戈兰2025
6月9日-14日,约300名物理学家在量子力学的诞生之地黑尔戈兰岛举行庆祝量子力学10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赛先生》编辑部抢得宝贵的一票,全程直击这一讨论会。在会议的倒数第二天,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在会场发出宣言:国际化不应只是漂亮话,科学的价值不应被政治所左右。
陈晓雪 · 2025/06/14 -
北大教授陈耀松:我的黄金三十年(上)
陈耀松自1950年起师从周培源先生学习近代力学,随后又在钱学森先生领导下建设空气动力学发展基地。他半个多世纪身体力行工作在技术科学(力学)第一线,是我国计算流体力学的泰斗级人物。 自1984年从美国访问回国,陈耀松开始了在科学界和教育界推广互联网技术的“黄金三十年”。本文为《赛先生》与陈耀松先生团队共建的《技术科学论坛》专栏的第一篇。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2/28 -
方在庆谈电影《奥本海默》:历史要比电影复杂得多
“奥本海默事件表明,科学、科学家跟政治关系非常复杂,实际上科学家在这个过程当中处于一种两难境地。” 最近,电影《奥本海默》在国内上映,《赛先生》和科学史研究者、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方在庆聊了聊。
陈晓雪 · 202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