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 这位物理学家,开创了生物学的新领域
2000年1月,刚刚从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的Michael B. Elowitz和导师Stanislas Leibler在《自然》杂志报告,他们设计出首个基因表达振荡器,利用3个基因模块彼此间的抑制作用,实现下游基因表达信号的规律振荡,就像振荡电路输出的规则波形。这一工作成为合成生物学这一新领域的关键成果之一。
赛先生 · 2025/03/22 -
这位诺奖得主,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汽车
伯纳德·L·费林加(Ben L. Feringa)是分子机器领域的先锋之一,他通过设计和开发分子马达、分子机器人等微观系统,推动了化学、物理学和工程学的交叉发展。 受Frontiers for Young Minds邀请,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费林加教授回顾了其在分子马达这一前沿领域的探索历程。他指出,正如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开启了人类航空史的新纪元,分子机器这一纳米尺度的精密装置也将在未来科技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
赛先生 · 2025/02/28 -
“巨镜”梦想:4所顶尖大学的科学家各自筹款,20多亿能赌怎样的未来
这是中国天文学一百年来的重要时刻,四所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地基光学望远镜计划。他们的野心是对宇宙更早期的天区进行更大尺度的观测,探索太阳系之外的宜居世界,星系成长的驱动之源,宇宙生态系统的新物理。
2025/02/28 -
AI江湖:神经网络兴衰史
正如物理学家、曼哈顿计划领导者奥本海默所说:“我们不仅是科学家,我们也是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科学界也难免。人们经常说“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即使不谈这些政治纠葛,科学家中还是有不同学术圈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坚持的学术观点和主张,学术争论无时不在。一般来说,自由争论有利于学术进步,但争论也可能造成误会产生偏见,从而让某些科学家受害并影响科学的正常发展。今天将讲述的,是AI历史中的一段江湖故事……
2025/02/27 -
对话杨振宁:“全班师生获诺贝尔奖”的传说对不对?
钱德拉塞卡(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1910—1995, 图1)是印度裔美国理论天体物理学家,因为对恒星结构和演化的物理过程的研究,分享198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