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知识分子
  • 学术职业光环在消失,青椒们对自己的工作越来越不满意

    大学教师常常被视作一份有较高社会声望的职业,人们常把它看作靠知识立身的象征,一份自带光环的职业。但真正身处其中的人,却感受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评价标准反复变化,职称晋升充满不确定,行政工作在抢夺教学和研究的时间。那层光环,正逐渐褪去。

    知识分子的博客 · 18小时前
  • 学术界的阶层固化,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

    长期以来,学术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观念,科研生涯中不乏大器晚成的例子,哪怕起点平平,只要努力,仍有可能在后期实现突破。然而,一项覆盖38个国家、追踪近32万名科学家长达半个世纪的大规模研究,却给出了冷冰冰的答案。这样的逆袭在现实中极为罕见,发生的概率不到1%。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8/31
  • 全球首个“撤稿惩罚令”来了,论文撤稿将致大学排名下降

    近日,据《自然》杂志报道,对于研究论文撤稿率过高的大学,印度官方机构将在国家级排名中处以扣分惩罚,严重者甚至可能被踢出排名榜单。此举是为了试图解决印度因学术不端行为而日益增多的论文撤稿问题,这是全球首创将论文撤稿纳入大学排名系统,也几乎是首个将撤稿作为单独和直接指标直接纳入国家级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举措。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8/31
  • 科学家用脚投票:学术会议正在“逃离”美国

    科学家用脚投票:学术会议正在“逃离”美国

    2025/06/22
  • 基金委再发学术不端通报,买卖实验数据频现,医院是重灾区

    6月1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5年第二批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处理结果通报。本次通报的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决定共涉及24名科研人员,通报涉及的科研不端行为的类型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买卖论文和实验数据、伪造篡改图片,擅自署名和寻求申请材料代写,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与基金申请书等

    2025/06/22
  • 中国生物医学论文撤稿数15年增加超30倍,九成因学术不端

    最近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Academic Ethic的研究显示,2009年至2023年的15年间,中国作者参与的生物医学论文的撤稿数量持续上升。到2023年,已接近2009年全年撤稿总数的32倍

    2025/06/18
  • 物理与政治 | 黑尔戈兰2025

    6月9日-14日,约300名物理学家在量子力学的诞生之地黑尔戈兰岛举行庆祝量子力学10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赛先生》编辑部抢得宝贵的一票,全程直击这一讨论会。在会议的倒数第二天,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在会场发出宣言:国际化不应只是漂亮话,科学的价值不应被政治所左右。

    陈晓雪 · 2025/06/14
  • 破译"隐形塑料入侵术",你的菜叶正在偷渡微塑料

    4月9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汪磊教授课题组、孙红文教授课题组与美国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邢宝山教授课题组,以及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东北大学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联合研究进展。

    2025/04/27
  • 美国近两千名院士联名发声

    当地时间 3 月 31 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的近2000名成员联名签署公开信,呼吁特朗普政府停止打击科学界。此信既是美国科研共同体的警告,也是对全球学术界的提醒。全球范围内,科学研究的独立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政治力量挑战。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科研自由和学术自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在一个政治日益介入科学的时代,科学共同体应该如何自处?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4/09
  • 中国已成博士后第二大国,他们却说自己是学术临时工?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消息,截止2023年,中国累计招收博士后34万人,成为了世界博士后规模的第二大国。《科学》杂志曾有过统计,在其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中,博士后占比高达 43%;而美国大学协会1998年的一份报告就指出,作为一支科研的主力军,博士后队伍的壮大是一种必须,这也许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短期内博士后数目的激增却不禁让人有点担忧。诚如一位研究者所言:如果按照中国博士生数量的增加和对科技产出的需求来看,博士后数量是需要大幅增长的,“但这几年,增长有点儿太快了”。

    2025/02/27

历史搜索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