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职业光环在消失,青椒们对自己的工作越来越不满意
大学教师常常被视作一份有较高社会声望的职业,人们常把它看作靠知识立身的象征,一份自带光环的职业。但真正身处其中的人,却感受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评价标准反复变化,职称晋升充满不确定,行政工作在抢夺教学和研究的时间。那层光环,正逐渐褪去。
知识分子的博客 · 18小时前 -
庆祝量子力学百年,黑尔戈兰2025会议上的华人面孔 | 手记
1925年6月,德国年轻的物理学家维尔纳·海森堡因花粉过敏来到北海上的小岛黑尔戈兰(Helgoland),短短数日,他完成重要计算,开创了矩阵力学,现代量子力学也由此宣告建立。 2025年6月10日,300名物理学家登上这座小岛,参加黑尔戈兰2025(Helgoland 2025)国际讨论会,共同庆祝量子力学百年。《赛先生》在会议现场注意到,除了受邀做报告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在欧洲和美国工作的多位华人科学家也参加了这一盛会。
赛先生 · 18小时前 -
哈佛胜诉,特朗普政府违宪
2025年9月3日,美国联邦地区法官艾莉森·D·伯勒斯(Allison D. Burroughs)发布了84页的判决书,裁定特朗普政府冻结哈佛大学超过26亿美元的研究资金的行为,违反了宪法。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9/05 -
全面停招人文学科博士,芝加哥大学也撑不住了
近日,芝加哥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宣布,将暂停2026-27 学年全院博士项目的招生。目前不再招收博士生的院系包括艺术史、电影与媒体研究、古典学、比较文学、东亚语言与文明、英语语言与文学、日耳曼研究、语言学、中东研究、罗曼语族语言与文学、斯拉夫语言与文学、南亚语言与文明,以及音乐系的民族音乐学和音乐史与理论项目。仅有哲学系(Philosophy)的博士项目和音乐系内部的作曲与声音实践(Composition and Sound Practices)博士项目两个例外。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9/05 -
一场外尔费米子发现的国际竞赛 | 2025年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
8月6日,2025年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和香港揭晓,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方忠、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戴希和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教授丁洪因”在拓扑电子材料的计算预测以及实验发现方面的贡献”获物质科学奖。
陈晓雪 · 2025/09/02 -
全球首个“撤稿惩罚令”来了,论文撤稿将致大学排名下降
近日,据《自然》杂志报道,对于研究论文撤稿率过高的大学,印度官方机构将在国家级排名中处以扣分惩罚,严重者甚至可能被踢出排名榜单。此举是为了试图解决印度因学术不端行为而日益增多的论文撤稿问题,这是全球首创将论文撤稿纳入大学排名系统,也几乎是首个将撤稿作为单独和直接指标直接纳入国家级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举措。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8/31 -
读博读到一半,我的大学被炸了
Yumi的日记,是宏大叙事下个体命运的切片,文字让我们看到,在这个看似坚固的现代文明世界里,人类悉心构建的秩序、理想与日常,竟如此脆弱,只需一点火星,便可能轰然崩塌,留下难以弥合的伤痕。这些文字,是对战火无情最沉痛地控诉,更是对和平最深切的呼唤。愿战火永熄,愿世界重归安宁。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7/06 -
张益唐加盟中山大学,顶级数学家的回归
据中山大学微信公众号6月27日消息,27日下午,世界顶级数学家张益唐全职加盟中山大学,受聘于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将在大湾区定居和工作。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7/06 -
在中国,为什么不吸烟者中也有很多肺癌患者? | 商周专栏
2025年6月25日,《人物》发表了一篇题为《肺癌医生,亚裔,从未吸烟,成为肺癌四期患者》的文章,报道了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林彦峰教授的故事。不吸烟的林教授是研究肺癌的医生,尤其关注不吸烟肺癌,部分是因为这一类肺癌在东亚(尤其是中国)人群中高发。但不幸的是,林教授自己最近被诊断出了这种癌症,而且发现的时候已经是四期,扩散到了全身。虽然知道自己的生命会在不久的将来结束,林教授在积极地接受治疗的同时,也在努力以自己这个特殊的病例为出发点,讲授关于癌症的课程,让人们对不吸烟肺癌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7/06 -
诺奖得主最新研究:东亚国家生育率为何断崖式下跌?
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佛大学经济史学家克劳迪娅·戈尔丁(Claudia Goldin)在最新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决定一个国家的生育率稳定还是剧烈下行,真正关键的变量并不是经济发展本身,而是文化、特别是性别分工的转变,能否匹配经济变迁的速度。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