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 这位物理学家,开创了生物学的新领域
2000年1月,刚刚从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的Michael B. Elowitz和导师Stanislas Leibler在《自然》杂志报告,他们设计出首个基因表达振荡器,利用3个基因模块彼此间的抑制作用,实现下游基因表达信号的规律振荡,就像振荡电路输出的规则波形。这一工作成为合成生物学这一新领域的关键成果之一。
赛先生 · 2025/03/22 -
南大数学系77级往事
十多年前,我曾和我的博士论文导师李天岩(1945-2020)教授有过一次通话,他告诉我他所任教的密歇根州立大学有三千名来自中国大陆的本科生,几乎都是家庭资助赴美读书的,从学费到生活费父母每年要为他们花上三到五万美元。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2/28 -
中国已成博士后第二大国,他们却说自己是学术临时工?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消息,截止2023年,中国累计招收博士后34万人,成为了世界博士后规模的第二大国。《科学》杂志曾有过统计,在其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中,博士后占比高达 43%;而美国大学协会1998年的一份报告就指出,作为一支科研的主力军,博士后队伍的壮大是一种必须,这也许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短期内博士后数目的激增却不禁让人有点担忧。诚如一位研究者所言:如果按照中国博士生数量的增加和对科技产出的需求来看,博士后数量是需要大幅增长的,“但这几年,增长有点儿太快了”。
2025/02/27 -
对话“上网求助博导”薛鹏:被停止招生资格前后,发生了什么?
2月4日晚,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薛鹏发布一则实名求助视频,表示自己事先未接到任何通知,就被剥夺了招生资格。
2025/02/24 -
克劳泽的转型奇缘:从天文研究到量子物理诺奖 | 赛先生天文
20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约翰∙克劳泽(John F. Clauser),在其学生阶段中,两次量子力学考试都只得了C。但在其职业生涯中,先是研究天体物理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又着迷量子力学基本问题,并因实验检测贝尔不等式和量子纠缠领域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这或许对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方向选择有所启迪?本期赛先生天文,咱们一起回溯一下这位量子大牛的天文缘。
202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