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年后,数学家终于推导出了它的公式
在自然界中,湍流是一种格外常见的现象,它却让许多研究人员头疼不已。一个多世纪以来,数学家们一直在试图理解流体与边界相互作用时产生的湍流。现在,一组国际数学家团队发表了对边界层湍流的完整描述。这项研究综合了这一领域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将经验观测与描述了流体动力学数学基础的纳维尔-斯托克斯方程整合进一个数学公式中。论文已于2021年10月21日发表在《物理评论研究》上。
-
限制人员流动对中国深圳COVID-19传播的影响
《柳叶刀-数字医疗》近期发表深圳大学周颖与夏吉喆课题组的传播动力学建模研究成果。文章基于手机大数据与流行病传播动力学模型的结合,量化分析人群流动管控对COVID-19传播的影响。
-
二战以来美国技术政策的演变
2020 年 5 月21日,美国两党两院议员在参众两院提出《没有止境的边疆法案》(Endless Frontier Act)议案,提出在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设立技术学部,赋予它特定的使命和职权——提供 1 000 亿美元资金,用于战略性地推进 10 个关键领域的技术发展,这似乎预示着美国技术政策的一个新的发展。认识美国技术政策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美国当前技术政策的发展动力和影响因素。
-
纪念机器翻译概念的诞生:重新认识瓦伦·韦弗先生
机器翻译是一种交叉学科融合下的思想结晶,而点燃这种思想之火的内在动力,便是作为一位科研工作者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永不满足的工作热情。
-
看不见的小颗粒为何与大气能见度有关?丨大气悟理
PM2.5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肉眼不可见。人们现在经常提到的“雾霾”天准确来说应该是细颗粒物污染天(详见:what?都无法呼吸了,竟然不是雾霾天!)。细颗粒物污染有两个影响:危害人体健康和降低大气能见度。也许你会有疑问,细颗粒物不是肉眼不可见吗?那它是怎么影响到能见度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