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篇Cell论文是怎么变成一家公司的?
18个月,从实验室到一家生物科技(Biotech)公司。2022年5月,北京大学杜鹏团队在《Cell》发表了一篇题为《一种植物免疫蛋白通过挽救microRNA的缺陷实现广泛的抗肿瘤反应》的研究论文。[1] 作为这篇论文的共一作者,2018级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博士生,萌生了以原创科研成果为起点,进行创业的念头。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9/30 -
MIT所长涉嫌图片操纵,《自然》发布关注声明
9月10日,因存在明显的图像处理痕迹,《自然》对麻省理工学院(MIT)皮考尔学习与记忆研究所所长蔡立慧(Li-Huei Tsai)的论文《Recovery of learning and memory is associated with chromatin remodelling》发布了关注声明。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9/20 -
全球首个“撤稿惩罚令”来了,论文撤稿将致大学排名下降
近日,据《自然》杂志报道,对于研究论文撤稿率过高的大学,印度官方机构将在国家级排名中处以扣分惩罚,严重者甚至可能被踢出排名榜单。此举是为了试图解决印度因学术不端行为而日益增多的论文撤稿问题,这是全球首创将论文撤稿纳入大学排名系统,也几乎是首个将撤稿作为单独和直接指标直接纳入国家级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举措。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8/31 -
诺奖得主最新研究:东亚国家生育率为何断崖式下跌?
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佛大学经济史学家克劳迪娅·戈尔丁(Claudia Goldin)在最新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决定一个国家的生育率稳定还是剧烈下行,真正关键的变量并不是经济发展本身,而是文化、特别是性别分工的转变,能否匹配经济变迁的速度。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7/05 -
基金委再发学术不端通报,买卖实验数据频现,医院是重灾区
6月1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5年第二批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处理结果通报。本次通报的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决定共涉及24名科研人员,通报涉及的科研不端行为的类型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买卖论文和实验数据、伪造篡改图片,擅自署名和寻求申请材料代写,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与基金申请书等
2025/06/22 -
爱因斯坦与EPR佯谬:一个被证明是错的伟大质疑
在量子力学的百年发展史中,爱因斯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因为他在多方面提供了灵感,例如他提出光既是波也是光子云的想法,启发了德布罗意的粒子波动性、薛定谔的波动方程,更在于他不断深入思考现有物理理论的漏洞与不足,包括质疑横空出世的量子力学不完备。 1935年,他和两个助手对量子力学发起最后的重要一击,提出EPR佯谬。这一最后被证明错误的论文,却被证明对于量子力学的进一步发展,甚至第二次量子信息技术革命,都有重要意义。
赛先生 · 2025/06/18 -
中国生物医学论文撤稿数15年增加超30倍,九成因学术不端
最近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Academic Ethic的研究显示,2009年至2023年的15年间,中国作者参与的生物医学论文的撤稿数量持续上升。到2023年,已接近2009年全年撤稿总数的32倍
2025/06/18 -
南大数学系77级往事
十多年前,我曾和我的博士论文导师李天岩(1945-2020)教授有过一次通话,他告诉我他所任教的密歇根州立大学有三千名来自中国大陆的本科生,几乎都是家庭资助赴美读书的,从学费到生活费父母每年要为他们花上三到五万美元。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