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医学研究的重心正在向中国转移?但撤稿问题同样瞩目
中国的医学科研正在崛起,然而,与众多学科领域类似,在科研投入呈现”东升西落“的整体趋势下,如何实现数量与质量并重,也成为了迈向医学研究强国的中国所必须破解的核心课题。《自然》杂志记者特约撰稿人,加拿大科学记者布莱恩·欧文斯进行了采访报道,知识分子对其内容摘编见下。
4天前 -
MIT所长涉嫌图片操纵,《自然》发布关注声明
9月10日,因存在明显的图像处理痕迹,《自然》对麻省理工学院(MIT)皮考尔学习与记忆研究所所长蔡立慧(Li-Huei Tsai)的论文《Recovery of learning and memory is associated with chromatin remodelling》发布了关注声明。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9/20 -
2025年夏天气温再创新高,长期热浪暴露加速衰老
最新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的一项研究显示,长期暴露在高温热浪中会加速衰老,其影响程度与长期吸烟或饮酒相当。
-
2025国自然放榜,资助率12.29%五年连降
2025年8月27日,20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公布。这是“杰青”、“优青”等传统称谓退出后的首个放榜季。根据自然科学基金委在今年年初的命名调整,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青年科学基金分别更名为青年科学基金 A类、B类、C类。2025年,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接收项目申请433,426项,经初审和复审后共受理432,434项。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8/31 -
全球首个“撤稿惩罚令”来了,论文撤稿将致大学排名下降
近日,据《自然》杂志报道,对于研究论文撤稿率过高的大学,印度官方机构将在国家级排名中处以扣分惩罚,严重者甚至可能被踢出排名榜单。此举是为了试图解决印度因学术不端行为而日益增多的论文撤稿问题,这是全球首创将论文撤稿纳入大学排名系统,也几乎是首个将撤稿作为单独和直接指标直接纳入国家级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举措。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8/31 -
基金委再发学术不端通报,买卖实验数据频现,医院是重灾区
6月1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5年第二批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处理结果通报。本次通报的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决定共涉及24名科研人员,通报涉及的科研不端行为的类型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买卖论文和实验数据、伪造篡改图片,擅自署名和寻求申请材料代写,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与基金申请书等
2025/06/22 -
破译"隐形塑料入侵术",你的菜叶正在偷渡微塑料
4月9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汪磊教授课题组、孙红文教授课题组与美国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邢宝山教授课题组,以及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东北大学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联合研究进展。
2025/04/27 -
专访| 这位物理学家,开创了生物学的新领域
2000年1月,刚刚从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的Michael B. Elowitz和导师Stanislas Leibler在《自然》杂志报告,他们设计出首个基因表达振荡器,利用3个基因模块彼此间的抑制作用,实现下游基因表达信号的规律振荡,就像振荡电路输出的规则波形。这一工作成为合成生物学这一新领域的关键成果之一。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4/02 -
专访| 这位物理学家,开创了生物学的新领域
2000年1月,刚刚从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的Michael B. Elowitz和导师Stanislas Leibler在《自然》杂志报告,他们设计出首个基因表达振荡器,利用3个基因模块彼此间的抑制作用,实现下游基因表达信号的规律振荡,就像振荡电路输出的规则波形。这一工作成为合成生物学这一新领域的关键成果之一。
赛先生 · 2025/0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