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知识分子
  • 消失的水果:舌尖上的物种大灭绝

    一场无声的“水果大灭绝”正在发生,这绝非危言耸听。201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出警示:过去一百年间,全球超过75%的农作物遗传多样性已经永久消失。更令人心惊的是,当今全球三分之二的作物产量,仅由九种作物主导——玉米、水稻、小麦等主粮几乎垄断了农田,而曾经丰富多样的6000多种以蔬果为主的栽培作物,正悄然遭遇着一场多样化危机。

  • AI已经和人类医生打成平手?他们在中国率先建设AI医院

    围绕AI在医疗领域发展的应用和挑战,北京市海淀区智识前沿科技促进中心(简称“智识学研社”,《知识分子》《赛先生》出品方)今年6月组织了一次科学四十人圆桌讨论会。此次科学四十人圆桌由刘远立主持,他是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原执行院长。以下为文字实录。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7/05
  • 海洋温度达历史新高,我们正在走向未知

    2024年3月,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温室气体水平、地表温度、海洋热量和酸化、海平面上升、南极海洋冰盖和冰川退缩等纪录再次被打破,有些甚至是大幅度刷新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2/28
  • AI重塑科研:新工具不断涌现,但能否触及真正的“科学”?

    人工智能(AI)工具正在改变科学研究的方式。AlphaFold基本解决了蛋白质结构预测难题;DeepMD大大提高了分子模拟的效率和精度;而新兴的大型语言模型,如ChatGPT等,也正在科学研究领域开疆拓土。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组织的这场圆桌讨论中,来自中、美两国的5位专家讨论了“AI for Science”(AI4S)的概念、发展、瓶颈和机遇,也分享了他们对AI与Science之间关系的理解。

    2025/02/27
  • 这些中国女性,为什么选择卵巢冻存?

    阮祥燕是中国第一位完成冻存卵巢组织移植手术的医生,那是在2016年。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2/24
  • 美国科学家如何反抗特朗普?

    五年没有到现场参加世界最大的综合性科学组织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简称科促会)的年会了,今年到会场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这次大会缩水不小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2/24
  • 首位访问新中国的美国科学家

    科学研究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亚瑟∙盖尔斯敦是第一位访问新中国的科学家,他一生都在为呼吁禁止使用生化武器而奔波。受“Genocide(种族灭绝)”一词的启发,他创造了“Ecocide(生态灭绝)”一词。目前,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意识到了“生态灭绝”的严重后果,纷纷采取行动,制定政策和措施来保护濒危物种和维护生态平衡。

    赛先生 · 2023/11/30
  • “神经心理学之父”的人生赛道

    「生物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两本书,一本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另一本就是赫布的《行为的组织》。」

    赛先生 · 2022/05/30
  • 追忆新井先生

    日本化学家新井贤一生前致力于推动在亚太地区建立开放的科研交流平台,希望各国抛开政治、宗教、种族的分歧,共同促进科学进步。新井先生已于2018年仙逝,冷泉港亚洲创始人、CEO季茂业撰文回顾了新井先生赴美求学、工作,又回日效力的一生,和他致力推动建设的亚洲分子生物学组织(AMBO)的历史发展。

  • 日本诺奖得主的危机意识:什么样的环境能让年轻科学家大展身手?

    无论是什么职位,保持研究人员的科研独立性并实施持续性的评价,将会对改善组织的僵化体制具有重要的影响。

    赛先生 · 2021/10/06 诺奖

历史搜索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