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篇Cell论文是怎么变成一家公司的?
18个月,从实验室到一家生物科技(Biotech)公司。2022年5月,北京大学杜鹏团队在《Cell》发表了一篇题为《一种植物免疫蛋白通过挽救microRNA的缺陷实现广泛的抗肿瘤反应》的研究论文。[1] 作为这篇论文的共一作者,2018级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博士生,萌生了以原创科研成果为起点,进行创业的念头。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9/30 -
张益唐加盟中山大学,顶级数学家的回归
据中山大学微信公众号6月27日消息,27日下午,世界顶级数学家张益唐全职加盟中山大学,受聘于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将在大湾区定居和工作。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7/06 -
张亚勤展望AI未来:高考怎么变?每周工作两天?中美竞合走向?
从12岁考入科大的少年班,到最年轻的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再到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院长,张亚勤几乎经历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那场以个人电脑和互联网为起点的信息革命中最为波涛汹涌的30年。
2025/05/19 -
NIH下手,对中国关闭核心数据库,科学家们最担心什么?
4月2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布了一份《实施更新:增强 NIH 受控访问数据的安全措施》文件,宣布从2025年4月4日起,禁止位于中国(含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不含中国台湾)、俄罗斯、伊朗、朝鲜、古巴、委内瑞拉的机构访问NIH受控访问数据库及其相关数据。我国的《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于2023年7月施行,明确规定了遗传资源的利用规范,强调跨境数据传输必须经过严格审批,建立了相比国际通行规则更为严格的保护壁垒。时至今日,两扇大门相互都关上了。
2025/04/09 -
复旦团队发表多表型自然人群队列建设成果
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陈兴栋青年研究员团队在痴呆研究领域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上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团队基于表型组学方法,在复旦大学领衔建设的我国最大自然人群队列之一“泰州队列”框架下系统设计的子队列——“泰州脑影像队列”的建设及进展情况。
-
智源研究院发布世界首个“机器学习通用数学符号集”
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兴学科,方兴未艾的数学符号集尚存在符号不统一、容易混淆的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阻挠了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交流的快速发展需要。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发布学术界首个机器学习领域的通用数学符号集。
-
教育专家:冒名顶替大学生操作复杂,若没有招生办参与不可能完成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冒名顶替一事操作复杂,需要顶替方、在读高中、当地招生办和报考大学四方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