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知识分子
  • 一篇Cell论文是怎么变成一家公司的?

    18个月,从实验室到一家生物科技(Biotech)公司。2022年5月,北京大学杜鹏团队在《Cell》发表了一篇题为《一种植物免疫蛋白通过挽救microRNA的缺陷实现广泛的抗肿瘤反应》的研究论文。[1] 作为这篇论文的共一作者,2018级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博士生,萌生了以原创科研成果为起点,进行创业的念头。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9/30
  • 全面停招人文学科博士,芝加哥大学也撑不住了

    近日,芝加哥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宣布,将暂停2026-27 学年全院博士项目的招生。目前不再招收博士生的院系包括艺术史、电影与媒体研究、古典学、比较文学、东亚语言与文明、英语语言与文学、日耳曼研究、语言学、中东研究、罗曼语族语言与文学、斯拉夫语言与文学、南亚语言与文明,以及音乐系的民族音乐学和音乐史与理论项目。仅有哲学系(Philosophy)的博士项目和音乐系内部的作曲与声音实践(Composition and Sound Practices)博士项目两个例外。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9/05
  • 专访| 这位物理学家,开创了生物学的新领域

    2000年1月,刚刚从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的Michael B. Elowitz和导师Stanislas Leibler在《自然》杂志报告,他们设计出首个基因表达振荡器,利用3个基因模块彼此间的抑制作用,实现下游基因表达信号的规律振荡,就像振荡电路输出的规则波形。这一工作成为合成生物学这一新领域的关键成果之一。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4/02
  • 专访| 这位物理学家,开创了生物学的新领域

     2000年1月,刚刚从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的Michael B. Elowitz和导师Stanislas Leibler在《自然》杂志报告,他们设计出首个基因表达振荡器,利用3个基因模块彼此间的抑制作用,实现下游基因表达信号的规律振荡,就像振荡电路输出的规则波形。这一工作成为合成生物学这一新领域的关键成果之一。 

    赛先生 · 2025/03/22
  • 延毕率60%左右,博士毕业为啥这么难?

    今天博士延毕的情况到底有多普遍?比之过去,博士生的延毕率更高了吗?延毕的博士生更多了吗?

    2025/03/22
  • 南大数学系77级往事

    十多年前,我曾和我的博士论文导师李天岩(1945-2020)教授有过一次通话,他告诉我他所任教的密歇根州立大学有三千名来自中国大陆的本科生,几乎都是家庭资助赴美读书的,从学费到生活费父母每年要为他们花上三到五万美元。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2/28
  • 中国已成博士后第二大国,他们却说自己是学术临时工?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消息,截止2023年,中国累计招收博士后34万人,成为了世界博士后规模的第二大国。《科学》杂志曾有过统计,在其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中,博士后占比高达 43%;而美国大学协会1998年的一份报告就指出,作为一支科研的主力军,博士后队伍的壮大是一种必须,这也许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短期内博士后数目的激增却不禁让人有点担忧。诚如一位研究者所言:如果按照中国博士生数量的增加和对科技产出的需求来看,博士后数量是需要大幅增长的,“但这几年,增长有点儿太快了”。

    2025/02/27
  • 对话“上网求助博导”薛鹏:被停止招生资格前后,发生了什么?

    2月4日晚,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薛鹏发布一则实名求助视频,表示自己事先未接到任何通知,就被剥夺了招生资格。

    2025/02/24

历史搜索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