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篇Cell论文是怎么变成一家公司的?
18个月,从实验室到一家生物科技(Biotech)公司。2022年5月,北京大学杜鹏团队在《Cell》发表了一篇题为《一种植物免疫蛋白通过挽救microRNA的缺陷实现广泛的抗肿瘤反应》的研究论文。[1] 作为这篇论文的共一作者,2018级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博士生,萌生了以原创科研成果为起点,进行创业的念头。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9/30 -
饶毅:做和平发展的使者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2008年8月8日,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全球瞩目。此前一个月余五天的7月3日,饶毅教授作为教师代表给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致辞“做和平的使者”。近年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各种针对性的遏制,“脱钩断链”频出,地缘政治愈加紧张,种种举措与和平发展的理念背道而驰。此时此刻,《知识分子》特刊登17年前那篇致辞的中英文版见下,因为我们坚信:只有坚持和平的理念,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世界各国携手前行,才能共同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5/04/06 -
李政道对话北大学子:宇宙的实质远远超出人类的理解
李政道与北大的渊源颇深。1945年,因战乱被迫中断在浙大学业的李政道辗转来到昆明,得到北大物理系教授吴大猷推荐,作为北京大学学生注册,正式转学至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学习。2003年,李政道应邀在庆祝北京大学物理学科建立90周年庆典活动上演讲,并与北大学子进行座谈。本文节选自当时座谈实录。《赛先生》转载自“北大物理人”公号,以飨读者。
-
李晟研究组揭示大熊猫分布区内大型食肉动物分布与保护现状
日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野生动物生态与保护实验室李晟研究员与合作作者题为“Retreat of large carnivores in the giant panda distribution range”的研究成果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杂志发表。
-
研制新冠肺炎强效药!北大谢晓亮团队与合作者公布最新重要进展
今日,《Cell》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ICG)谢晓亮课题组与合作团队的文章,公布了其新型冠状病毒强效药研究的最新重要进展。谢晓亮团队利用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从新冠肺炎康复期患者血浆中成功筛选出多个高活性中和抗体。近日完成的小鼠实验已证实了该中和抗体的治疗和预防功效。目前,临床实验正在积极推进中。
-
施鲁赫特北大讲座:韦伯《以学术为业》发表100周年
近日,著名社会学家、海德堡大学荣休社会学教授沃尔夫冈·施鲁赫特(Wolfgang Schluchter),应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的邀请,访问北京大学并发表系列演讲。施鲁赫特教授所发表的第一次演讲,题为“《以学术为业》发表10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