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为何失去了三岁以前的记忆?
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在一岁左右,其海马体已经具备了对记忆快速编码的能力。这一结果不仅与在啮齿类动物身上的研究结果一致,还挑战了以往认知神经科学中“海马体未成熟导致记忆编码失败”的假说,表明记忆编码后的检索机制可能是造成婴儿遗忘症的主要原因,而并非无法形成记忆。
赛先生 · 2025/03/22 -
这位诺奖得主,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汽车
伯纳德·L·费林加(Ben L. Feringa)是分子机器领域的先锋之一,他通过设计和开发分子马达、分子机器人等微观系统,推动了化学、物理学和工程学的交叉发展。 受Frontiers for Young Minds邀请,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费林加教授回顾了其在分子马达这一前沿领域的探索历程。他指出,正如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开启了人类航空史的新纪元,分子机器这一纳米尺度的精密装置也将在未来科技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
赛先生 · 2025/02/28 -
一年两针100%阻断HIV感染,人类抗击艾滋病的重要里程碑?
6月20号的一个医药行业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半年注射一针能百分百预防HIV感染,这是人类抗击艾滋病的重大突破。该新闻来源是医药巨头吉列德,它的一个3期临床试验在中期分析里提前达到有效性终点。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2/28 -
为什么大国们又开始争夺月球了?
6月2日6时23分,人类历史上首个月背采样返回探测器——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之后,这枚探测器将按照计划进行月背采样,然后返回。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2/28 -
一次疏忽,催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支减毒疫苗 | 商周专栏
在巴斯所作出的一系列的重大发现和发明里,不少就是“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头脑”的结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应该是减毒疫苗的发明。
2025/02/27 -
对话诺奖得主佩博:为什么要尝试一些疯狂的事情?
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斯万特·佩博(Svante Pääbo)教授因其在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方面的发现,于202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2/26 -
首位访问新中国的美国科学家
科学研究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亚瑟∙盖尔斯敦是第一位访问新中国的科学家,他一生都在为呼吁禁止使用生化武器而奔波。受“Genocide(种族灭绝)”一词的启发,他创造了“Ecocide(生态灭绝)”一词。目前,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意识到了“生态灭绝”的严重后果,纷纷采取行动,制定政策和措施来保护濒危物种和维护生态平衡。
赛先生 · 202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