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管理之惑:围?还是不围?
孙建团队的研究综合评估了青藏高原围栏工程效应,利用meta分析探讨了围栏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提出了高寒草地可持续管理政策框架。
-
应高度警惕非洲沙漠蝗乘6-7月季风侵入我国风险
中国农科院官网最新发表《关于非洲蝗灾潜在风险分析及应对建议》指出,尽管由于青藏高原的阻隔,此波沙漠蝗直接迁飞进入我国内陆地区的可能性极小,但6-7月在西风急流与印度洋西南季风共同作用下,其下一代成虫进入我国境内的风险陡然升高,应高度警惕。
知识分子 · 2020/02/19 -
青藏高原的生长塑造了现代生物多样性
研究者综合新生代高原古生物重要类群的演化历史,总结了在高原生长影响下的三种生物演化模式:土著物种本地起源、本地起源并“走出西藏”、途经西藏地区的洲际扩散,突出了青藏高原在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过程中的“演化枢纽”的地位。
-
青藏高原西部花粉记录揭示晚全新世亚洲季风移动路径
近日,地球科学领域权威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以“Palynological evidence of late Holocene paleo-monsoon in eastern Pamir”为题,在线报道了中科院古脊椎所/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中心李小强研究团队在青藏高原西部帕米尔高原的最新研究成果。
-
从温暖潮湿到又高又冷,青藏生态转折发生在何时?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邓涛等人在《科学通报》2019年第27期发表文章,从鱼类、植物和昆虫化石证据出发,重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变迁历史,发现从热带-亚热带动植物区系到冰冻圈生态系统的重大转折发生于2300万年前的渐新世/中新世之交。
-
中科院学者发现青藏高原主体在4000万年前隆升到超过4000米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碰撞隆升及影响团队研究员丁林通过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等团队进行合作研究,对青藏高原始新世古高度进行了模拟。
-
基因组分析揭示中国南方存在狼的地方性群体
中国昆明动物所分子进化与基因组多样性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古DNA实验室合作,提取了皮张样本的DNA并全基因组测序。群体遗传学分析发现中国南方的狼是一个单独的群体,和中国北方、青藏高原狼有差异且关系最近。
-
青藏高原新生代生态演变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同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开展紧密合作,于藏北渐新统地层中发现的大量保存精美的高度多样化的动植物化石更是首次呈现了高原隆升前古近纪生态系统的整体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