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型兽脚类恐龙飞行潜力研究表明扑翼飞行可能存在多次独立起源
近日,《当代生物学》杂志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徐星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使用暗示权重方法进行系统分析更新了虚骨龙类的系统发育树,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定量手段分析显示扑翼飞行在近鸟类恐龙中可能有三次或以上的独立起源。
-
早期现代人“北方扩散路线”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德国、美国的学者合作,分别在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和PLoS ONE(《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发表了关于早期现代人“北方扩散路线”的研究成果。
-
新疆准噶尔盆地发现世界上最大的亚洲足迹
近期,《科学通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团队关于新疆准噶尔盆地早白垩世乌尔禾翼龙动物群中新发现的兽脚类恐龙足迹研究进展,新发现的两类恐龙足迹均被归入亚洲足迹属(Asianopodus)。
-
科学家揭示脊椎动物异源多倍体亚基因组演化的动态历史
多倍化现象在脊椎动物中极为罕见;多倍体脊椎动物在多倍化发生和其后的二倍化进程中可能经历基因组休克效应。但对于相关演化遗传机制是什么、机制是否相同等问题,存在不同假说和许多尚待澄清的问题(PNAS 2016及其他文献)。
-
中国已知最晚的离龙类——侏儒黑山龙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董丽萍、王元青、王原等人与日本、英国同行合作在系统古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eontology)上报道了一来自辽宁黑山县下白垩统沙海组煤层(阿普特期—阿尔布期,120—100 Ma)的离龙类新属种——侏儒黑山龙(Heishanosaurus pygmaeus),属名取自化石产地黑山县,种名缘于该属种与其他白垩纪离龙类相比体型较小的特点。
-
利用基因“时钟”预测脊椎动物的寿命
本周《科学报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了一种采用基因标记来准确估算不同脊椎动物物种寿命的模型。这个“寿命时钟”筛选了CpG位点的42个特定基因,以预测某脊椎动物物种成员可能拥有多长的寿命。(CpG位点是DNA上的短片段,其密度与寿命相关。)
-
早白垩世哺乳动物化石揭示中耳演化新模式
11月27日英国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海冰、王元青,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孟津有关早期哺乳动物中耳演化的研究成果:通过报道发现于辽宁凌源的早白垩世多瘤齿兽类新属种——盖氏热河俊兽(Jeholbaatar Kielanae),提出一种新的哺乳动物中耳演化模式。
-
大熊猫为何爱吃竹子,科学家从其牙齿复杂结构中揭示密码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江左其杲借助祖先追索的方法,详细研究对比了大熊猫在晚中新世的直系祖先——禄丰始熊猫和现代熊类的祖先——戴氏祖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