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团队发表多表型自然人群队列建设成果
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陈兴栋青年研究员团队在痴呆研究领域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上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团队基于表型组学方法,在复旦大学领衔建设的我国最大自然人群队列之一“泰州队列”框架下系统设计的子队列——“泰州脑影像队列”的建设及进展情况。
-
中国英文学术期刊走出去的现状、发展与挑战
英文学术期刊已经成为我国学术走向国际的重要途径,这有助于提高我国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本文首先简要梳理了英文学术期刊的发展动机,紧接着重点分析了英文期刊走出去的机制路径。最后基于一个全国性问卷的数据分析,辨识出了影响我国英文期刊发展的三大类十二种因素。本研究回应了当下关于英文学术期刊的热点关注,期待促进我国英文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
-
清华大学颉伟组和朱冰组在《自然-遗传》发表DNA甲基化稳定且可塑性遗传的机制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颉伟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冰研究组通过紧密合作,在《自然-遗传》期刊以长文形式发表了题为《不精确DNMT1与“临近区域依赖修正机制”促进稳定且可塑表观遗传》的研究论文,阐明表观遗传修饰在并不精确的维持机制作用下如何维持稳定遗传的基本机理。
-
钟南山团队携手腾讯研发新冠重症AI预测,成果登上Nature子刊
钟南山院士团队与腾讯AILab日前披露了利用AI预测COVID-19患者病情发展至危重概率的研究成果,可分别预测5天、10天和30天内病情危重的概率,有助合理地为病人进行早期分诊。这项研究已在2020年7月15日发布于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
新型RNA疫苗有望突破SARS-CoV-2核酸疫苗瓶颈
近日,英国帝国理工大学Shattock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研究论文,研究者开发了基于自放大RNA的纳米递送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有望突破现有RNA疫苗瓶颈,应用于新冠病毒的临床治疗。
-
CRISPR助力非转基因杂交种粮食生产丨CellPress论文速递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设计了一种新的育种方法,利用最新的基因编辑CRISPR技术,将研发建立杂交种生产线的时间减少5至10年。该研究在7月8日发表在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Molecular Plant(《分子植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