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制新冠肺炎强效药!北大谢晓亮团队与合作者公布最新重要进展
今日,《Cell》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ICG)谢晓亮课题组与合作团队的文章,公布了其新型冠状病毒强效药研究的最新重要进展。谢晓亮团队利用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从新冠肺炎康复期患者血浆中成功筛选出多个高活性中和抗体。近日完成的小鼠实验已证实了该中和抗体的治疗和预防功效。目前,临床实验正在积极推进中。
-
罗敏敏组建立新型脑-脑接口实现“阿凡达”式的跨鼠遥控
近日,罗敏敏实验室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利用光纤记录和光遗传学激活技术构建了一个光学脑-脑接口,并且在两只小鼠间实现了高信息传递速率的运动信息传递,从而在原理上验证了脑-脑接口跨个体精确控制动物运动的可能性。
-
新冠肺炎动物模型:小鼠和雪貂,哪个更好?
新冠肺炎动物模型的构建,还需要进一步地推进,包括基因敲入,也包括动物的选择,例如到底是小鼠更好,还是雪貂更合适。
-
脑微观重建与智能分析助力线粒体解码神经元活动研究
自动化所韩华研究员团队通过其自主研发的电镜三维成像和快速重建技术,首次展现小鼠运动皮层锥体神经元胞体和树突中数百个线粒体的三维形态,发现神经元树突中线粒体依靠较细的“线粒体纳米管道”连接在一起(管道直径30-50纳米)的现象,有力支撑线粒体解码神经元活动的研究。
-
Cell论文第一作者如是说:实验小鼠“教”我的焦虑与快乐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范柯琪与浙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李异媛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的论文以小鼠作为模型探寻了免疫系统与精神类疾病的相互关系,为人们认识焦虑提供了全新视野,相关成果10月31日发表于Cell。
-
短期冷刺激下的白色脂肪是如何代谢和调节的?
近日,来自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的单体中研究员课题组采用脂质组学和转录组联合分析方法,初步解析了冷刺激对小鼠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iWAT)中脂质代谢及相关调节通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