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传奇百年精英人生 缔造现代建筑经典-资讯-知识分子

贝聿铭:传奇百年精英人生 缔造现代建筑经典

2020/06/10
导读
“他给世界留下一座金字塔”

贝聿铭(1917.4.26—2019.5.16
图源:Pei Cobb Freed & Partners

撰文 | 王丹红(《知识分子》专栏作者)

责编 | 陈晓雪

 
●         ●         




 目 录 


1. “母亲教我学会聆听寂静”
2.  “在上海,我喜欢上了建筑”
3. “他鼓励我成为建筑师”
4. “妈妈是爸爸的秘密武器”
5. “格罗皮乌斯是我到哈佛的真正原因”
6. “父亲建议我留在美国”

 

7. 纽约:新天地
8. 建筑:沉默的几何
9. 明月清风是故人
10. 中国银行大厦
11. “他给世界留下一座金字塔”
12. 上海纽约 双城记

贝聿铭:传奇百年精英人生 缔造现代建筑经典(上)



7


纽约:新天地
 

齐肯多夫也许是最具想象力的开发商。当他请我为他工作时,我接受的主要原因是想学一些房地产开发的经验。出乎意料的是,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来美国后,很少走出学术界,是齐肯多夫将我带入一个新世界,我很感谢他。他的想象力丰富,勇于尝试新事物新思想。当然,其中很多想法最终并未实现。那十年中,我做了很多设计,盖得不多,但我从他那里学到的知识令我终身受益。


左:纽约地产大亨威廉·齐肯多夫。右:1981年10月28日,贝聿铭在纽约的办公室。

 
威廉·齐肯多夫(Willam Zeckendorf,1905-1976)是纽约的地产大亨。1948年春,他聘请贝聿铭为他公司(Webb and Knapp)的建筑设计师。贝聿铭带着家人从波士顿来到了纽约。
 
这是他事业生涯的转折点:从学术象牙塔走进地产开发新天地。
 
两人的个性和背景截然相反,一个是大声说话举止粗鲁,一个温文尔雅以理服人,但他们成为了一生的朋友,共同创造了许多经典作品。贝聿铭在齐肯多夫共事的过程中了解并学会了产业界的政治和营运。
 
贝聿铭到纽约,是天时、地利、人和。
 
1949年4月,美国联邦政府颁发了《1949年住房法》,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出台的重要法案,涉及城市更新、公共住房建设、公私合作等。这个法案始于艾森豪威尔总统时期,鼓励改造美国城市中的贫民窟。如果开发商希望加入这类专案,大多需要有州长和市长的支持。通过齐肯多夫,贝聿铭结识了政界。
 
他说,“这对我帮助很大,来纽约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结识市长、州长,但在那以后十年间,我见过数不清的州长和市长。我们乘座他的DC-3私人飞机跑遍了许多城市。在做人方面,我也从他那儿学到不少。我学会了慷慨的重要性,他是个十分慷慨的人,慷慨是一种美德。”
 
“地产开发涉及政治和其它许多领域,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我想说如果不是当初我从齐肯多夫那里遇到过各种难题,我是无法在巴黎幸存的。要将市中心一大片旧房子推倒,改建成新的,并把这些想法推销给市政府和州政府,不是简单的事,它需要很有耐心和对政治的了解。齐肯多夫教会我更有耐心,也让我懂得社会是怎么运作的,并了解重大市政工程幕后的权力结构。”
 
在齐肯多夫的公司,贝聿铭主持设计的项目包括:亚特兰大乔治城海湾石油公司办公楼、纽约基浦斯湾区公寓和纽约大学高层公寓、科罗拉多丹佛市法庭广场的改造、华盛顿特区朗方广场等。
 
他为费城社会山(Society Hill)改造工程感到骄傲,当年的贫民窟街上妓女成群,如今是费城最高级的街区之一,而纽约大学的高层公寓已成为当地的地标之一。
 
与此同时,在太平洋彼岸的北京,为北京新行政区域规划的设计,梁思成和陈占祥与苏联专家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却败得一塌糊涂,被扣上 “企图否定天安门作为全国人民向往的政治” 的大帽子,建筑师的职业生涯中止。
 

《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封面及内页 (梁思成)

 
1952年,繁忙不已的贝聿铭要求齐肯多夫为他配备助理,并从哈佛设计研究院选择了几位学者组成团队。这个由哈佛学子组成的团队,第一个项目就是改造齐肯多夫位于公司21层大楼的顶层办公室。
 

齐肯多夫的顶层豪华圆形办公室,柚木墙衬、玻璃天窗,办公室桌上有一个可控制所有灯光的控制盘,离开办公室几步,一部不锈钢专用电梯通上一层的私人餐厅。办公室外是一个中国式庭院,栽种有扭曲的松树。《财富》杂志用四页篇幅报道这个崭新的办公室,文章写道:没有人能否定贝聿铭将环境与居住者高度统一的成就。而且,它赋予其居住者以特别优势,在自己令人惊叹的地盘展开商务会谈。

 
经历了十多年的城市改造,贝聿铭学会了以发展的眼光,将城市看成是一个生命有机体。
 
他说:“齐肯多夫的冒险精神对我来说特别重要,他极度重视设计理念,我很满意我们之间的合作方式。十年间,我们联手以高质量、合理规划的低收入建筑,取代了众多劣等建筑。回首往事,我仍为这些工程感到由衷的自豪。”
 
1955年,35岁的贝聿铭把设计团队改组为公司,迈出独立第一步,它的首要任务是为齐肯多夫工作,但同时可以接受与其它公司合作,新公司的特点之一是在设计中采用详细的建筑模型。
 
1960年,贝聿铭公司脱离了齐肯多夫公司,完全独立。

 


8


建筑:沉默的几何

 
多年后回忆当时的情形,贝聿铭记忆犹新:“在考察时,我想起了儿时陪母亲到山顶的佛教祠堂。在科罗拉多山,我试图再次聆听寂静,就像当年母亲教我的那样。对这一地带的勘察成为我的一种宗教之旅。这项工程也让我有机会脱离包豪斯的局限,这也是我所期望的。”
 
1967年竣工的美国大气研究中心,以落矶山脉为背景,像一幅立体派画作,被称为 “沉默的几何”。
 
美国大气研究中心位于科罗拉多州波尔德市,它是贝聿铭设计事务所独立后的第一件作品。
 
大气研究中心背靠落矶山脉。如何将建筑与旷野般的大自然协调,是他面临的挑战,当时的他只有在城市工作的经验。
 
1961年,在得到大气研究中心的委托之后,他和太太租了一辆车,游遍了科罗拉多、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州,参观了坐落于科罗拉春泉市的空军学院。他发现空军学院的规模更大、设计也很漂亮,但建筑本身作为一个整体,与自然环境有所分离,他感觉这种建筑与环境关系的不太妥当。
 
他从当地印弟安人居所得到了灵感。他说,印弟安人崇拜太阳神,期望与之和谐共存,当地的土著建筑,仿佛根植于山石之中,他决定借鉴这种方法,让建筑看似从山体中雕刻而出,与环境和谐共存。
 
大气研究中心在1967年竣工,它像是以落矶山脉为背景的一幅立体派画作,为贝聿铭赢得新声誉。他获得了多种多样的委托项目,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肯尼迪总统图书馆。
 
1963年11月,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后,他的家人和朋友决定为他建一个纪念图书馆。以肯尼迪夫人杰奎琳为主席的图书馆顾问委员会,经过几个月的考察,挑选了一组杰出的建筑师,杰奎琳做出最后决定:贝聿铭。
 

1964年,肯尼迪总统图书馆理事会议上,贝聿铭与肯尼迪夫人和肯尼迪的弟弟。

 
杰奎琳表示,做出这个决定基于两方面考虑。第一,她欣赏贝聿铭早期项目中的多样性创意。“他似乎不仅仅只用一种方法解决一个问题。他专注于每一个委托项目,从项目本身出发而思考,然后创造出某种美丽。” 第二,这也是一个基于个人情感的决定。“他总是全力以赴,这一点就像杰克(肯尼迪总统);他们同一年出生,年龄相差不到一个月。我认为,和他合作应该是一项伟大的尝试。”
 
贝聿铭说:“1964年,当肯尼迪夫人选中我时,我感到这会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工程委托。我当时真的这么想,现在仍然这么认为,因为它让我被美国公众所了解,并让我更容易被其他业主所接受,但是,我很遗憾该专案最终未能实现我期望的效果。它应该是一项很伟大的工程。”
 
从1965年启动到1979年竣工,这个项目持续14年,中间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令贝聿铭倍感挫折。
 
首先,选择地址用了10年的时间,在哈佛广场附近的选址受到当地居民的坚决抗议,哈佛大学是肯尼迪总统的母校,也是贝聿铭的母校,他的三个儿子也是哈佛学生,他的痛苦难以言喻;其次,杰奎琳女士1966年再婚,脱离了项目,接手项目的是肯尼迪弟弟、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Tedd K),1968年遇刺,项目再次失去领导,等等。
 
最后,肯尼迪图书馆的地址是波斯顿港湾的一处垃圾处理场。贝聿铭化腐朽为神奇,天才般地为图书馆设计了面朝大海的巨幅玻璃幕墙,为馆内带入永恒变幻的天光和海洋风景,而窗外的景色美丽如画卷。
 

1979年10月20日,肯尼迪图书馆举行了开馆仪式。贝聿铭为自己能承担这样一个伟大的项目而深感幸运,这项工程不仅缔造出经典般的建筑,也让杰奎琳和贝聿铭成为私交甚好的朋友。
 
1982年10月17日,当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举行落成典礼时,杰奎琳作为他的特邀嘉宾专程到北京出席典礼。

 


9


“明月清风是故人”

 

在上海国际饭店,贝聿铭夫妇和贝家三十多位亲属重逢。在苏州老家,面对100多位穿着破旧蓝黑衣服的亲戚,他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回到美国后,同事问他是否在这些亲戚前有一种优越感,他说:“我在他们面前没有一丝一毫的优越感。他们当中任何一个人可以是我,我也可以是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一切都是历史的偶然。”



1965年9月3日,梁思成手迹关于李滢 :“1946年秋至1947年夏我在美国耶鲁大学讲学一年,寒假期间(1946年末至47年一月上旬)期间,我曾到麻省工学院所在的波士顿市渡假,差不多每天见面。那时她完全是一个资产阶级 ‘小姐’。在校学业大概不错,颇受到当时在美国的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lto)和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二人都是国际知名的 ‘大师’)的重视。”

 
1971年4月的一天,在纽约曼哈顿的工作室,贝聿铭从报纸上读到一条令他狂喜的新闻: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中国。他坐立不安地问: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也许几年后就能回中国了!”
 
贝聿铭并没有等待太长时间。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破冰之旅。1974年4月,美国建筑师学会会长马克斯·乌尔班(Max Urbahn)率领一支55人的建筑师代表访问中国,贝聿铭夫妇随团回到了祖国,这是他们夫妇在1930年代赴美国留学后,第一次故乡之旅。
 
代表团从香港与深圳之间的罗湖桥入境,乘坐飞机或列车访问11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西安、洛阳等。
 
回到苏州,当年家族的私家花园林狮子林,已成为人民公园,只有园东附近的立雪堂唐寅题写的楹联依旧:苍松翠竹真佳客 明月清风是故人。
 
这次回国之旅,贝聿铭发现从1950年代开始,中国早期留学欧美的建筑师们已经凋零,林徽因已于1955年病逝;梁思成黄作燊在文革中受尽迫害;陈占祥和李滢像隐士一样消失了;城市中,千篇一律的苏式建筑令人沉重。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1978年,中国政府邀请贝聿铭就有关城市发展和规划提出建议,他呼吁保存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12月中旬,贝聿铭夫妇带着四位子女和两个孙子来到北京。在人民大会堂,谷牧副总理邀请他为中国建十座现代化宾馆,包括在紫禁城附近建一位大厦。
 
贝聿铭谢绝了。他说:“我的良心不容许我这样做,如果你从紫禁城城墙上瞭望,你会看见房顶金色的琉璃瓦,天空之外还有景山,钟鼓楼里传出的晨钟暮鼓,它们赋予紫禁城特有的气质,如果这种氛围被破坏了,你就破坏了一种神圣…… 我不愿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中国政府接受了贝聿铭和其他建筑师的建议:禁止在紫禁城的一定范围内建高层建筑。与此同时,政府请他在北京香山建一座现代化宾馆。
 
香山是位于北京西效的一片山林公园,自1186年建成香山寺始,至1911年清朝结束,一直是皇家园林。1919年,民国前总理熊希龄(1870-1937)在香山建筑了一所收养贫穷孩子的学校——香山慈幼园。贝聿铭建新香山饭店的地址,为香山慈幼园女校地址,它曾是前清皇室的寝宫,名中宫。
 
贝聿铭认为,现代风格并不适合香山的环境。他到苏州、杭州、无锡寻找灵感,希望结合中国古典建筑精神,创造第三种建筑语言,即将中国古代建筑与现代风格相结合。他设计了以一座4层高大中庭为中心、有325间客房的饭店,并请中国园林专家、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作为顾问。
 

1982年10月,香山饭店竣工落成,从外观上看,它像是香山中的一个江南园林。但国内部分建筑界同行认为,在北方的皇家园林建一座江南风格的庭院,并不妥当。《人民日报》的文章写道,新饭店看起来有点奇怪…这种类型的建筑在中国北方并不常见。
 
交付使用后,香山饭店出现管理不善衰败失修等问题,贝聿铭从此再也未去过。

 


10


香港-北京:中国银行大厦

 

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设计,不仅仅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义务,一种绝对的义务,是我对中国和我父亲尽的义务。我父亲属于当代中国的第一代银行家,一生都献给了银行业。在他那个时代,人们使用的是算盘,而今天人们用的是电脑,一个世纪内的变化发展之大,令人无法想像。以建筑来表达传统的延续性是很难的,但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在北京的工程做到了这一点。我对我们在北京的最终设计感到很满意。


—— 贝聿铭 2000年


香港 中国银行大厦 成为香港新地标。来源:Pei Cobb Freed & Partners

 
1982年的一天,中国银行的两位代表到纽约拜访89岁的贝祖贻先生,请他说服儿子设计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并邀请他回国担任终身董事。
 
贝祖贻说:“非常感谢各位邀请,如果早几年,我可能会同意,但现在不行了。” 不久后他便去世了。
 
贝聿铭同意设计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这与他生命的经历有关。1918-1927年,因父亲在中国银行香港分行任职,他在香港度过了童年。
 
1982年,贝聿铭接受香港中国银行大厦专案时,香港已确定于1997年由英国归还中国。这一建筑象征意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他最大的挑战在于设计。当时,中国银行的邻居是汇丰银行总部大厦,这是英国建筑师诺尔曼·福斯特的作品。贝聿铭说:“尽管各方面条件有限,地块也不理想,我仍然觉得有义务要做得比汇丰总部大厦更好。”
 

上海外滩,沙逊大厦与中国银行大厦。

 
贝聿铭内心应该有一种特殊情结。1934年,中国银行在上海外滩建中国银行总部大楼时,他的父亲贝祖贻任中国银行大厦理事会理事长,原计划将大楼设计为上海新地标,远高于旁边有“远东第一高楼”之称的沙逊大厦。沙逊家族强烈抗议,提出在英租界的建筑高度不能超过沙逊大楼。官司打到英国,中国银行被迫让步。最终,1946年建成的中国银行大厦略低于沙逊。
 
1990年落成的70层高的香港中国银行大厦,高度超过了旁边的汇丰银行总部,成为香港的新地标。也许,这是中国版 “王子复仇记”;而曾经受到激烈抨击的掕角玻璃立面设计,幻化为贝聿铭建筑的经典标志。
 
1995年,78岁的贝聿铭再次承担重任:设计中国银行总部大厦。
 
在洽谈之初,他有犹豫。首先,年纪大了,经常飞北京会很累,银行建议由他的两个儿子的贝氏建筑事务所担任主要建筑师角色,他为工程设计顾问;第二,这是一座大型建筑,地址距离紫禁城西约一英里,高度受限。
 
北京 中国银行总部大厦内部的花园、石头雕塑和中庭 来源:Pei Cobb Freed & Partners
 
贝聿铭再次匠心独运,他将建筑物的中心设计成一座拥有大空间的花园—— 中庭,顶部加上玻璃天空,既阻挡了北方的风沙,又将光和景带入内部办公室。
 
这幢大楼实际上是一座空中四合院,四季如春。

 


11


“他给世界留下一座金字塔”
 
“当时,卢浮宫的局限性不难察觉:它最早建于12世纪,最初是作为一座城堡,后则用于宫殿。我们当时的难题之一是如何将宫殿改建成现代化的博物馆。卢浮宫内的展览空间规模庞大,但缺乏基础设施的空间,譬如机械设备、艺术品储存、饭店、咖啡厅和礼品店。反复分析后,我意识到这里确实有很多事可做,所以我告诉自己:我想尝试一下。”

 

“今天的卢浮宫不再是法兰西国王的宫殿,借法语来说,它是属于大众的公共博物馆。”

在长达70年的职业生涯中,贝聿铭在很多著名城市留下杰出作品,它们如钻石镶嵌在地球,熠熠生辉,而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是其中最美丽的一颗。

 
2019年5月16日凌晨,在和家人聚餐庆祝102岁生日后20天,贝聿铭在纽约曼哈顿家中安详辞世。世界各大媒体,在第一时间报道此消息。
 
英国《卫报》报道称,“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 他为世界留下卢浮宫金字塔”。
 
《纽约时报》称誉这位建筑大师以其建筑惊艳世界,“他特有的现代主义——干净、矜持、棱角分明,大量使用几何图形...... 他认为建筑最重要的品质是起时间的考验。”《华尔街日报》评论说,他勾画出新的天际线,缔造建筑新偶像。
 
卢浮宫金字塔的设计建造,不仅是贝聿铭卓越设计思想的结晶,更是他在密特朗总统坚定支持下,不屈不挠坚守自己理念的结果。
 

1983年6月,法国总统密特朗在办公室会见贝聿铭

 
1981年5月10月,弗朗索瓦·密特朗(1916-1996)当选法国总统,计划实施一批大项目工程,开启他的社会主义启蒙运动,其中就包括巴黎卢浮宫的整修和改造,使之彻底变为一座博物馆,这个项目是密特朗总统任上的明珠。
 
按法国政府的规定,公共项目必须以公开竞争的方式选择建筑师,但这一次,密特朗总统“独断专行”,亲自指定贝聿铭为卢浮宫改造工程的建筑师,因为他欣赏贝聿铭设计建成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他的天使之笔,将美术馆设计为老少皆宜的公共场合,而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禁地。
 
密特朗相信自己的艺术修养足以做出独立判断,不需要顾问委员会的协助。
 
他热爱欧洲历史、文化、艺术。在从政之前的年轻时代,他热爱古罗马诗人维吉尔(Virgil,公元前70-19)、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曲家埃里克·萨蒂(Erik Satie)和20世纪初的俄国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写过10本著作,曾经旅行到意大利佛罗伦萨,研究美第奇伟大的王子洛伦佐(Lorenzo,1449-1492)。洛伦佐是意大利政治家、学者,资助了许多艺术家和人类学家,包括米开朗基罗(1475-1564)、里昂纳多·达·芬奇(1452-1519)和波提且利·桑德洛(1444-1510)
 
1981年12月,两人在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会面,65岁的密特朗问64岁的贝聿铭:是否可以参加一个法国政府工程的竞赛?贝聿铭礼貌地解释:在自己职业生涯的后期,已不再参与竞选性项目。密特朗回答:“我们是灵活的。”
 
通过公开竞争选择公共工程的建筑师,是法国政府铁一定的规定。怎么办?密特朗总统决定行使总统特权,他任命一位资深公务员、前文化部长埃米尔·比亚西尼(Emile Biasini)为卢浮宫项目的负责人,派遣比亚西尼到纽约,直接将工程委托给贝聿铭。
 
除了妻子卢爱玲,贝聿铭没有告诉任何人有关卢浮宫工程的委托案。1982年,他和太太对卢浮宫作了三次秘密考察,他们住在巴黎协和广场旁的克里隆酒店,在卢浮宫内和周围环境中漫步,他思考这个左右为难的困境:如果将一个现代设计移植到这块古老的经典之地?
 
他研究了17世纪法兰西伟大的景观设计师安德烈·勒诺斯(Andre Le Notre)的作品,在卢浮宫中徘徊,灵感涌上心头。
 
他说:“我接受这个专案的条件之一是必须尽可能地了解卢浮宫。当然,之前我去巴黎时对卢浮宫的整体已经有所了解。但那时我想知道的是我有没有可能做进一步的。如果我不能有所贡献,我会回绝这一专案。经过三次探访后,我觉得确实还有可作为,而且非作为不可。”
 
在他第四次访问时,贝聿铭将他的想法告诉了密特朗总统,获得总统支持。
 
在纽约曼哈顿中城的一间封闭办公室里,贝聿铭和最信任的助手秘密地绘制了卢浮宫地下5英亩的规划图:丰富的储藏室、运送艺术品的电动推车道、400个座位的大礼堂、问讯台、咖啡屋、书店等...... 中央处的玻璃金字塔将天光引入;游客们从醒目的金字塔入口处进入地下接待厅,只需要走100英尺到达目的地,而不是过去1000英尺的长途跋涉。
 
1983年1月,当密特朗宣布贝聿铭为大卢浮宫改造的建筑师后,却遭到法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人们不明白为什么要请位外国人来改造法国的文化瑰宝。难道让美帝对法国实施文化侵略?
 
法国媒体群起而攻之,抨击密特朗从社会党领袖蜕变为独裁者,企图以金字塔之名恢复帝制,称他为 “密特朗一世”......
 
当时,90%以上的巴黎人认为应该改造卢浮宫,但基本上同样数量的巴黎人反对在其间建一个金字塔。贝聿铭遭到强烈抗议:巴洛克风格的卢浮宫中央,怎么会有一个象征死亡的埃及金字塔?三位评论家出版了畅销书《巴黎的困惑》,批评金字塔的设计将巴黎殿堂变为艺术大市场,以取悦没有艺术修养的大众。
 
作为这项公共项目的建筑师,贝聿铭有责任说服公众接受他的设计,他争取到时任巴黎市长希拉克(Jacques Chirac)的理解和支持。希拉克根据卢浮宫改造的模型,向记者解释巴黎的规划,认为此方案会开放巴黎,从城市的角度来讲是有益的;同时要求设计方制作一个与实体等比例的模型,让公众对未来的金字塔有一个概念。
 
1984年8月,在金字塔模型安装的那一天,希拉克市长说了一句 “不坏!” 这为打了18个月的金字塔之仗一锤定音。
 
从1983到1993年,卢浮宫两期改造工程实施了11年。玻璃金字塔成为巴黎和世界的新地标,贝聿铭也从巴黎的 “过街老鼠” 成为法国人民眼中的 “国家英雄”。
 
1988年3月,密特朗总统在竣工的金字塔内,授予贝聿铭法国最为尊贵的荣誉骑士勋章。

 


12


上海-纽约:双城记

 

上海和纽约,是贝聿铭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城市,上海激发了他的建筑师梦想,而纽约则是他实践梦想的地方。

 

1974年,贝聿铭在纽约曼哈顿东河旁买下一幢四层楼别墅,天顶玻璃下的旋转楼梯和电梯设计,仿佛是他父亲1934年上海公馆的翻版,也许,他以这样方式将上海的记忆铭刻到纽约的生活中。


左:1934年,贝祖贻上海花园别墅中的旋转楼梯。右:1974年,贝聿铭为在纽约的家设计的旋转楼梯

 
他热爱上海,他的第一份作品是献给上海的:1946年哈佛大学研究毕业设计课题——上海博物馆,可是蓝图从未变为现实。也许,更遗憾的是,作为国际顶级建筑师,他在世界各地著名留下了博物馆、音乐厅、美术馆等公共建筑,但这些城市的名单中却没有上海。
 

1946年贝聿铭在哈佛大学的研究生论文:上海博物馆

 
在纽约城的天空,贝聿铭的名字熠熠闪烁。从1948年到纽约开启建筑师职业生涯,到2019年5月16日在纽约家中辞世,他在这座城市生活了71岁,为这座城市留下七座公共建筑:纽约市基普公寓、纽约大学的广场和银座、韩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大楼、百夫长公寓、纽约曼哈顿中城四季酒店、西奈山医院-古根汉姆分院、肯尼迪国际机场太阳宫航站楼(The Sundrome,现已拆除)
 

纽约塞纳山医院改造、扩建工程 贝聿铭事务所 1981-1992 来源:Pei Cobb Freed&Partners

 
贝聿铭用自己的方式热爱祖国。1990年,在他的朋友、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博士的建议下,贝聿铭召集一批优秀的华裔美国人,在纽约成立了美籍华人领袖组织——百人会,创始人包括大提琴家马友友、金融家邓兆祥、慈善家唐骝千、物理学家吴健雄、企业家杨雪兰等。
 

2015年4月,纽约“百人会”创立25周年纪念,贝聿铭、骆家辉、崔天凯、基辛格在一起。

 
贝聿铭生命中最后的作品留在故乡苏州。2007年10月6日,90岁的贝聿铭参加了苏州博物馆竣工开馆。人们问他为何对苏州博物馆情有独钟,他说:“我是苏州人啊!”
 
2002年,85岁的贝聿铭在实地察看了苏州博物馆新址后说,“这个我要亲自来做。”
 
“为苏州设计博物馆,比我在其它国家设计的建筑要难得多,这是最大的挑战,也可能是我最后一次挑战。”
 
2006年建成的苏州博物馆 图源:Architecture Digest

贝聿铭在新馆中设计了一个幽静的茶亭,那是他记忆中的一部分,他清晰地记得小时候祖父带他坐轿子,穿过长长的弄堂去茶亭喝茶的情景。在这一次回国旅程中,贝聿铭也在寻找上海的旧时光。今天上海的 “贝轩大公馆”,是贝聿铭父亲1934年建成的花园洋房:堂姐的 “绿房子” 现为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办公室;叔祖父贝润生的贝家花园,已不复存在。
 

2016年,贝聿铭荣获联合国“亚裔改变生活建筑成就奖” 贝聿铭和家人在颁奖现场 Jamie Watts / Asia Society

 
贝聿铭曾经说过,希望人们通过他的作品去了解他。他给世界留下经典建筑,他的作品中也铭刻着他对生命的记忆和理解。
 
在中国出生成长,在美国生活了80多年,贝聿铭说,“中国人还是中国人,只是有了世界的眼光。” 

 

第四稿 2020年5月29日星期五 12:30 AM

 

 参考资料:

盖罗·冯·波姆著.林兵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Michael Cannell : I .M .PEI MANDARIN OF MODERNISM Carol Southem Bookes New York 1995
Carter Wiseman: I.M. PEI  A PROFILE IN AMERIDAN ARCHITECTURE  HARRY N. ABRAMS, INC, PUBLISHERS, NEW YORK
LOUISE CHIPLEY SLAVICEK: I.M. PEI ASIAN AMERICANS OF ACHIEVEMENT  CHELSER HOUSE PUBLISHERS
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失踪者”丨李滢,国产化装配式建筑研究人 2016/01/08 来源:AC建筑https://read01.com/zh-cn/g5doy.html#.Xri1PVVKjIU
上海外滩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96%E6%BB%A9
【财经国家周刊】:贝聿铭家族与中银大厦 https://www.boc.cn/aboutboc/ab8/201208/t20120828_1953451.html
明月清风是故人——贝氏家庭百年 https://qd.house.ifeng.com/column/exclusive/beishi001j



制版编辑 | 皮皮鱼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