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科学美国人》总编辑:科学为什么对你我都很重要?-深度-知识分子

独家专访《科学美国人》总编辑:科学为什么对你我都很重要?

2015/12/23
导读
《知识分子》专访玛丽艾特·迪克里斯蒂娜(Mariette DiChristina)。

24

玛丽艾特·迪克里斯蒂娜(Mariette DiChristina),《科学美国人》总编辑。


文 | 叶水送


1845年,现代科学的大幕刚刚掀起,人类仍遭受疾病与贫困的重轭。这一年,美国大思想家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因忍受不了急飙狂进的现实社会,逃离至宁静的瓦尔登湖畔,日后写下了不朽的名篇《瓦尔登湖》。但也有一批有识之士看到了科技进步带来的变革力量,他们迫切希望通过传播科学知识来帮助人们改善生活,于是《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在这一年应运而生。


作为美国连续出版时间最久的杂志,《科学美国人》今年迎来了创刊170周年。今天,作为全球最负盛名的科普杂志之一,《科学美国人》仍以睿智而又启迪心智的内容、精美的图片、具有创意的设计,以及对科学孜孜不倦的追求而被全球读者所拥戴。


《科学美国人》不仅有14 种语言的版本,网站 scientificamerican.com,还在2004年出版了《科学美国人:大脑》(Scientific American Mind),这是一本关于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双月刊科普杂志,目前拥有6个语言版本。


12月上旬,《知识分子》在上海专访了《科学美国人》总编辑玛丽艾特·迪克里斯蒂娜(Mariette DiChristina)。迪克里斯汀娜是《科学美国人》创刊以来的第一位女主编。曾担任过20多年科学记者,是美国国家科学作家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ce Writers)前主席,还在美国《大众科学》杂志担任过执行主编。拥有如此丰富的科学传播经验,且让我们听听迪克里斯蒂娜对科学传播的见解。




《知识分子》:最近,中国很多科普杂志社纷纷关闭,一方面是由于资金的缺乏,另一方面是读者的流失。你认为一本杂志如何保持读者持续的兴趣?


迪克里斯蒂娜:我觉得这两个事情可能恰好同时发生了,相互间不一定互为因果。由于互联网的出现,现在阅读科普文章、喜欢科学新闻的人其实比以前还多了。至于科普杂志社为何关闭,这应该属于杂志经营的问题,比如广告营收、纸本杂志销量不足。

以《科学美国人》为例,我们网站每月独立访客人数超过700万,但杂志的纸版销量就小多了,尽管杂志在全球已翻译成14种语言的版本(包括中国的《环球科学》)。不过,当纸版规模变小时,数码版的规模就变大了。所以我觉得,人们对科学的热情只增不减,或许只是不想再买纸质的杂志了。


《知识分子》:《科学美国人》拥有170年的历史,仍深受读者喜爱,你能告诉我们这其中的成功之道吗?


迪克里斯蒂娜:《科学美国人》创刊于1845年,是美国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杂志。从杂志名称的来历就可以说明人们为什么如此喜欢科学。

当时是十九世纪,美国工业革命也才开始,每个人都希望过上好生活,该怎么去实现呢?那就依靠科学吧。那时没有什么全球的概念,所以人们就称自己为科学美国人。其实我觉得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科学公民。

如何让人们喜欢科学呢,方法就是向他们展示科学的重要性。我想告诉你的是,科学是推动人类社会繁荣的引擎。科学让我们不断有新的发现,让我们明辨真伪,还让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像你的这支录音笔,我们穿的衣服,住的房子,都与科学有关。

我们越是真实地让人们感受到科学,人们就会对科学越着迷。我想如果《科学美国人》是成功的,那是主要是因为我们成功展示了为什么科学对你、我都很重要。




《知识分子》:《科学美国人》的作者队伍中很多都是顶尖的科研工作者,你们是如何做到的?


迪克里斯蒂娜:目前已有15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科学美国人》写过文章。我们很幸运,他们能如此慷慨地花时间为我们撰稿,甚至在十九世纪的时候,也有科学家为我们写稿。我们第一期杂志上就刊登了一个科学家们的专利列表。

有时,科学家或工程师也会写些有关他们科学工作的文章,比如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还有托马斯·爱迪生,他发明留声机后首先就展示给我们的编辑。因为科学家很乐意与人谈论和分享自己的研究和信息,所以他们喜欢给我们投稿,因为这样就能与很多喜欢科学的人一同分享。

《科学美国人》的读者中有些也是科学家,但更多的是崇拜科学家或想做科学家的人。读者中也有很多的商业领袖,他们想看一下有什么值得投资的新发明。还有很多政策制定者,他们来了解能源或技术方面的信息,以方便制定相关政策。当然也有不少向学生传播科学的教育人士。所以,我们有各种不同的读者群。


《知识分子》:如何吸引更多的科学家加入到科学传播领域呢?


迪克里斯蒂娜:他们首先要对科学传播感兴趣,另外还要愿意畅所欲言。有时候科学家会比较谦虚,或者不想在公众面前显得很骄傲。但他们如果知道这并不是在显摆,而是去帮助别人,是在解释科学,那他们当众谈论科学时或许会感觉好些。其实,这就像老师传授知识一样,与显摆无关。




《知识分子》:数字媒体以及自媒体的蓬勃发展是否给你们带来压力?《科学美国人》如何适应这些转变?


迪克里斯蒂娜: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100多年前,《科学美国人》创刊的时候只有纸质版,那时候通过邮箱投递,读者往往要等待好长时间才能收到杂志。现在有了数字媒体,读者就不再需要等待了。

拿我们来说,我们现在除了纸版杂志,还有网站、APP、电子书、PDF文档、视频、音频以及社交账号等各种平台。我们总是乐于分享和传播科学,而现在读者也可以向我们反馈他们对杂志的看法。我完全不愿意回到以从前没有网络的时代。尽管网络带来了很多变化,但变化总归是好的,变化让我们更有效率,也更有灵活性。


《知识分子》:当推特、脸谱网、微博以及微信出现的时候,每个人都想成为信息传播者。虽然这使得研究者更方便地将自己的观点/信息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但是那些谣言也同样扩散得飞快,我们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有没有必要制定法律或规章来进行约束?


迪克里斯蒂娜:这的确非常有挑战性,因为每个人都可以使用这些平台,有些人会传递正确的信息,而有些人则会传递错误的信息。但好在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看到这些信息,可以加以纠正。比如有人传播谣言时,大家都能看到,就会去纠正它。这和教室里学习一样,你如果说错了,就会有其他的同学来纠正你。所以,开诚布公地谈论,保持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发挥作用。


由于社交平台是开放的,因此很难制定什么规章来约束那些制造谣言的人,但我们可以教育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我想每个人都愿意成为一个好人,都愿意去分享正确的信息。因此,最好的做法还是鼓励积极的互动。




《知识分子》:你能分享一下《科学美国人》对一些令人棘手的话题的报道吗?例如转基因、核电等。


迪克里斯蒂娜:我觉得我们需要注意两方面:一方面是人们的感受,另一方面是事实。

但我们总是要尊重每个人的感受,可以告诉他们:或许你认为转基因不安全,那么我们可以摆出事实,展示实验室里发生的事情。事实上,我们吃的每样食物都是转基因的,不管它们是否出自实验室。因为数千年以来,人们通过不同植物的杂交获得更好品种的水果,还有狗和猫也是这样的,这些其实都是转基因。

核电站问题同样如此,我们能理解居民不想自家附近有核电站,但是它应该建在哪里呢。人们没有意识到,如果他们使用其他能源,也会有其不好的一面。所以,关键是将好的、不好的方面都列出来,大家进行讨论,用科学释解人们心中的疑虑。




《知识分子》:《科学美国人》主要关注中国科研群体的哪些领域呢?


迪克里斯蒂娜:中国有许多令人钦佩的科技成就,在不少学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作为美国人,我很羡慕中国在研发上有越来越多的投入。

另外,我想中国如果在基础科研继续加大投入的话,将会鼓舞推动全球的科研发展,因为基础科学有助于发现未来的创新技术。自然出版集团刚刚发布了白皮书《转型中的中国科研》,从中我们也可看出中国所取得科研成就,以及对全球科研的推动作用。


《知识分子》:就我们所知,目前在《科学美国人》的写作队伍中,很少有作者是来自中国,这是由于语言上的障碍还是因为缺乏科学传播的热情?


迪克里斯蒂娜:的确是这样。《科学美国人》不同语言版本的杂志,往往会邀请当地的科学家来写作当地读者感兴趣的文章,所以版本不同,内容也有会有所不同。未来我希望有更多的中国科学家为《科学美国人》的美国版写文章。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