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基材料是解决淡水危机的灵丹妙药吗?-资讯-知识分子

石墨烯基材料是解决淡水危机的灵丹妙药吗?

2017/04/13
导读
新研究发现,氧化石墨烯在实验室中能够有效过滤水中97%的氯化钠。

图片来源:曼彻斯特大学


新研究发现,氧化石墨烯在实验室中能够有效过滤水中97%的氯化钠,它会成为解决淡水危机的灵丹妙药吗?

 

撰文 刘小鸥

编辑 丁家琦

 

据联合国估计,到2025年,将有18亿人生活在绝对缺水的地区,同时约三分之二的人口将面临用水紧张[1]。严格说来,我们的蓝色星球并不缺“水”——地表超过七成面积被海洋覆盖。人们守着这个巨大“宝库”,却无力掘出宝藏。


因此,不少发达国家开始投资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利用膜材料进行选择性分离是淡化的常用方法之一,典型的材料包括聚合物分离膜等。但目前的技术条件几乎都存在问题,要么耗能巨大,要么对环境有负面影响等等[2]

 

实验中的新材料

在实验室中,科学家探索着新型材料石墨烯家族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可能。一种石墨烯衍生物也吸引了研究者的目光——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也称石墨烯氧化物)。氧化石墨烯的制备过程较为简单,具有较大的应用可能。


之前,氧化石墨烯已经被证实能够过滤一些纳米颗粒及有机分子,但对尺寸更小的盐却束手无策。氯化钠在水中溶解后,离子会被水分子簇拥,周围形成一层“水膜”,即水合层。问题是,氧化石墨烯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后会变形扩张,因此很难进行有效的分离。


氧化石墨烯膜系统机制示意图。红灰相间的代表水分子,而绿色与蓝色圆点代表离子。左图是浸泡变形的氧化石墨烯膜系统,层间距变大而无法有效进行有效分离。右图是新研究中处理后的膜系统。

图片来源:参考材料[2]


最近,英国的一组科学家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他们利用环氧树脂在氧化石墨烯侧面“筑墙加固”,不仅有效地阻止了变形,还能更精确地调控氧化石墨烯层间的间距[3]


“当这个‘毛细管’尺寸十分接近水分子,大约1纳米时,水分子就会像一列火车一样有序地排列通过通道。”研究者拉胡尔·耐尔(Rahul Nair)在接受BBC采访时介绍[4]

 

从实验室到流水线

目前,这种方法能够有效过滤97%的氯化钠。尽管看起来前景光明,但它暂时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要知道,许多研究中的“潜力股”都败在了迈向工业生产的环节。先前也有研究尝试将石墨烯作为淡化膜,但因石墨烯制备难度大、成本高而止步不前。


虽然氧化石墨烯确实相对容易制备,可实现低成本的工业规模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应用层面的诸多问题仍有待解决。比如这种材料是否经得起长期的海水浸泡的考验,以及如何在使用过程中清理污垢,或定期更换过滤材料。材料学家拉姆·德文纳森(Ram Devanathan)认为,可以考虑在材料中加入一些纳米颗粒或者亲水基,或许能提高膜系统的性能[2]


接下来,科学家们计划把这种新材料和现有材料作比较,挖掘这种新材料的更多潜力[3]。最终的目标是希望开发出一种低能耗高效的过滤膜系统[2]

 

 

石墨烯时代到来?

在这篇论文的作者名单中,一个名字格外耀眼——安德烈·海姆(Andre Geim)。他与同事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因在二维材料石墨烯领域的开创性实验方法,共同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海姆与诺沃肖洛夫赠送给瑞典诺贝尔博物馆的石墨、石墨烯电晶体与“签名款”胶带。

图片来源:nobelprize.org


当年海姆亲自带着爱徒诺沃肖洛夫,在实验室中利用双面胶带反复粘贴揭开,从石墨薄片上剥离出了高质量的石墨烯,被媒体称为“胶带撕出的诺奖”[5](海姆也于2000年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成为首位同时获得“两个诺奖”的科学家,是位非常有趣的学者。)


最近几年,石墨烯与“亲戚们”石墨烯基材料一直是科研界的“大明星”。石墨烯表现出惊人的强度、优越的导电导热性等特点,在各个领域似乎都有它大施拳脚的可能。


但它“什么都好”,就是既贵又少。真正令科学家头疼的是,获得高质量的石墨烯十分困难,更别说大规模地制备生产。


2012年,诺沃肖洛夫与该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了石墨烯未来的发展道路[6]——尽管前途一片光明,但在走上工业流水线之前,石墨烯还称不上是“游戏规则的改变者”。真正的石墨烯时代,可能还需要我们等一等。

 

参考文献

[1] UN-Water (2013), ‘Water Scarcity Factsheet, UN, http://www.unwater.org/publications/publications-detail/en/c/204294;

[2] Devanathan, R. (2017), ‘Energy penalty for excess baggage’, Nature Nanotechnology;

[3] Abraham, J. et al. (2017), ‘Tunable sieving of ions using graphene oxide membranes’, Nature Nanotechnology;

[4] Rincon, P. (2017), ‘Graphene-based sieve turns seawater into drinking water’, BBC News, http://www.bbc.com/news/science-environment-39482342;

[5] Nobel Media AB (2010), ’Graphene – the perfect atomic lattice’, Nobelprize.org, https://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2010/press.html;

[6] Novoselov, K. S. et al. (2012), ’A roadmap for graphene’, Nature Vol. 490, 192-200.



《赛先生》第五轮选题发布,期待你来创作!

1.当我们说外语时,我们在说些什么?

2.我们的乐感从何而来?

3.人的指纹是在什么时候定型的?

4.“上瘾”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5.男性有“大姨夫”?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6.关于延缓衰老,科学家有何新发现?

7.真去了火星我们该种啥?

8.为什么人们会有“路怒症”?

 

如果以上有你感兴趣的选题,请迅速跟“小赛”(微信id:saixiansheng2017)微信联系,也欢迎发邮件至 saixiansheng@zhishifenzi.com 与我们进一步沟通!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投稿、授权等请联系:saixiansheng@zhishifenzi.com

您可回复"年份+月份"(如201701),获取指定年月文章,或返回主页点击子菜单获取或搜索往期文章。

赛先生为知识分子公司旗下机构。国际著名科学家文小刚、刘克峰担任《赛先生》主编。

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赛先生”。


微信号:iscientists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科学队长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