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险情频发!疫情下安全生产如何保障?-资讯-知识分子

化工厂险情频发!疫情下安全生产如何保障?

2022/06/19
导读
防疫常态化下,化工厂如何保障安全生产?
    6.19
知识分子The Intellectual

6月18日4时28分,上海市金山区一石化公司发生火情 | 图源:网络视频截屏


  导 读

6月18日4时28分,中石化上海石化化工部乙二醇装置区域发生爆燃,并引发周边多点火情。截至目前,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一人轻微擦伤,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

据《财新》报道,疫情期间,成品油消费持续低迷,产销不平衡矛盾非常突出,上海石化的产品销售面临困难。而压低产能的低负荷生产模式或负荷不稳定,或是此次事故的风险隐患之一。而在6月16日18时50分许,兰州新区甘肃滨农科技有限公司污泥干燥车间发生爆炸事故。经全力搜救,截至17日20时,6名失联人员确认不幸遇难,8人受伤,事故原因仍在调查。

新冠疫情已走入第三年,防疫常态化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对于企业尤其是化工企业而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既要做好防疫又要坚持生产,既要保证安全又要追求效益,就成了十分重要但又非常难实现的目标。在悼念遇难者、追究事故责任的同时,一个更值得业界及相关部门思考并重视的问题是:化工厂如何在防疫常态化下保证安全生产?对此,延安石油化工厂厂长、党委副书记王继宏2020年写就的一篇文章,做了部分解答。


撰文 | 王继宏(延安石油化工厂厂长、党委副书记)责编 | 钱炜


 ●                   ●                    


在新冠疫情中,大型化工企业不仅仅要做好疫情防控,也要对安全生产管理做足功课,实现担当。因为大型化工企业往往生产装置规模大,生产工艺复杂,危险物料众多,技术、 资本密集,极易发生后果严重的生产事故。

针对其高风险特征,企业往往采取提升各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致力于预防和控制化工事故,但是事故还是不断发生。化工事故一直是困扰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因此,明确事故预防、预警、应急、恢复管理的基本构成要素,分析事故萌芽、发生、发展及事故预警、应急、恢复现状,优化化工企业生产安全管理过程,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显得异常重要。

图1 6月18日凌晨,中石化上海石化化工部乙二醇装置区域发生爆燃,并引发周边火情 | 图源:网络视频截图


1

安全事故频发呼吁管理标准化
2019年国内化工行业仅前十大安全事故就共造成112人死亡,717人受伤。这些血淋淋的数字背后,给化工行业敲响了警钟。 

比如,2019年3月21日,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生态化工园区的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伤,640人住院治疗,直接经济损失19.86亿元。同年11月15日,国家应急管理部发布事故调查报告,对44名涉案人员立案侦查并采取刑事强 制措施,对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的61名公职人员严肃问责。 

再比如,2019年7月19日,河南省三门峡市河南煤气集团义马气化厂C套空气分离装置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5人死亡、16人重伤。 

这些企业的生产特点主要有:生产与储存的物料绝大多数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生产过程较为复杂,工艺条件苛刻;生产规模大型化,生产过程连续性较强;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那么,其应急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将事故对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影响以及其他影 响降低至最小程度,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等阶段相互关联,构成了化工企业应急管理的循环过程。 

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以来,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不断发生给全世界造成深重灾难,国际组织、欧美及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非常重视,相继建立起危险化学品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是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控制事故扩散蔓 延,减轻伤害和损失的重要手段。 

安全生产事故,顾名思义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应急管理是指在应对突发性生产事故、社会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的过程中,为降低其危害,通过有效集成社会各方面的相关资源,所进行的相关控制和处理等活动过程。因此,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一般称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是指为了控制生产事故的势态进一步恶化和减少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在事前、事中和事后进行的相关活动。 

例如,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应急管理包括应急法规、管理机构、指挥系统、应急队伍、资源保障和公民知情权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应急管理系统,并逐渐向建立标准化应急管理体系方向发展,使整个应急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 

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从业人员万人死亡率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事故死亡率两个指标来反映国家地区或某些行业领域的安全状况。从以上两项指标看来,我国均远远高于英美等发达国家,意味着为经济发展付出了高昂的生命代价。 

安全事故频发给安全生产管理敲响了警钟,该怎样去规避风险、减少事故?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绝对的安全,虽然很多生产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但无法做到有效预测所有事故,生产事故依旧防不胜防,因此,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必不可少。目前,我国各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其管理方式大多处于 “各自为政” 状态,管理标准化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2

疫情下如何进行安全生产管理
从疫情开始以来,与居家工作的企业不同,化工企业在做好防疫的同时都在加班 加点组织复工复产。虽然在疫情期反应迅速,均发布了应急预案,但是对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笔者有一些思考。 

第一,化工企业需要实行封闭式安全管理。一般情况下,大型化工企业的选址都较为独立,均在开阔地段或者山区,远离城市,且很多分布在专门的化工园区。为防范外来不良影响因素对化工企业造成破坏或带来安全隐患,可以通过军事化管理的封闭式安全管理方式,进入化工企业的人和车均须经过安全检查并办理有效的入园(厂)准证后方可进入,将危险因素降至最低。 

第二,化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指挥体系。需要制定贴近实战的应急预案 并经常组织针对性实战演练,加强专业应急救援装备配置水平,建设并发挥好信息化 应急指挥平台的功能作用,发挥 “智慧防控和应急指挥” 功能,切实防范事故,有效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故。 

需要重申的是,必须组建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这支队伍主要是由规划、值守、救援信息、沟通、行动、技术和支援等构成,其中行动组包括人员搜救、应急救援和医疗救护,技术组包括风险评估和能力评估,支援组包括应急通信和后勤保障。 

第三,化工企业必须加强 “一体化” 管理。德国路德维希化工区是BASF化工公司独资建设的一体化特大型生产基地,已有130多年悠久历史。路德维希化工区始终强调以 “一体化” 理念来建设和管理化工园区, 而且其 “一体化” 理念也随着园区发展在不断演变——从 “生产一体化(integrated production)、专有技术 一体化know-how verbund、能源资源共享一体化conserving energy and resources” 发展到了如今的 “与当地社区共发展working with localcommunities、与客户合作一体化cooperation withcustomers、员工网络一体化employee network”,成为管理完善、理念超前的化学工业园区。可见,安全管理与 “一体化” 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安全管理不是单独存在的,是需要融入到整个企业(园区的管理体系中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需要优化程序,并充分有效发挥安全生产经济政策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一方面,需要参照相关行业的经济政策,引入安全责任险、安全风险抵押金、有偿应急救援服务等经济政策,推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另一方面,需要完善应急预案编制程序,提高应急预案实际可操作性,传统应急预案的编制一般由编制组织、危险及能力评估、编制、评审和实施等环节构成,这样编制出来的预案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达不到预期理想的效果,所以,最好将预案编制工作划分为现状与需求、程序与组织、保障计划三个方面,从过程管理的角度编制预案,能够有效提高预案的实际可操作性。 

第五,需要将现代化信息系统纳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现代化的应急信息系统应分为基础数据层、数据分析层、决策层、执行层四个层面,其中,基础数据层用于收集、存储和汇总基础信息数据、应急资源数据、应急专家数据、应急预案数据和应急法律法规等信息;数据分析层用于分析各种数据信息、评定事故等级、为应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决策层根据数据分析层提供的数据支持,整合应急决策信息平台和应急通信信息平台,确定应急方案;执行层则用于执行应急方案。在当下大数据时代,信息的存储和分析能力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至关重要,且反应迅速,有利于最大化地挽回各种损失。 

第六,需要强化培训。其实,对于安全生产工作而言,培训是必要的环节,这是企业公认的,只是方式不同导致的效果也千差万别。新加坡有个很好的案例,依托新加坡石油公司(SPC)和新加坡民航学院实训基地,新加坡建设了模拟实训培训基地,这个基地采取的是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即由政府规定,化工园区内每个化工企业必须有6个以上兼职应急队员,且须经过该培训基地或政府认可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后,持证上岗。每个化工企业新招聘的从事生产操作岗位的人员必须在该基地或政府认可的培训机构参加2天的安全应急培训。 

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加强标准化建设,使得我们的管理更加规范,一定会取得实效,大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


(本文首发自2020年第5期《现代国企研究》,原文标题为《疫情下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知识分子》获作者授权转载,略有删减。)

制版编辑 | 姜丝鸭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