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结识“不吭气儿”的学术盟友:三招教你跟期刊编辑说上话-深度-知识分子

如何结识“不吭气儿”的学术盟友:三招教你跟期刊编辑说上话

2019/10/28
导读
又是一年展会季,还数得清今年你又花了多少时间在学术交流会议之间奔波往返么?这一年之中,你是不是有许多次都希望学术编辑能面对面解释他们的拒稿信?又或者期待能请认识学术编辑的同事帮忙引荐呢?

y/vm/zsfz1571628569.2204636.jpg


●  ●  


又是一年展会季,还数得清今年你又花了多少时间在学术交流会议之间奔波往返么?这一年之中,你是不是有许多次都希望学术编辑能面对面解释他们的拒稿信?又或者期待能请认识学术编辑的同事帮忙引荐呢?


你可能没有发现:每次学术会议大约有三到五名学术编辑参加,他们看过你的学术海报,也听过你的学术演讲,但却没能记住你是谁。但其实,每一个学术编辑都遵守一条不成文工作守则,那就是成为你学术事业发展的助力者。在Genome Biology 最近发表的一篇编者案语中,该刊编辑亲自上阵教你用三招充分利用会场环境有效结识学术编辑,使他们成为你职业发展道路上的同盟军。


 第一招:充分利用会议手册


许多会议有专门与学术编辑交流的专场,叫做“meet the editor panel”,这些专场一般会列在会议网站的会议日程上。有一些会议由学术编辑参与组织,这种情况下,编辑信息会在主页介绍。如果这两种情况都不成立,会议手册末页的参会人信息是一个寻找学术编辑的好去处。专职编辑一般会提供冠以期刊后缀或者出版商后缀的邮箱地址作为联系方式。有些期刊以兼职学术编辑为主,这种情况下,学术编辑主要在科研院校任职,辨别这些学术编辑则需要去你感兴趣的期刊寻找编辑信息,再去会议手册比对参会人员信息。


如果你通过期刊对编辑的介绍,有自信能在会场认出编辑,那你就已经准备好结识你的编辑合作伙伴了。如果期刊网页并没有提供编辑照片,或为了安全起见,可以在会前一周之内通过邮件方式与编辑约见,约见时间以30分钟左右最佳。当然很有可能编辑只能为你腾出5分钟时间,或者约在茶歇期间与你见面,不用气馁,这5分钟的面谈虽然不一定足以使编辑了解并关注你的工作,但可能为你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待自己的工作。


在网络交流平台如此发达的当代,5分钟面谈是否值得,主要取决于你是否感觉交流中对方的体态以及面部表情能给你提供额外信息,便于分析期刊对不同科学问题的兴趣以及热点把握。另外,有些期刊编辑善于头脑风暴,在5分钟交流中可能会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思路,可能会对你将来的研究方向有些帮助。


 第二招:“电梯对话”:提前想好关键词


这里的电梯对话,未必要在电梯里发生,其实指的是两三句话既能抓住对方兴趣又能清晰介绍你的工作。人的抽象思维使用关键词建立、索引并储存,所以这种介绍中,关键词很重要。电梯对话看似随性,但是为这种对话作充分准备却是科研工作者在职业发展道路上一个非常有益的习惯。随着一个具体科研项目的进展,新发现的产生,总结这一工作的电梯对话也应该不断演化。在对话中准备一个关键词能总结该项目相关特定领域的知识空缺,一个关键词总结你的工作的最大亮点,一个关键词总结这个工作为将来同行发展带来的契机,基本就能使听众快速了解精华所在,并能通过这三个关键词产生足够的联想去存贮你的工作重点。


如果编辑迅速理解你的关键词,他们很可能会用几个简短的问题去进一步了解你的工作。注意他们的问题,因为这些往往是他们在处理稿件过程中从审稿意见里总结出的问题,也是期刊关心的发展方向。


哪些场合适合你使用预先准备的对话内容?电梯当然是一个,更常见的场合可能是茶歇和午/晚餐休息时间排队领餐食的队伍里。如果你事先已经准备好这样的对话,看见编辑的时候主动提出这个谈话内容既不会有很大压力,也能产生非常好的效果


 第三招:展示良机别错过


如果会议给了你5分钟或者20分钟的演讲机会,这是一个绝佳的中心舞台。在这个时间段,演讲者可以暂时忘却科研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各种繁重工作和挫折,利用这个时间讲好故事是关键。有时青年科学家会在展示过程中沉浸在过去其他人对自己工作的批评,甚至是假想批评意见,或者担心坐在观众席的资深科学家凭借雄厚科研资源和经验顺手窃取自己的科研思路继而反超科研进度。这些心理压力最终影响了演讲的逻辑清晰度,对结识编辑往往是不利的。如果真的非常担心同行对你未发表工作的竞争,可以展示已发表工作时在演讲中提示自己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学术编辑更关心的是未发表工作,如果他们对这些方向感兴趣,很可能会在你的演讲之后主动找你询问工作进度。


学术会议中海报展示似乎看起来不如演讲机会那么光鲜,但是学术编辑往往更重视海报展示,因为有潜力的未发表工作往往会在海报展示区。海报展示不同于其他的书面展示或者演讲,图表清晰可见变得非常重要。虽然图示图例有所帮助,但完全寄希望于图示图例,或者打印在海报上的摘要去让观众理解你的工作是不太现实的想法。牢记海报设计关键是总标题和主图,观众能从这两点中了解你的科研项目用了哪些实验手段是第一步,编辑往往会通过这些来决定是否值得等你和其他观众互动结束后找你单独了解工作进展以及工作的投稿情况。海报展示中的图未必需要和你正在准备的稿件一模一样,考虑会场展示环境对你的图表进行调整也未尝不可。


 总结一下


科学沟通及学术交流有很多形式,发生在学术会场上的往往简单直接,更充分的准备会给你带来更大的收益。另一个向学术编辑推销自己工作的捷径是自荐成为审稿人(点击了解如何成为审稿人)。不需要准备很多自我介绍,一份电子简历或者一个简单的发表文章列表即可,如果编辑感兴趣,他们会参考你的发表文章来决定哪些文章适合请你做审稿人。希望这些小招式能帮你迅速找到你下一个学术事业发展的亲密伙伴。


注:本文转载自微信号“ BMC 期刊”,作者为Yixin Yao。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知识分子是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