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两千专家评国家科技奖,缘何意见纷纷?
►图片来源:suindependent.com
撰文 | 吴可忍
责编 | 李晓明
● ● ●
少则精、多则滥——诺奖也好,沃尔夫奖、拉斯克奖、图灵奖也好,这些业界公认、世人仰慕的知名奖项,每年的获奖者鲜有超过十个人的。
反观我国的国家科技奖:每年候选项目过千,两千多名专家花费几十天时间,评出的三大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有三四百项之多(近年来压缩至“不超过300”项),实际获奖人最少2000名。
如此兴师动众,以“国家”的名义颁发的国家科技奖,体现了“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大国”什么样的水平?其公信力和权威性有多高?能在多大程度上“激励自主创新、激发人才活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12月15日,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发布公告,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修订稿(以下简称“条例修订稿”)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根据惯例,这份“经多次专题研究和广泛征求、吸纳各方面意见建议,并反复修改完善”的“条例修订稿”,估计最终不会有太大改动——换句话说,今后一年一度的国家科技奖,就按“条例修订稿”办了。
那么,“条例修订稿”都有哪些干货?
吃瓜群众仔细学习了几遍,实在有些失望——它与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大同小异,可以说是“雷声大、雨点小”。且不说《条例修订稿》规定的“专家、组织、部门”提名制,与“专家提名”的国际惯例相去甚远、换汤难换药;也不说“技术发明奖”与“科技进步奖”无本质区别、完全可以合并同类项;单是三大奖“每年奖励总数不超过300项”这一条,就可谓“武二郎吃砒霜——要了命了”!
少而精,多则滥。试想,如果诺奖每年颁给一百名科学家,它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能有今天这么大吗?
原因很简单:如果把全球的科研比作金字塔,只有遴选出塔尖上的“顶尖”科学家,才能服众,进而形成“众星捧月、万人敬仰”的影响力;如果让“塔腰”以上的科学家都参选、一年评选上百名,那就不是“诺贝尔科学奖”、而是“诺贝尔瓷砖了”。
从操作的角度讲,数量越少越能杜绝“猫腻”、确保公平。
越是评选“塔尖”上的科学家,入围的科学家就越少,越有利于评委会精挑细选、分辨优劣、甄别高下,而且评选时也越好对比、越好评判;否则,从“塔尖”往下,越往下人越多、水平越接近、评选的难度越大,评选过程也越容易出现“猫腻”,评选的结果就越难服众。
就国家科技奖中的最高科技奖来说,由于每年的获奖者最多不超过两人,所以至今评选出的20多位获奖得主大都价真货实、“经得起历史考验”;而动辄三四百项的三大奖,由于入围数量众多、水平非常接近,不仅导致报奖过程中的“三拼”——拼打包、拼包装、拼关系——现象屡禁不止,评审过程中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的评选结果自然难免非议。
更需要指出的是,只有数量少,才能最大限度让科研人员“潜心科研、专注学术”。
国家科技奖由于评选的项目(人)太多,评选过程可谓“兴师动众”,导致其实际效果与最终目的南辕北辙。
先说评审专家。看看国家奖励办在媒体发布会上的公开信息——
今年通用项目网络评审于4月19日至26日在部队某基地进行,共分109个网评组,参评专家1677人。通用项目会议初评于6月9日至23日在北京进行,共分了59个学科专业评审组,参加答辩的项目、候选人和国际组织共528个,评审专家1209人,最终初评通过241个项目(人选、组织)。专用项目因为保密不进行网评,会议初评于4月20日至5月20日一个月的时间内已经完成,共分13个评审组。
除去历时一月的专用项目,单是通用项目,网评加会评,共耗时21天,参评专家超过2800人(次)!
再看看报奖的项目(人数):形式审查筛下去的不说,2017年最终受理的就多达1021项,其中自然奖205项、发明奖245项、科技进步奖571项——一千多个项目,光是准备材料,就要消耗多少科技人员的多少时间和精力?这还不算,在会评中,还有500多名项目负责人参加答辩,其中不乏不远千里、打飞的专程赶到北京的。
要知道,这两千多名参评专家和数千名候选人,都是我国的科技精英啊!除了参评国家科技奖、准备材料、赴京答辩,他们还要参加名目繁多的项目评审、项目申请,以及其他大小会议——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们究竟有多少时间真正花在一线科研上?
正如一位熟知内情的科研人员所说:评选数量大导致每年有太多人投入报奖,浪费科技精英们太多精力、把功夫花在诗外,浓厚了名利、浮躁了学风,淡薄了对科学真理的追求!
任何科技奖项,都有自己的定位。既然顶着“国家”二字,特别是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的新时代,所评选出来的国家科技奖奖项就更要“少而精”“宁缺毋滥”,真正能体现国家水平,让评选结果对内可以服众、让业内人士点赞,对外可以代表国家水平、得到国际同行认可。否则,获奖项目动辄几百,不要说国际同行一头雾水,就连国内的科技界同行,恐怕也是不以为然。
我国既有以“国家”命名的国家科技奖,又有数以百计的省级科技奖、社会科技奖,不知有多少科研人员、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报奖,甚至跑奖,何谈“潜心科研、专注学术”?
是时候给国家科技奖真正瘦身了。
国家科技获奖项目(人)数量太少,会影响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和吃瓜群众的科技自信?这实在是杞人忧天——想想当年屠奶奶荣膺诺奖时万人空巷、举国沸腾的盛况吧!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课程详情,立享限时特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