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痛苦的病有救了?干细胞疗法制造奇迹-资讯-知识分子

全世界最痛苦的病有救了?干细胞疗法制造奇迹

2017/11/10
导读
干细胞介导的基因治疗领域一个里程碑式的工作

来自叙利亚的Hassan是一个坚强、幸运的小男孩


撰文 | 叶水送

责编 | 陈晓雪


  


Hassan,现年9岁,是一位坚强和幸运的少年。


他出生于战火纷乱的叙利亚,年纪轻轻就赢得了两场与死神的博弈:一个是战争,另一个是病魔。


故事是这样的,在他出生一周后,医生就发现他患有一种罕见病——大疱性表皮松解(epidermolysis bullosa,简称EB)


这种病症的患者皮肤非常脆弱,如同蝴蝶的翅膀一样,稍微施加压力,就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痛苦。


EB是最残忍的一种疾病,最严重的EB患者可能会因为大片皮肤缺失而早夭。这个患有EB的小女孩在7岁时离开人世。图片来源:debra.org


EB病被称为全世界最痛苦的疾病,仅在美国就有2万名患者,目前已经发现有19个基因与这种疾病相关2016年,清华大学药学院和医学院传染病中心谭旭课题组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勇、林志淼课题组合作发现了第十九个致病基因KLHL24


后来,他跟随他的家属逃离出纷乱的叙利亚,以难民的身份来到了德国。


2015年,Hassan的病情进一步恶化,身体60%的面积皮肤坏死,随处可见裂开的伤口。


Hassan曾痛苦地问他的父亲,“为什么我还要活下去?”


当时医生给了这个男孩及其家属做好最后的临终关怀,认为Hassan难逃一死,但他父亲未放弃他的生命。


干细胞学者Michele de Luca,图片来自news.rub.de


Hassan的父亲找到了意大利摩德纳-雷焦·艾米里亚大学(University of Modena)的Michele de Luca,这位干细胞科学家在过去的数十年里,一直尝试用干细胞疗法来治疗EB患者。


早在2006年,他就利用干细胞和基因治疗技术,使得一位右脚皮肤坏死的EB患者皮肤再造成功。


但面对一位身体超过60%的皮肤坏死的EB患者,干细胞疗法是否能够奏效?De Luca和他的团队成员打算尝试一下,拯救这个痛苦的小生命。


通过矫正基因突变的皮肤细胞基因,进行离体培养后,再移植到人体身上。图片来自Nature


2015年9月,他们从Hassan身上取出1平方英寸的皮肤,然后从其中分离出干细胞,再矫正其突变位点,然后进行离体培养。



患者表皮再生的示意图,图片来自Nature


简单地来说,这名EB患者是由一个名为LAMB3的基因突变引起,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将正常的LAMB3基因植入培养的皮肤细胞的细胞核中。


Hassan从开始就医到最后皮肤移植成功,图片来自Nature


2015年10月和11日,研究者通过这种方法对Hassan的皮肤进行移植,数月之后,效果就显现出来了。


2016年3月,Hassan就重返校园了,他开始像一个年轻的生命那样,重拾力量,朝气蓬勃,可以运动,以及正常的社交。


如今的Hassan,同正常的7岁孩童一样,充满童趣和快乐。Credit: University of Modena and Reggio Emilia


Hassan能活下来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这既得益于科技的进步,同时也源于他坚强的内心,以及家人的坚持。


Hassan的皮肤再造成功,不仅让全世界的EB患者看到了希望,同时也让人们对干细胞疗法重拾信心。


参与Hassan的疾病治疗的De Luca及其团队。图片来自news.rub.de


但对于De Luca及其团队来说,故事才刚刚开始,目前有数十名EB患者等待他们救治。De Luca希望以此能够建立更为高效以及标准的治疗方案,他表示,“这也许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后一件想做的事”。


同行评价



杨勇,北大-清华生命科学中心临床研究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这是一个遗传性皮肤病基因治疗的成功范例,所使用的技术方法已经比较成熟,未来很多遗传性皮肤病都可以采用类似的治疗。


陈婷,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针对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干细胞介导的基因治疗方法在概念上虽然被证明过,但真正要把这个方法成功的用到病人身上,技术可行性一直未知,修复效率也是个关键问题。Michele De Luca团队首次取得了巨大的技术突破,成功的把这个患者身上绝大部份的皮肤通过移植进行了有效修复,这种把基础科研的方法真正进行临床转化的报道是很振奋人心的消息。但是这种修复方法还是有它的局限性,比如并不是所有的突变类型都能用这种方法进行修复,移植的皮肤只有屏障功能,缺乏汗腺皮脂腺等,而且一部分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消化道上皮也有问题,这种移植方法是无法解决的。这篇文章报道的研究毫无疑问是在干细胞介导的基因治疗领域一个里程碑式的工作,但前面的路还很长,还有更好更有普适性的方法在前面等着我们开发。


参考资料:

https://www..com/science/archive/2017/11/epidermolysis-bullosa-new-skin/545291/

http://news.rub.de/english/press-releases/2017-11-08-worldwide-unique-boy-given-new-skin-thanks-gene-therapy

https://www.theatlantic.com/science/archive/2017/11/epidermolysis-bullosa-new-skin/545291/


制版编辑: 斯嘉丽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