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盛医药:一家科学家与企业家精诚合作的创新药企
江苏亚盛医药创始人兼CEO杨大俊博士
撰文 | 常春藤
● ● ●
在潮流之上的亚盛医药
最近,亚盛医药启动了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计划。这是中国又一走向国际的新药研发公司。
两年前,独墅湖边上靡雨霏霏,但这也没能阻挡学者、专家以及投资者的步伐,冒雨前来参加亚盛医药举办的精准医学论坛。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健等人的见证下,亚盛医药宣布将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成立全球研发中心。目前,亚盛医药在研的有数款创新药,不少已进入临床阶段。
2016年年底,亚盛医药完成了B轮5亿元融资,为2016年中国火热的医药投资市场,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这一年大约有300亿人民币流入到医药行业的366个项目中。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2016年批准了123个临床批件,为近年之最。
在创立亚盛医药之前,杨大俊就与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王少萌于2003年创立亚生生物。创立之初,公司受到投资者的热捧。
“我没有任何的背景,每一笔投资都是谈下来的”,江苏亚盛医药创始人兼CEO杨大俊博士表示,“2003年,我跟王少萌教授有一个技术,被投资人看中,于是创办了公司。当年就有第一笔550万美元的资金入账,等到第二笔资金时,就达到3000万。”
但等到2008年,公司打算在美国上市时,彼时美国金融危机正盛,市场低迷,亚生生物难以获得在美国市场IPO的机会。次年,公司几位创始人于是将公司开到中国,并将亚生生物所研究的产品转让给其他公司。
他们的新公司的名字为亚盛医药,寓意“繁荣昌盛”。两家公司的成长于不同的环境,拥有不同的境遇,而这背后既有亚盛医药三位创始人杨大俊、王少萌以及亚盛医药总经理郭明等人的创业天赋及精心准备分不开,也与时代浪潮的推动分不开。
中国医药领域正经历一场变革
2017年是药品改革的大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不仅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刺激国内药企进行新药创举,同时也积极加入国际组织,如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与国际同行接轨。
除了政策的有利导向外,科学与资本的融合已成为趋势。数年前,科学家与企业家、风险投资家之间的界限泾渭分明,如今,这几个领域的人,悄然地走到了一起,开始融合、交汇以及相互合作。很多医药公司,顺势而立,争先成为这股浪潮之巅的弄潮儿。
很多科学家都开始创业,积极转化自己的科研成果,如我们所熟知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药学系教授管坤良、南方科技大学讲座教授傅新元、耶鲁大学遗传学系副系主任许田、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张鹍等,他们积极转化自己的科研成果,有些甚至走入国际舞台,成为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的一面旗帜。
事实上,近年成立的“未来科学大奖”以及“复旦中植奖”,也可看成科学与资本融合这一历程的标志性事件。2016年,由国内顶尖科学家与企业家创立联手,共同“未来科学大奖”,用以奖励大中华区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同一时间,复旦大学也与企业联合,创立“复旦中植奖”,奖励基础科研领域的学者。
国内生命科学领域的这轮创业大潮,如同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国。科学家和风险投资者共同推动了生物技术的发展,除此之外,也得益于工业微生物的发展、资本的推动以及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期待基因泰克(Genentech)合成了人工胰岛素,百健(Bigen)合成了干扰素,被视为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标杆式的历史事件,由此开启了一个时代的序幕。
历史总是如此类似,如今中国生物技术领域所走之路正如同上世纪美国生物技术发展一样。政策、技术、资本以及风险投资,都对初创的生物技术公司有利。在很多场合,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家、企业家、投资者、政策制定者、法律顾问、政府官员纷纷走到了一起,谋划生物技术蓝图。在经济在快速发展之后,国人对健康的需求与日俱增。
医药行业发展的时代巨轮,滚滚向前,任何一位姗姗来迟的旅客如果错过发展的机遇,下一趟载着发展良机的列车会是何时?
他们是“天生”的创业家
亚盛医药显然把握住了这个机遇,开始谋划迈向全球。“亚盛医药研发的主要以靶点为主的肿瘤药,一是以细胞凋亡的核心技术的5个产品,它们都从密歇根大学引入,拥有一流的技术,另外还有3个激酶类的药物。”王少萌表示。
杨大俊博士则是“天生”的创业家。他曾以全市第四名的成绩考入中山大学医学院。“当时我并不知道,未来的前景怎么样。”杨大俊表示,“30多年前,我学医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哮喘,每年我都有两次会进医院。高考选专业,我妈妈说就选医学,以后生病不会求人。”
在大学期间,杨大俊还是一个爱折腾的少年。大三时,杨大俊等人创立了《家庭医生》和《中国医学生》杂志。《家庭医生》最高发行量超过数百万本,已是家喻户晓的杂志之一,这算是杨大俊的第一次创业成功。
1986年,在获得医学硕士后,杨大俊赴美深造,在密执安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之后,先后在乔治敦大学以及密歇根大学工作。
2003年,杨大俊与现为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王少萌共同创立亚生生物公司。二人虽均为科学家,但在公司管理上有所分工。
“我们两个人,必须有一个,全职进去到公司,我比较合适,就全职到了这个公司”。杨大俊表示,而王少萌则侧重于基础研究上,亚生生物就是他们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
2009年,正当亚生生物准备在美国上市时,由于美国股市遭受金融危机重创,IPO变得困难起来,于是亚生生物总部决定关闭公司,保留上海的研发总部,并将公司的两个项目卖给赛诺菲,获得数亿美元的交易。
2010年,杨大俊、王少萌以及郭明在中国创立了亚盛医药。成立仅6年有余,目前就已成功开发近10项原创新药,其中6项已分别进入到中国、美国及澳大利亚的I-II期临床开发阶段。在如此短暂的时间,拥有这样的成绩已实属不易,事实上,亚盛医药在成立之初,拥有很长时间的积淀。
创业的过程要有创新
“创业就是把创新的结果产业化的一个过程。对科学家来讲,创业的前提就是创新。有创新,有某个方面的突破。然后再将创新的成果或技术变成某个方面的产品。这个过程就是创业。”杨大俊表示。
亚盛医药的成功与创始人之间的优势互补、坚持以及选取的方向密不可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就一直研究癌症,后从细胞凋亡通路角度研究癌症。在这之后再与王少萌教授合作,一起对抑制细胞凋亡的小分子药物进行研发。我们的工作始终是一条线。”杨大俊表示。王少萌实验室团队拥有超过40名科研人员,主要完成细胞凋亡通路的基础科研部分。2014年,王少萌教授荣获国家发明家学院院士,拥有超过40项专利。而杨大俊则负责亚盛的临床研究以及商业化方面的工作。
“我觉得选择要结合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药物设计,我们主要做蛋白与蛋白的相互作用上,在这个领域,20年前很难成药,目前我们在这个领域寻找小分子药物。从生物学上讲,通过研究细胞自噬,来寻找潜在的小分子药物,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势,也是与跟别人差异化的地方。”杨大俊表示,“在细胞凋亡上,我们做了近20年,有些东西只有我们才知道,华尔街很喜欢这样的团队。”
亚盛医药着力研发first-in-class甚至best-in-class的药物,蛋白与蛋白很难成药,目前美国FDA仅批准了两个药,3个突破性治疗,这一领域也充满了风险,“为了降低企业的研发风险,我们也有3个替尼类药物在研发阶段,它们的靶点相对成熟。”杨大俊表示。
抑制细胞凋亡通路这一市场未来会有30亿美元的市场。杨大俊及其团队在这一领域拥有近20年的积淀。
此次亚盛医药在香港上市,最后获得了资本的青睐,无疑将助力它在细胞凋亡领域的新药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