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木图宣言》签署40周年,他们在北大静园开了一个保健史国际会议-深度-知识分子

《阿拉木图宣言》签署40周年,他们在北大静园开了一个保健史国际会议

2018/10/29
导读
2018年10月27日,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在北京大学静园一院联合举办“北大医学·全球初级卫生保健史国际会议”。

9/ti/zsfz1540792306.9751359.jpg

北大医学·全球初级卫生保健史国际会议与会代表

撰文 | 马层思


●  ●  


为纪念世界卫生组织确立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原则的《阿拉木图宣言》签署40周年,2018年10月27日,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在北京大学静园一院联合举办“北大医学·全球初级卫生保健史国际会议”。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周程、北京大学医学史中心张大庆教授参加并主持会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梁晓峰副主任在致辞中强调了《阿拉木图宣言》签署的重要意义,并对我国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原则对于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总结。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韩启德院士总结了个人健康与初级卫生保健、公共卫生安全、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关系,并表示我们应站在全球健康事业的高度来考虑卫生问题、研究全球健康史、完善卫生决策。他希望越来越多学科的学者来了解历史、关注医学的历史。韩启德院士预祝会议的研讨取得丰硕的成果。


本次会议紧跟全球初级卫生保健史研究的前沿,多角度、多元化地解读卫生保健的历史与现状、全球化与地方性、城市社区与农村乡镇、适宜技术与卫生政策等。Jeremy Greene教授做了关于初级卫生保健中的技术的报告,重点关注阿拉木图宣言发表前后初级保健的相关技术扮演的角色。陈育德教授带领我们重温阿拉木图宣言,为健康中国建设总结经验与启示。唐昆老师介绍了缅北地区卫生发展状况及当地全面卫生覆盖度的瓶颈。


英国约克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的Sanjoy Bhattacharya教授回顾了联合国国际会议与卫生组织诞生的历史,联合国救济和善后管理局与世卫组织的起源故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徐轶杰博士则讲述了全球视野下的北京空气污染治理,对政府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徐进对我国医院与基层卫生组织发展平衡的过程进行了历史分析,对体制改革过程中医院主导地位的巩固进行了揭示。


南京大学闵凡祥教授解读了英国的初级保健服务模式,总结了可资借鉴的经验。Benjamin Walker总结了加纳初级卫生保健的发展历史,对其中国家的支持、基督徒的努力和国际卫生组织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说明。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苏静静副教授以中国本土经验为视角讲述了初级卫生保健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复旦大学历史系高晞教授分享了自己对上海高桥农村卫生示范区的研究,分析了卫生示范区的示范意义。香港大学医学人文研究中心宋柏萱教授从民族志的视角分析了中国的初级卫生保健面临的主要挑战。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的周志超馆员从知识图谱发现初级卫生保健研究中的中国印记,探索了中国在初级卫生保健领域的研究变化趋势,以及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情况。


会议主办方对各位专家学者前来参加会议表示感激,参会专家也感谢会议主办方的精心安排和热情款待,参会者们共同赋予这一天美好的回忆和深远的意义,“Let's call it a day”。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知识分子是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