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撰文深情怀念:他是中国诸多“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老师-深度-知识分子

李政道撰文深情怀念:他是中国诸多“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老师

2017/12/05
导读
在祖国研制“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中,王淦昌、钱三强、彭桓武、朱光亚、邓稼先、周光召、于敏、黄祖洽、赵九章、钱学森、王大珩、陈芳允、唐孝威、陆祖荫等,几乎都是叶先生培养过的学生或者学生的学生。

叶企孙(摄于1925至1930年间,清华大学)


叶企孙先生对中国的物理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18年是叶企孙先生诞辰120周年,由叶铭汉、戴念祖、李艳平编写的《叶企孙文存》(增订本)近期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以此缅怀先生。



  





李政道为《叶企孙文存》(增订本)作序


叶企孙先生是我的老师,也是我老师的老师。1945年,我从当时在贵州湄潭的浙江大学转学,插班到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二年级,叶先生教我们电磁学。我在浙江大学的物理老师王淦昌教授是1925年叶先生创办的清华大学物理系第一届学生。据王先生说,一开始物理系的老师只有叶先生一人,所有的物理专业课都由他一人主讲。我进西南联大后,有幸遇见了吴大猷先生。吴先生的老师饶毓泰教授和叶先生、吴有训、胡刚复并称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四位先驱。1946年,经吴大猷和叶企孙两位老师的举荐和帮助,我获得了赴美留学的机会,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


说来凑巧,在我入芝加哥大学前二十八年,也即1918年,叶先生以庚子赔款留美公费生的名义进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1921 年在W.Duane 教授指导下, 与H.H.Palmer合作,用X射线法重新测定了普朗克常数犺值(6.556±0.009)×10-27尔格秒(其不确定值度为0.14%),这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被公认为最精确的值,在国际物理学界沿用达十余年。叶先生后来又去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4年学成回国。先后在南京、北京、昆明执教,创办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和理学院,又担任过中央研究院总干事、西南联大校务委员会委员等职,并积极参加抗日爱国斗争,冒着生命危险为抗日军民提供研制炸药的器材、经费和输送有关技术人员。

 

叶先生是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爱国者,对中国的物理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88年,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试验成功时,邓小平先生曾说: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在祖国研制“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中,王淦昌、钱三强、彭桓武、朱光亚、邓稼先、周光召、于敏、黄祖洽、赵九章、钱学森、王大珩、陈芳允、唐孝威、陆祖荫等,几乎都是叶先生培养过的学生或者学生的学生。

 

我自1946年离开祖国后,很遗憾再也没有见到叶先生。1993年,叶先生的亲属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有三张泛黄的纸片,上面有叶先生批改的分数:“李政道:58+25=83”。原来是我1945年在西南联大时的电磁学考试卷。这份试卷是用昆明的土纸印的,考题分两部分,一是理论部分,满分是六十分,我的成绩是五十八分;二是实验部分,我得了二十五分。这份试卷叶先生一直存藏着,直到他含冤去世十六年之后才被发现。当叶先生的侄子、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叶铭汉院士把这份半个世纪前的试卷给我看时,我百感交集。叶企孙先生的慈爱师容,如在目前。


叶先生是我的物理启蒙老师之一,他在西南联大给我的教诲和厚爱,对我后来的物理学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我非常敬仰他,永远怀念他。值《叶企孙文存》编辑出版之际,写下以上文字,爰为之序。


李政道

2011年春




叶企孙原名叶鸿眷,字企孙。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7月16日生于上海县(今上海市)唐家弄一书香门第。幼从家塾,光绪三十三年(1907)入上海敬业高等小学堂。宣统三年(1911)考入清华帝国学堂中等科。后因辛亥革命,转入上海兵工学校学习两年。1913年夏以叶企孙之名(以字为名)再考取清华学堂,1918年毕业于该校高等科,旋即赴美国深造。1918—1920年,就读于芝加哥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20—1923年,在哈佛大学三年内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23年夏末取道欧洲回国,1924 年年初抵上海。先后任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前身)副教授(1924—1925),清华大学副教授(1925—1926)、教授(1926—1938)、物理系主任(1926—1934)、理学院院长(1929—1937)。其间,1930年9月—1931年9月,休假而赴德国学术考察一年;1937年8月—1938年9月,又值休假,于天津养病,主持清华南迁工作并积极参与抗日救国活动。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教授(1938—1941,1943—1946)、理学院院长(1945—1946),清华大学特种研究所委员会主任委员(1938—1946),中央研究院总干事(1941年9月—1943年夏)。清华大学北返复校之后,任清华大学教授、理学院院长(1946—1952),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50年3月—1952年10月,相当于今日清华大学校长之职)。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叶企孙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1952—1977)、金属物理及磁学教研室主任(1954—1958)、磁学教研室主任(1958—1966),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兼任研究员(1957—1977)。1966—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受牵连先后被捕和隔离审查,身心与人格均受极大摧残。1977 年1 月13 日,含冤卒于北京。1986年得以全面平反。



1924年3月,叶企孙被聘任为东南大学物理系副教授。东南大学数理化研究会第十届常会并欢迎新指导员叶企孙、任鸿隽合影(第二排左八为叶企孙、左九为任鸿隽、左十二为张子高;第一排左一为柳大纲、左四为施汝为;第三排右二为赵忠尧)

1948年9月,于南京北极阁举行的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会议,共48人出席,当时吴有训不在国内

第一排左起:萨本栋、陈达、茅以升、竺可桢、张元济、朱家骅、王宠惠、胡适、李书华、

      饶毓泰、庄长恭;

第二排左起:周鲠生、冯友兰、杨钟健、汤佩松、陶孟和、凌鸿勋、袁贻瑾、吴学周、汤用彤;

第三排左起:杨树达、余嘉锡、梁思成、秉志、周仁、萧公权、严济慈、叶企孙、李先闻;

第四排左起:谢家荣、李宗恩、伍献文、陈垣、胡先骕、李济、戴芳澜、苏步青;

第五排左起:邓叔群、吴定良、俞大绂、陈省身、殷宏章、钱崇澍、柳诒征、冯德培、傅斯年、贝时璋、姜立夫


1958年在颐和园,左起:周同庆、叶企孙、叶铭汉




叶企孙文存(增订本)

叶铭汉,戴念祖,李艳平 编


制版编辑: 饮水食粮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知识分子是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