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是什么? | 书评-深度-知识分子

艺术欣赏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是什么? | 书评

2017/05/16
导读
诺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艾尔克•坎德尔撰写的《洞察内心的时代》,试图解答这个问题。

艾尔克•坎德尔,图片来自wikipedia


撰写 | 陈    红

责编 | 叶水送


   



如果问艺术欣赏的神经生物机制是什么?我猜大多数人会说:这个太难了,无法研究。即使我们能够做到,这样的研究也没有意义,只会破坏艺术的美感。


艾尔克•坎德尔(Eric Kandel)于2012年出版的《洞察内心的时代》,恰恰试图解答这个问题。坎德尔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著名的神经科学家,他凭借记忆的神经机制研究获得了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坎德尔的求学经历比较独特,他并非从小就立志要当科学家。他在哈佛念的大学学位是“历史和文学”,随后他的恋人安娜•克里斯改变了他的一生。安娜的父母是弗洛伊德的好友,也是心理分析家,出于这个因缘,坎德尔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他很快认识到,要真正懂得人的复杂心理,必须使用现代生物科学的方法,先把问题彻底简化,“从一个个的细胞开始”。于是,坎德尔绕过心理学,直接进入了神经科学研究的前沿。


《洞察内心的时代》一书不是科研论文,而是坎德尔一生对文学艺术的爱好与科学追求的结晶。这也是他的寻根之作:坎德尔生长在维也纳,二战前奥地利排犹时,九岁的他随全家移民美国。 获得诺奖后,坎德尔被授予维也纳名誉居民,算是衣锦还乡。因此,这本书不能作为研究艺术审美的学术著作来学习;坎德尔其实是在给一个假想并理想化的“维也纳博物馆”做导游:读者眼观一幅幅的匠心巨作,耳听他侃侃而谈、如数家珍,几乎随心所欲地把自己丰富的历史人文、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知识应用到讲解之中。



世纪之交的维也纳,伟大的人物悉数登场


二十世纪初的维也纳是引领世界文明的繁华盛地、帝国之都。正是在维也纳医学院里,院长卡尔•罗基坦斯基开创了病理学,不再用想当然的理论,而是透过身体表面,直接寻找、确定疾病的部位和致因。科学家甚至开始研究大脑的结构和损伤,以找到精神病的根源。不仅如此,科学家们还认识到,疾病是“大自然做的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人的行为和思维的正常运转规律。维也纳的知识阶层(科学家、艺术家、医生)互动频繁:新发明、新思想通过犹太贵妇人的沙龙,及时地传播扩散到各个领域。


在这样的文化和时代背景下,维也纳医学院毕业生弗洛伊德发明了精神分析法,奠定了现代心理学的基石。弗洛伊德认定性欲和死亡本能的原始、潜意识冲动是人类一切情感纠结和心理疾病的根源。他的理论和实践,犹如打开山洪之门,对人类文化产生了巨大、深远,且不可逆转的冲击。相对于大多数生物学家,坎德尔对弗洛伊德赞誉、宽容有加,反复强调他的理论轮廓和经验主义的研究方式 ,不论具体理论的对错,为后人铺了路。

 

“吻”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作)


与弗洛伊德同时,也是维也纳医学院毕业的阿瑟•施尼茨勒(Arthur Schitzler)开始用独白式小说来探讨人的梦幻、幽密的情感、性和死亡。施尼茨勒的影响也不小,1999年库布里克拍摄的“大开眼戒”(Eyes Wide Shut),就是根据他的小说编写的。


同时代的维也纳还接踵出现了三个伟大的艺术家。古斯塔夫•克林姆特(Gustav Klimt)首先尝试用象征主义来表现女人的内心世界。金碧辉煌的“吻”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一反时髦的三维画法,画中人是平面构图,简略抽象,给观看者一种超越现实的,甚至永恒的震动;其衣物上作为装饰频繁出现的椭圆圈意指卵细胞,而长方条则是精子——象征性欲和繁殖力。这是医生朋友显微镜下的细胞图像给他的灵感。稍后的奥斯卡•柯克西卡(Oskar Kokoschka)和埃贡•席勒 (Egon Schele)则是表现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前者常常通过夸张的表情、手势,即兴随意的油画手法来表达个性,心境和情感;后者则用肢体扭曲、暴露无遗的人物,黑黯低沉的色彩,来抒发人内心的压抑、性欲和死亡。坎德尔重点描述了三位大家的肖像画和素描。插图既多又精美,很多作品散见各个博物馆或私人收藏,平常难得一见。惊鸿一瞥,与内容介绍相映生辉。


坎德尔认为,这些似乎完全不相干的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透过表象去认识人的本质,找到的答案似乎也一致:侵略(aggression)和性冲动,它们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


不熟悉现代艺术的读者,大概会对很多画的“少儿不宜”的内容和形式感到震惊;但作者引雕塑家罗丹的名言:艺术不存在丑陋,除非它缺乏品质,亦即缺乏外在或内在的真实。换句话说,艺术表达真实,崇尚真实,哪怕是丑陋的真实。



艺术欣赏的认知心理学


书的第二部分主要强调,任何作品没有观赏者的参与是不完整的,即所谓“观赏者的那份子” (the beholder's share)。这是几代美术史家逐渐完善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提出这个观点的是里格尔。他在研究荷兰十七世纪的绘画时认识到,画中士兵和官员的位置安排,其实反映了那个特定文化对人的地位和彼此关系的价值观。没有这个文化背景的观赏者只看见几个人坐在那里,而有此背景的则能感受出、读出这样那样的,微妙的文化和审美内涵来。总之,艺术是文化的产物和传递。一个文化的象征符号,对艺术创造和欣赏都极其重要。贡布里奇甚至说,每一幅画的意义,更多源于其它画作,而不是本身的内容和形式。


“不完整”也反映在艺术的模棱两可上。坎德尔说,当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而画画时,这种抽象出来的内容本来就是模糊的。因此,画的意义依赖于每个观赏者的联想,他本人对世界、对艺术的认知,是否能够及时从记忆中唤起这些知识,且付诸于此时此景。


贡布里希认为,观赏的过程其实有两步:从下至上,视觉接收外在的信息,得到一个总体印象,这个能力是天生的;从上至下,观赏者应用既有的知识,记忆和情感,把接收到的信息分析处理,从而赋予作品独特的理解和新的意义,这个能力需要学习和积累。


观赏者如何参与呢?沃林格尔的看法是,观赏者必须具有两个禀性:“设身处地”,把自己跟作品的主题合二为一;抽象能力,把自己从日常生活的琐碎中解脱出来,而去追随绘画形式和色彩这样的象征语言。就是说,艺术欣赏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观众自己要有参与的欲望和学习的能力。缺乏这种观念熏陶的人往往会假设“艺术美”是一个客观存在,如果真好,“自然而然”会把自己吸引住。



视觉艺术背后的生物机制


心理学把人的思维和情感用“内心”(Mind)来解释,但Mind是一种相对抽象和含糊的概念;“生物机制”意指把感知和情感冲动标记在大脑及神经组织的具体部位,并用神经细胞的激活和信息传递的方式和路线来解释,也就是把Mind物质化。


书的这部分内容着重介绍大脑和视觉神经组织的结构;负责视觉的神经细胞如何从眼到脑,从低到高逐级接收、处理和解读视觉信息,包括实物或画中的色彩和形状:脸、手、身体、事物与周遭的界定等等。视觉信息的接收和处理是一个从“解构”到“组装”再到“解读”的过程。 当眼睛聚焦观看一个实物或画时,视网膜上会暂时产生一个分辨率并不高的二维图像。最低级的视觉细胞从中可识别线条、边缘、角落或吸收特定的不同波长的光波给出色彩,或确定相对的位置。这些零散的信息在中级神经节得以整合,而产生一个模糊的雏形。再往上传,大脑视觉中心先清除自认不相关的细节,寻找效果一致的形状和色彩,抽象出人物、景致或实物的特点,再根据已有的知识,记忆和联想,最后创造出一个丰富详细完整的“图像”。至此,几经周折,遵循一个与相机成像完全不同的原理,我们才算“看见”了。举一反三,这也是我们处理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原理。这就是为什么作者反复强调我们有一个创造性的大脑:所谓的真实,“亲眼所见”、“亲耳所闻”都是大脑反复处理解释外在信息的结果,都是一定程度上的幻觉或误读。


人的大脑对人脸的解读最为细致详尽和精确。张三李四,正面侧面,远看近看,细微的情绪波动,识别记忆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然而,做一个简单实验,仅仅把头像倒过来,识别就会突然变得非常困难。进一步说明视觉不是被动的完整的客观再现,而是有选择有重点的主观解读。


说到大脑通过脸、手、身体以及它们的移动、变化来捕捉情绪的变化,坎德尔指出,优秀的艺术家如科克西卡、席勒似乎早就直觉地悟出了这个原理,所谓的“表现主义”正是通过夸张的脸部表情,扭曲的四肢和身体来传递内在情绪、心理状态的。感情还可以通过色彩来强调,这在克里姆的作品里尤其突出。而艺术之所以能够打动观众,是因为观赏者用同样的大脑功能来解读、再创造艺术家的初衷。



大脑的情感调节功能


人的情绪不仅仅是主观感受和社交的方式,不是理智的对立面,而是思维不可或缺的元素。这方面的发现,很多都是通过对病人脑损伤前后的行为巨大变化的详细分析得出来的。科学家发现,前额叶皮层是整合情感、理智和社交信息的中心。这个部位受损,并不影响人的智力,但基于受损伤的具体部位和程度,病人或变得喜怒无常不负责任,不能做长远计划,或不再能感受体会他人的喜怒哀乐,甚至失去良知和道德感。


这里所谓的情感,不仅仅是对外在的冷热,身体的病痛的本能反应,还掺杂了主观好恶的价值判断。人对艺术中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的反应,也是这两者的综合,比如对称性自然而然地给人以美感和愉悦,健康美貌的希腊雕像让人心旷神怡。但这只是审美的最简单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认知能力和情感也越来越复杂,“美即真,真即美”就让位于能够展现复杂人生的“现实主义”,暴露内心挣扎的“表现主义”。人的社会性的发展,又使人具备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坎德尔称之为“私人剧院”)的欲望和能力。观赏者并通过模拟他人的内心世界,来增强调节自身情绪和设身处地的能力。


作者在这里介绍了“从下至上”,直接调控人的情绪的六大神经递质,以及它们的信息传递机制——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功能主要依靠细胞之间的电传递和化学分子的交流:


1)多巴胺系统的神经细胞释放多巴胺,一种小分子,其功能是奖赏有利于动物或人生存和繁衍的行为——比如获取食物或性——使之变得愉快。这样,动物就会重复这些行为。不仅如此,期待“奖励”的过程甚至导致更多的多巴胺释放,这就是“上瘾”或“勾起馋虫”的生物机理;


2)脑下垂体的神经细胞释放一个叫内啡肽的蛋白多肽。内啡肽减低疼痛产生快感。极度兴奋、痛苦、紧张、性高潮、高强度运动,甚至欣赏美画,都会导致内啡肽的释放;


3)脑下垂体还分泌催产素和升压素两种多肽。它们是情爱、母爱、友情和能够为他人作想的物质基础;


4)正肾上激素系统在紧急和恐惧的情形下释放的正肾上腺素,让人瞬间心跳过速血压上扬,功能是帮助动物提高警惕对付意外和压力,所谓“战或逃”激素;


5)脑干神经元分泌的血清素调节人的情绪,增加警觉,兴奋。血清素过低会导致抑郁和产生自杀的念头;


6)散布大脑数处的胆碱神经元释放乙酰胆碱,提高学习功能,注意力和记忆。


这六大系统是人直接、迅捷的情绪表达;“从上至下”的情绪调控功能则位于大脑皮层更高级的部位,包括抑制本能冲动,审视情感,并做出重新评估。用理智来探讨苦难,就是一种“重新评估”,它使我们能够跳出自身的不幸,对事件、对世界做出更客观冷静的评价。



艺术和科学之间不断变迁的对话


从2008年在德国发现的“最古老的维纳斯”象牙雕说起,坎德尔指出,艺术伴随人的进化而产生,是所有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他相信艺术不仅仅是进化的副产品,更是人类生存和进化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因为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激情和同情心,对他人的理解和社交能力等等重要品性都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和巩固。艺术既是普世的又充满个性的魅力,使人流连忘返,“寓教于乐”。


接下来,坎德尔讨论了科学和艺术的异同,科学家试图建造客观的模型来认识世界,而艺术家表达的是对世界的主观印象。但两者都是抽象和简化的过程,都是大脑创造性的表现。同理,观赏者对艺术的品评,也是这么一个抽象简化的创造过程。


那大脑的创造性从何而来?这几章最有意思的讨论集中在“顿悟” —— “恍然大悟”那个瞬间的产生上。简而言之,科学家能够检测确定这个瞬间的产生,因为它伴随在右脑的颞叶部位产生高频率的神经放电那一刻。 难以置信的是,这个神经激活的时刻总是比被测试者“啊哈!我知道了!!”的那个茅塞顿开的瞬间早0.03秒!换句话说,人之豁然开朗产生新想法、勘破难题,很大程度上是在下意识里完成的。


事实上,用同样的研究推理,神经科学家认识到所谓的自由意志,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幻觉。根据心理学家巴尔斯的模型,自我意识是大脑的工作记忆(以前也称为短时记忆)功能的一个瞬间的主观活跃感受,而非指挥人的智力活动、调解情感和道德的最高统帅。因此,心理学家韦格勒说,自由意志是内心的指南针:它不断地审视思想和行为的关系;当两者一致时,就说“这是我的意志。”


另外一个有趣的细节,是科学家根据“白痴天才”的绘画和在法国发现的三万年前的岩洞壁画的相似性,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设,那些精美绝伦的壁画,代表的并非新一级的心理功能,更可能是旧的大脑最后的“天鹅之歌”。大脑的语言功能产生于视觉功能之后,其进化是以超凡的视觉艺术才能的退化为代价的;随着语言功能的不断发达完善,艺术才重新慢慢起步。


《洞察内心的时代》一书封面


如果一定要挑缺点的话,坎德尔的文字比较单调刻板,虽然条理清晰,描述准确,但读起来有点像科研论文,缺乏色彩、激情和韵味。


坎德尔在最后一章回答了本文开篇提出的问题。他说,探讨艺术的科学原理是希腊神谕“认识你自己”传统的继续。科学知识不仅不会使直觉的美感消失,还会增加新的审美感悟,使我们在更多维度,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对艺术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欣赏。


人的大脑是一个神奇的智能机,它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是无限多元的。新的知识造就新的艺术,新的艺术要求观赏者更加努力地贡献他自己的“那份子”感知和思考。这就是这本书给读者的最大启示。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知识分子是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