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曾撰文探讨外星生命,这事儿人类竟然刚刚知道-资讯-知识分子

丘吉尔曾撰文探讨外星生命,这事儿人类竟然刚刚知道

2017/03/05
导读
“在成千上万的星云中,每一个都包含了数以万计颗恒星。它们之中应该有大量的恒星都包含了适合生命生存条件的行星。”

撰文:Zwicky


最近,相信大家都已经被NASA发现七颗类地行星的大新闻刷屏了。为了庆祝这一历史性的时刻,NASA还放出了一波海报。我们先看海报,再看一则小故事。


旅行到TRAPPIST-1e行星上。(图片来源:IoA/Amanda Smith)


超现实的TRAPPIST-1想象图1(图片来源:IoA/Amanda Smith)


超现实的TRAPPIST-1想象图2(图片来源:IoA/Amanda Smith)

与太阳和地球的大小比较(图片来源:IoA/Amanda Smith)


与太阳系的面积比较(图片来源:IoA/Amanda Smith)


两个系统之间的比较(图片来源:IoA/Amanda Smith)


轨道之间的比较(图片来源:IoA/Amanda Smith)


现在,我们看一则关于温斯顿·丘吉尔的短故事。


丘吉尔是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也是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家之一。他每天都要在脑海中思考许多问题。例如,要如何最好地拯救大英帝国?战争之后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但他也专注那些不那么实用的问题,比如,在别的星球上有生命的存在吗?


事实上,他不仅仅只是思考,在1939年,他为此还写了一篇11页的文章,但从未发表过。在文章中可以看出他不仅具备天体物理的知识,而且还有极强的科学思维。最后,在文章中他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或许,我们在宇宙中并不孤独。这份文稿被位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国家丘吉尔博物馆(National Churchill  Museum)新馆长Timothy Riley发现,馆长随后将它交给了以色列天体物理学家兼作者Mario Livio,他在《自然》期刊的最新一期中对文稿进行了详细描述。[1]


丘吉尔在论文中总结道:“在成千上万的星云中,每一个都包含了数以万计颗恒星。它们之中应该有大量的恒星都包含了适合生命生存条件的行星。” 他在二战前夕写下了这些字句,而当时并未发现任何的系外行星。


1933年,丘吉尔在他的办公桌前阅读信件。(图片来源:Mary Evans Picture Library / Alamy)


听到这个故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并不是他具备科学知识,而是他思考问题的方式正如今天科学家所做的。


为了回答我们在宇宙中是否是孤独的,他首先定义了什么是生命。接着,他开始思考,生命究竟需要些什么?什么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例如,丘吉尔认为液态水是首个必要条件。虽然他承认其他的生命形态或许也可以依赖于其它的液体,但他说道:“我们已知的知识并不青睐于这样的一个设想。”


而这也是我们今天依然在做的事情:我们需要先找到那些可以维持液态水的行星。


接着,丘吉尔问道:“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够维持水的存在?” 他所定义的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我称之为的“宜居地带”。他意识到,在太阳系中,除了地球,只有火星和金星有可能有生命的存在。其它的星球没有合适的温度,同时,月亮和小行星缺乏引力,不足以捕捉气体并维持大气层。


在丘吉尔的脑海中,太阳仅仅只是我们星系中的一员,还有数亿颗其它的恒星遍布在银河系之中。根据当时知名天文学家James Jeans的看法,在那些恒星上能够形成行星是非常稀少的。但丘吉尔认为,万一Jeans的理论是错误的呢?(事实上,Jeans的理论的确被证明是错误的。)敢于对权威提出合理的质疑,丘吉尔做到了这一点。


要知道当时是在二战前夕,他居然在思考我们在宇宙是否是孤独的!!!然而,这就是丘吉尔,他充满了好奇,并且热爱写作。或许你不知道,他还获得了195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回顾丘吉尔的一生,不得不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相比现在世界上的许多领导人,他无疑是伟大的!


丘吉尔大胆预测至今,七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仍然没有证明在其他世界存在生命的可能性。但我们正在慢慢地接近答案。


参考文献

http://www.nature.com/news/winston-churchill-s-essay-on-alien-life-found-1.21467


本文来源于赛先生科普新媒体联盟成员“原理(ID:principia1687)”


投稿、授权等请联系:saixiansheng@zhishifenzi.com


您可回复"年份+月份"(如201701),获取指定年月文章,或返回主页点击子菜单获取或搜索往期文章。

赛先生为知识分子公司旗下机构。国际著名科学家文小刚、刘克峰担任《赛先生》主编。

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赛先生”。


微信号:iscientists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科学队长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