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学掌门人:16年后换届新人是谁?-资讯-知识分子

北大医学掌门人:16年后换届新人是谁?

2016/04/28
导读
自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两校合并迄今16年后,北京大学医学部将迎来新一任掌门人。


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


撰文 | 李晓明

责编 | 徐可


  


昨天,北京大学网页公布4月19日的任免通知——4月19日,北京大学印发通知,宣布“任命詹启敏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韩启德同志不再兼任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职务”,“柯杨常务副校长不再兼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职务”。


这意味着,自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两校合并迄今16年后,北京大学医学部将迎来新一任掌门人。


据北京大学医学部官方网站的资料显示,韩启德今年已年逾70,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等多项职务。1982年,韩启德任北京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教师,此后历任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基础研究所所长,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2000年两校合并后,出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医学部主任。


原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韩启德


实际上,早在2016年1月4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就已经启动了医学部行政班子换届及党委班子调整工作。在当天下午召开的北大医学部教师干部大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医学部主任韩启德,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敖英芳悉数出席。


1月6日,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遴选委员会秘书组对外宣布《北京大学关于公开遴选医学部主任的公告 》,正式面向校内外公开遴选医学部主任人选。


1月19日,即将离任的韩启德在北京大学医学部2016年新春团拜会上最后一次讲话,他说,“我1982年来到北医,弹指一挥间,三十四年过去了。这34年里,我在北医成长,在北医努力工作,在北医享受集体的温暖,也分享北医的成果和进步。我已经把自己深深融入了北医这个集体,无论在什么位置上,我的底色是北医人,我已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医人了,我也为此感到自豪和满足”,表达了对北医的深深眷恋。


在此后的3月18日,北京大学党委组织部发布公示“决定詹启敏同志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考察人选”,同时发布的还包括詹启敏的基本情况:1959年出生于江西婺源,是教书、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


而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官方资料,詹启敏现任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863高技术计划生物和医药领域专家、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肿瘤转移)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首席专家,担任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长等多项社会兼职以及国内外多家学术杂志编委。


据了解,詹启敏1982年毕业于苏州医学院,198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1989年赴美国工作,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院,德克萨斯州立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立癌症研究所进修深造。1998年作为独立PI(Tenure-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应聘到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工作,2003年获得终身教职副教授(Tenured Associate Professor)。2002年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致力于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在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组稳定性和细胞癌变机制研究中取得原创性和系统性成果。发表SCI论文122篇,SCI他引9500多次。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大学医学部创建于1912年,是中国政府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办的第一所专门传授西方医学的国立医学校。1985年由北京医学院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大学,北京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北医有5个学院、6个附属医院,学科覆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护理学等六大门类,有全日制在校学生8000人左右,其中研究生占50%以上。


目前,北京大学医学部拥有3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拥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医学教育、研究、临床方面的专家。


对于百年北医而言,如何响应建设“健康中国”的目标,如何应对医学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培养优秀的实用人才、卓越的医学科学家,如何贡献于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责任,敬请关注“知识分子”将于近期刊发的对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的专访。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知识分子是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