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视网膜或助盲人重见光明;会抄近道的人工智能程序 | 播报-资讯-知识分子

人工视网膜或助盲人重见光明;会抄近道的人工智能程序 | 播报

2018/05/12
导读
5月13日,走进一周有趣、有料的科学新闻。


► 跟踪前沿进展,掌握最新动态


撰文 | 郝春晖、刘天霖、李研

责编 | 斯嘉丽



  



 

t0197429ad50844ec1d


No.1 新型隐形眼镜纠正红绿色盲


眼镜通常用于改善近视和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最近伯明翰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以纠正某类色盲的新型隐形眼镜。当光进入眼睛时,红绿色盲患者视网膜上的红敏锥细胞和绿敏锥细胞会被同时触发,导致颜色混淆,所看到的是一片泥泞的黄褐色。新型隐形眼镜负载有一种罗丹明染料的衍生物,可以吸收红色和绿色之间的特定波段的光线。通过阻断这些入射光线,红色和绿色感光锥就不会被同时激发,从而使患者可以更好识别这两种颜色之间的差异。这种染料成本低廉,而且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可以直接用于隐形眼镜的制备,对色盲矫正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hm.201800152

 

t011d2923da10557a44

No.2 旅游也会加剧温室效应


旅游是很多人亲近大自然的方式 。然而,最近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期刊上的一篇论文显示,旅游业对温室效应的助长作用非同小可 。根据此项研究,国际旅游业在2009 到2013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8%,是之前人们估计的四倍。旅游业的交通、购物和饮食都加剧了温室气体排放。由于人们对旅游需求的快速增长超过了旅游业相关技术的低碳化,仅仅是鼓励“低碳旅游”并不能减少旅游产业带来的碳排放。研究者还发现,高收入国家之间的旅游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8-018-0141-x



No.3 手性分子分离,减少药物副作用


不同手性的分子有截然不同的性质,这也常常带来严重的药物副作用。比如手性药物沙利度胺:它的右手性分子可以缓解孕吐,而左手性分子会导致婴儿畸形。上世纪中叶,由于制药公司没有分离左右手性分子,继而严重影响了服用沙利度胺的妇女们及其胎儿的健康。虽然药物安全至关重要,但手性分子的分离是一个昂贵的过程。近日,Science报道的一项研究里,科学家们利用不同手性分子磁性不同的特点,使用磁体分离了左手性和右手性的药物分子,从而减少因分子的手性带来的药物副作用。这一简单且划算的分子分离技术不仅仅能提高药品安全,还能用于改善食品、膳食补充剂和杀虫剂。


图片来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05/180510145932.htm

论文链接: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8/05/09/science.aar4265


 

t0195e6fc83db55d810


No.4 美国一蝴蝶种群因人类活动灭绝


人类活动会在不经意间给其他生物带来丰厚的礼物,但随后又可能把这一物种推向灭绝。一百年前,美国内华达州牧牛业兴起,同时带来外地植物长叶车前(Plantago lanceolata)。这时,当地一个隔离的艾地堇蛱蝶(Euphydryas editha)种群逐渐摒弃了其传统的食用植物,经演化产生对长叶车前的完全依赖。2005年,经济压力使得当地人不再养牛,当地的蝴蝶失去了赖以生存的长叶车前,种群崩溃,并在三年内走向灭绝。这一发表在Nature的研究表明了保留传统的土地使用途径对物种保护的重要性。


图片来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05/180509135407.htm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8-0074-6


 


No.5 会抄近道的人工智能程序


深度神经网络的研究最近得到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比如在物体识别和围棋对弈上 。然而,导航仍然是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人造智能体的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深度强化学习所训练出的人造智能体还未能和哺乳动物一样具有导航能力。根据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哺乳动物的强大的导航能力依赖于大脑内嗅皮层中的网格细胞。有鉴于此,悉尼大学、昆士兰大学和台湾成功大学等机构的研究者最近合作设计出了人工智能程序来模拟网格细胞,并依次来训练人工智能体。使用这种方法训练出的人工智能体学会了在迷宫中走捷径,并且在许多任务上超越了人类专家。

图片及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8-018-0141-x



No.6 人工视网膜或助盲人重见光明


近日,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和瑞典林雪平大学的研究者合作,开发出一种微型光敏薄膜,有望应用于人工视网膜。不同于通常的硅基半导体器件,该薄膜的半导体层由已经被广泛使用在化妆品和纹身墨水中的有机颜料构成,廉价且无毒。研究者将有机颜料的纳米晶体在薄膜上排列成微小的像素。这好比许多纳米级的数码相机传感器,它们能将相应波长的光脉冲转化成电信号,而电信号又可以进一步刺激神经元在脑内生成视觉图像。研究人员希望这种薄膜未来可以使因光敏细胞退化而丧失视力的人重获光明。


图片来源:http://www.chemistryviews.org/details/news/11019226/Artificial_Retina.html

论文链接:https://www.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ma.201707292


制版编辑: 斯嘉丽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