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位天才诺奖得主决定去养生
撰文 |孙睿晨
责编 |李珊珊
去年冬天的疫情中,为了抵御新冠感染导致的发烧,维C泡腾片曾与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一起被疯抢。感冒了吃维生素C仿佛已经成了一种常识性的存在,然而,却只有不多的人知道:维生素C治感冒是一个缺乏数据支持的假科学;更加鲜为人知的是,这场造神运动来自于著名的化学家林纳•卡尔•鲍林(Linus Carl Pauling)。
鲍林是美国著名化学家,并曾于1954年与1962年两度单独获得诺贝尔奖(分别为化学奖与和平奖)[1],他不仅学富五车,而且极具个人风格,在学术研究以外也有丰富的经历,为科学史研究者留下了大量的史料。维生素C是鲍林晚年找到的一个重要的“养生良药”,鲍林认为它可以治疗流感、感冒,甚至,癌症,并利用自己在科学界的声誉为之背书。然而,不幸地是,这是错的。
《知识分子》曾经刊文探讨过鲍林作为反核斗士的一面(见:《反核斗士,鲍林》),今天,我们介绍他晚年作为养生大师的另一面。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不仅没有对任何疾病有显著的治疗功效,而且对人体会有不少副作用,包括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胃痉挛等。大剂量的维生素C会导致体内代谢产物草酸水平过高,引起泌尿系统结石,因而,肾病患者应严格避免服用过多维生素C。
鲍林对于维生素C的热衷与同时期在美国社会广泛流行的超量维生素疗法(megavitamin therapy)不无关系。1920至1940年间,许多维生素在短时间内集中被科学家发现、提纯。这些发现解开了一些困扰了人们很多年的神秘疾病的致病机理,这些疾病无一例外都是由于某种维生素缺乏而引起,例如缺乏维生素C而引起的坏血病,缺乏维生素B3而引起的糙皮病(pellagra),以及缺乏维生素D而在狗身上引起的佝偻病(rickets)。
当人们了解到维生素的神奇功效,以及缺乏维生素而导致的可怕后果后,有些学者及医生开始探讨超量服用维生素的可能性。再加上小分子化学药物制药工艺逐渐成熟,大量生产高纯度的维生素补充剂成为可能。因此,超量维生素疗法在1930-1940年间兴起。同时,针对各种维生素对其他疾病的治疗功效的研究变成了热门前沿。例如,许多医生曾尝试给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大剂量的维生素B3(niacin)和18克维生素B3的衍生物(niacinamide),以期改善他们的症状。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尝试使用许多不同的维生素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是时代的产物,因为包括鲍林在内没有人知道超量服用维生素的影响是什么。但是,当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维生素C对于绝大多数疾病都没有显著治疗效果,鲍林选择了相信自己的观点,选择相信维生素是一款神药,而不是相信摆在眼前的客观的数据。
一位学者选择相信怎样的观点与其学术成就、学术经历并不一定吻合。比如说,报考理工科的研究生项目的学生也会去求神拜佛保佑考试过线;在美国有相当一部分基础生命科学领域的学者和教授是虔诚的基督徒,不认可物种起源与进化论;甚至钱学森老先生晚年都曾大力支持气功与特异功能方面的研究。鲍林执意认为维生素C对多种疾病有神奇疗效,无视与之相反的观点,并身体力行坚持服用维生素C、坚持向大众宣传、神话维生素C,也属于这一类现象。但知名学者与普通人不同,他们有更大的影响力,其未经审视的观点与生活习惯更容易左右公众的判断,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截止2021年,全球维生素补充剂产业值达到480亿美元,77%的美国人长期服用至少一种维生素补充剂。而在鲍林近三十年的大力推广下,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有很多人相信服用维生素C对感冒的治疗有效。在新冠疫情期间,人们仍然没有忘记维生素C——多篇关于维生素C对于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疗效果的临床论文见刊(结论当然是无效)。
鲍林的太太晚年患上胃癌并且做了肿瘤切除手术。但她没有听从医生的建议去做术后化疗,而是受到了鲍林的影响,选择自行服用高剂量的维生素C作为术后治疗方案。她在与癌症艰难的斗争了一段时间后,于1981年离世,享年77岁[1-4]。1991年,鲍林被确诊为前列腺癌。在经历过两次手术后,鲍林拒绝了所有化疗放疗方案,并选择自行服用高剂量的维生素C进行术后治疗。两年后,鲍林因癌细胞扩散到了肝脏而不幸去世,享年93岁[1-4]。如果他们当初选择了医生建议的疗法,结果是否会有所改变,我们已经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