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正常生活,中国要怎么过免疫屏障这一关?-资讯-知识分子

回归正常生活,中国要怎么过免疫屏障这一关?

2022/12/10
导读
12.6
知识分子
The Intellectual

图源pixabay
撰文 | 商周
责编 | 徐卓君


 ●                   ●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已近三年,世界陆续回归正常生活。


现在轮到中国了,上周末开始,中国的防疫政策开始转向:杭州不再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除了特殊场所,进入公共场所不再扫场所码;北京等地开始探索阳性居家隔离;广州的餐饮、商场也从静默中恢复开放。


虽然新冠病毒的重症率和病死率已经大幅下降,但考虑到奥密克戎毒株超强的传播能力,放开管控的大面积感染难以避免。Nature杂志近期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能否在放开的同时,避免一波死亡潮?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至关重要的是中国的免疫屏障建得怎么样了?尤其是老年人的免疫水平几何?我们能从部分发达国家老人接种率超高的经验中学到什么?


三种不同的防疫模式

在过去的近三年时间里,各个国家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采用了不同的防疫模式,大致可以归为三类。


第一类模式是始终坚持拉平死亡和重症曲线,即防疫的目标不是消灭病毒,而是尽量减少病毒所带来的伤害,把疫情控制在医疗资源可以应付的范围,无论是疫苗接种普及之前还是之后都是如此。大多数欧美国家采用的都是这类策略,包括德国、美国等。


第二类模式是在疫苗接种普及前采用严格防控,等疫苗接种普及后采用拉平曲线的防控策略。使用这类模式的代表有新西兰、澳大利亚和新加坡。

第三类模式是一直坚持严格防控,代表性的国家是中国。


三种不同防疫模式示意图 |商周制图

因为防疫模式的差异,这些国家的疫情进展也很不相同。这一点可以从分别代表以上三种模式的德国、新西兰、中国的疫情走向上体现出来。


三种防疫模式代表性国家的疫情走势图|图源:参考链接1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一直坚持拉平曲线的德国感染人数在2021年5月疫苗普及之前,每10万人口的感染人数已经达到了近5000人,其中死亡人数更是高达每10万人口100人。而这个时间点的新西兰和中国因为采用了严格的防控策略,每10万人口的感染和死亡人数都维持在一个极低的水平。


等到疫苗接种普及之后,因为疫苗接种所带来的保护作用,德国的防疫策略进一步放松,与之相随的感染人数的激烈增长,每10万人口的感染人数从之前的5000人上升到了现在的4.4万人;但因为疫苗的保护作用,相应的每10万人口的死亡人数从原来的100人只上升到了180人。


疫苗普及之后的新西兰慢慢放弃了严格防控,改用拉平曲线的策略。随之而来的是井喷式的感染病例的增加,现在每10万人口的感染人数达到了近4万人。在死亡人数上,每10万人口是约60人。


如果拿新西兰和德国相比就会发现,两国人群中新冠自然感染比例的差距已经不大,但德国的新冠相关死亡的比例却是新西兰的3倍左右,主要原因就是新西兰在疫苗普及之前采用了严格的防控措施,避免了免疫屏障建立起来之前的高病死率所带来的大量死亡。


和德国和新西兰不同,中国一直以来坚持严格防控,所以在感染和死亡人数两项指标上都依然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每10万人口的感染和死亡人数分别只有114和0.37,远远低于德国和新西兰。


因此,从新冠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来看,一直采取严格封控的中国成绩更好。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样的严格封控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方案。因为新冠病毒还将与人类共存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如何以最小的损失回归正常的生活,成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从之前采用了严格封控、疫苗普及之后再慢慢放开的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加坡以及香港等地的经验来看,在疫情管控放开之后将会带来感染人数的剧烈的增长。


虽然当前流行的新冠病毒感染所导致的是一种自限性疾病,90%以上的被感染者不需要任何治疗就可以自行康复,但很小一部分会发展成重症需要治疗,还有极小一部分被感染者会死亡。所以,放开疫情管控回归正常生活所付出的主要代价就是重症和死亡的多少。


那么,如果中国要回归正常生活,将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呢?



回归日常生活的代价

根据12月2日广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的数据,本轮疫情广州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16.27万例,无症状感染者占感染者总数约9成,重症、危重症仅4例,无死亡病例[2]


根据这一官方信息,这次由奥密克戎主导的广州疫情的重症率只有0.0025%,而死亡率到目前为止为0。


无独有偶,今年上海疫情结束后,上海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等人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奥密克戎检测呈阳性后住院的超过3.3万名患者中,只有22人出现重症[3]


来自广州和上海的这两组数据让人乐观,甚至可能有人会解读为奥密克戎的危害已经远远小于流感。(注:季节性流感导致的重症率为0.7%左右,病死率约0.1%。[4]


但面对这样的数据,我们还是先谨慎一些,这是清零政策和严格防控下的非常态数据。可以参考已经回归正常生活的世界各地其他国家的情况。


根据https://ig.ft.com/coronavirus-chart所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将今年4月1日到12月1日间各国或地区死亡病例总数除以新增感染总数,从而得到一个大致的感染病死率。



今年4月1日到12月1日间各国或地区新冠感染病死率大致情况 | 图源:商周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由奥密克戎所主导的今年4月份以来的疫情里,上面六个国家或地区中感染病死率最高的是中国香港(0.29%),最低的是新加坡(0.04%),而欧洲的德国、大洋洲的新西兰以及亚洲的日本和韩国则都在这个范围之间。


另有来自新加坡卫生部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1日至10月15日期间,接种过疫苗的病死率为0.021%;即便是未有疫苗基本保护的,病死率为0.062%。


日本东京都政府的数据也显示,今年夏天第七波新冠疫情的死亡率为0.09%,低于此前第六波疫情的0.14%。


换句话说,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奥密克戎突变株感染所带来的病死率在为0.1%上下波动,和季节性流感相差无几,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近期数据显示,新冠病毒的病死率甚至低于流感。


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奥密克戎的病死率之所以降到了类似流感甚至低于流感的水平有两个重要的前提。


一方面,这些国家和地区大部分都接种了高效的新冠疫苗,尤其是mRNA疫苗,这为免疫屏障的建立提供了保障。


另一方面,部分国家的部分人群已经被自然感染。比如在德国,在今年4月份之前就已经有了三分之一的人已经被新冠病毒感染。哈佛、耶鲁和斯坦福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美94%的人感染过新冠。


这些感染者康复后,将是对新冠病毒免疫力的加强;而那些在疫情流行早期因为感染而去世的病例,则降低了高危人群的数量,从而减少了在之后奥密克戎疫情中的重症和死亡率。


不管如何,新冠病毒对人类的危害是不分国界的。即将回归常态社会秩序和生活的中国,不可避免地将迎来大规模的感染。在统计口径一致的情况下,病毒的感染死亡率可能不会低于上面几个国家或地区。


至于具体将出现多少重症和死亡,主要取决于人群中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屏障的建设情况,这也恰恰是我们需要为回归正常生活所要做的准备。



中国的免疫水平如何?

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屏障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新冠疫苗的接种所产生的免疫力,二是自然感染所产生的免疫力。对于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被感染的中国来说,主要靠的就是疫苗接种。而老年人中疫苗接种的普及程度,则直接决定了新冠感染的重症率和病死率。


关于我国的新冠疫苗接种的普及情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2年11月29日15时召开新闻发布会提供了以下信息[5]


“截至2022年11月28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亿4345.1万剂次,接种总人数达13亿463.1万,已完成全程接种的12亿7283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2.54%、90.28%,完成加强免疫接种8亿1117.6万人,其中包括序贯加强免疫接种的4722.7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的覆盖人数为2亿3940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亿2816.5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90.68%和86.42%,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亿8151.1万人,其中80岁以上老年接种的覆盖人数为2742.6万,完成全程接种2356.3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80岁以上人口的76.6%、65.8%,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445.6万人。”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计算出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完成两剂接种和三剂加强针这比例分别是是86.4%和68.7%,而这在更需要疫苗保护的80岁以上人群中则只有65.8%和40.4%。


我们同样把德国的数据拿来做一个对比。


在德国,全国60岁以上人群中的以上两个比例则分别高达91.4%和84.7%[6,7]

中德两国疫苗接种情况对比图| 图源商周


从上面的对比图来看,中国在全部人群中的完成两剂疫苗接种的最高。但在60岁以上的人群里,中国这一比例却要低于德国;尤其是在第三针加强针的接种上,更是差距明显。


因为新冠疫苗的保护效率会随着时间而降低,所以接种加强针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点从从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网站上提供的信息就可以体现出来:


2022年没有接种疫苗的人感染新冠后重症率是6.5%,而完成两剂疫苗接种的感染重症率是2.9%,而完成了第三针加强针的感染重症率则只有0.8%。


中国在疫苗接种上不仅与德国存在差距,和新西兰相比也是一样。在新西兰60岁以上人群中的以上两个比例接近95%,80岁以上的人群中则是更高达97% [8]


因为老年人是新冠重症的高发人群,在这个人群中疫苗接种率的落后就意味着感染重症和死亡率的增加,这无疑是将是一个隐患。


总之,在疫苗接种建立免疫屏障上,中国也做了大量的努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多数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尤其是表现在对最需要被保护的老年人群的接种上。如果再考虑到所接种疫苗的保护效率的不同,其中的差距还将进一步被放大。


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能从德国身上学到什么?

为什么德国能够做到老年人群中的新冠疫苗接种比例要高于普通人群呢?


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多,但主要应该归功于以下四点:


在疫苗接种的过程中,德国把老年人的疫苗接种放到了优先的位置。因为老年人是最需要保护的人群,两个国家在计划疫苗接种顺序的时候都把老年的接种都放到了优先的顺序,对于不方便出门的老人还提供了上门服务;


对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做了一些行为上的限制,让他们的生活有所不便。在2021年7月到2022年6月间,德国大多数室内场所实行了2G(感染康复或疫苗接种)或3G(感染康复、疫苗接种或抗原测试阴性)的准入规定。虽然这一规定现在已经不再实行,但在疫苗普及阶段的确起到了促进接种的作用;


政府相关部门在有关疫情和疫苗接种的信息公开透明。在德国,每一级政府部门都会有疫情的数据统计情况,其中不仅有感染人数、重症和死亡人数,还有患者的年龄和疫苗接种信息。比如在去年9月我个人被新冠病毒感染期间,从市政府网站上就可以看到被感染者接种疫苗的具体情况,并且从中计算出当时两剂疫苗接种大概有80%的保护效率[9]


在德国接种的疫苗里,主要采用的是高效的新冠mRNA疫苗,mRNA的较高的保护效率,也是提高老年人接种意愿的重要因素。


无论如何,回归正常生活是大势所趋。那么,将要回归正常生活的中国,还能在免疫屏障的建设上做哪些努力呢?


为了更好地建立免疫屏障,个人在这里提两个建议。


第一是更及时、详尽地披露疫苗接种的数据,让公众能够看见和听见。


虽然接种疫苗能够部分保护新冠病毒感染、降低重症和和死亡的发生是学术界的共识,依然有公众对这一点抱有怀疑的态度。因为普通公众不会去看学术论文,官方发布的信息在这一点上就显得尤其重要。


但遗憾的是,虽然中国在疫情防控上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但在疫情和疫苗接种的信息公布却不如人意。如果打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新冠疫情的网页,的确可以看到每天更新的疫情通报和疫苗接种情况的更新报道。一些地方每天也会开有关疫情进展的发布会。但无论是官方网页还是新闻发布会的信息都非常笼统,只有一个总体的数字,没有年龄和疫苗接种的具体信息,也没有及时和详细披露不良反应的相关数据。


另外,有些官方的信息可能还会让人产生不需要接种疫苗的想法。比如之前提到的广州这轮疫情总共16.26万感染者只有4例重症、0例死亡的信息。面对从中计算出的0.0025%的重症率和0%的病死率,有些人可能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重症和死亡率这么低,为什么还要去接种疫苗?


所以,当发布这样的信息的之前,相关的部门应该自己先把其中极低的重症率和死亡率的原因搞清楚,同时也要调查疫苗接种在其中起了多大作用,以免误导公众认为奥密克戎不需要进行疫苗接种。

 

国家卫健委有关新冠疫情的网页截图| 图源国家卫健委


第二个建议,加快疫苗的第三剂接种和序贯接种。


就像上面提到的,第三针加强针能提高对新冠病毒感染的保护。所以,为重点需要保护的人群进行第三针疫苗接种尤为重要。


2022年开始,国家卫健委开始部署序贯接种,此前虽然开始了第三针加强针接种,但主要是同源加强,如果基础接种是灭活疫苗,第三针也要使用灭活疫苗。


另外一种第三针加强针式序贯接种,指的是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的间隔接种。已经有研究表明,再接种两针灭活疫苗后再接种一剂mRNA疫苗的序贯接种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中和抗体的产生,而且在现实世界中也有很好的保护效果[10-12]


来自香港现实世界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80岁以上的人群中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中的感染病死率为14.6%,接种了三剂灭活疫苗的人群为1.89%, 接种了两针灭活疫苗外加一剂mRNA疫苗的人群则是1.24% [13]


mRNA疫苗是发达国家的首选疫苗,目前我国已经有90%以上的人口完成了两剂疫苗(绝大多数都是灭活疫苗)的接种,所以在接种了灭活疫苗后再接种mRNA疫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 往期回顾 -

我在德国看新冠(一):要严肃对待
我在德国看新冠(二):起伏的曲线
我在德国看新冠(三):缓慢回归
我在德国看新冠(四): 疫情里的价值观
我在德国看新冠(五):肉联厂的 “民工 ” 
我在德国看新冠(六):民意-媒体-科学
我在德国看新冠(七):第二波疫情兵临城下
我在德国看新冠(九):再度封城
我在德国看新冠(十):当疫苗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https://ig.ft.com/coronavirus-chart

2.https://m.guancha.cn/politics/2022_12_02_669532.shtml

3.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706185539/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20622/china-omicron-study/zh-hant/

4.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fluenza#Epidemiology

5.http://www.gov.cn/xinwen/gwylflkjz216/index.htm

6.https://vaccinetracker.ecdc.europa.eu/public/extensions/COVID-19/vaccine-tracker.html#uptake-tab

7.https://www.rki.de/DE/Content/Infekt/Impfen/ImpfungenAZ/COVID-19/Monatsbericht-Impfung.html

8.https://www.health.govt.nz/covid-19-novel-coronavirus/covid-19-vaccines

9.http://zhishifenzi.blog.caixin.com/archives/250675

10.Pérez-Then  et al. Nat Med . 2022 Mar;28(3):481-485.

11.Cerqueira-Silva et al.Nat Med. 2022 Feb 9.doi: 10.1038/s41591-022-01701-w. 

12.Costa Clemens et al. Lancet. 2022 Feb 5;399(10324):521-529.

13.https://www.covidvaccine.gov.hk/pdf/death_analysis.pdf

Sauré, et al. Lancet Infect Dis. 2022 Jan; 22(1): 56–63.




制版编辑 | 小西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