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科学家的肺腑之言:读书如何深透,教书怎样攀登?-资讯-知识分子

一位老科学家的肺腑之言:读书如何深透,教书怎样攀登?

2022/09/02
导读
开学快乐!

撰文|蒋百川(美国佛州诺⽡东南⼤学荣誉教授)编辑|马修
⼀⽣当中⼤部分时间不是当学⽣,就是当⽼师,对于读书与教书有着种种的体会,既有当学⽣时的感受,更有当了⽼师后的思考,所以觉得应该写出来,供⼤家参考和讨论。
  • 关于读书
我念初中时,是⼀个很顽⽪的孩⼦。当时的班主任⽼师总是打电话向我的⽗亲“告状”,但是这种抱怨到了他那⾥便统统被“没收”,所以我⼀直都不知道班主任对我的不满。在学校⾥甚⾄课堂上仍是我⾏我素,尽情地玩耍。毎天下午放学后,总要与⼏个好朋友在操场⾥玩到天⿊才回家。初中毕业前,⽗亲给我的压⼒仅是⼀句话:“如果考不上⾼中,送你到乡下去放⽜”。我的家乡是浙江的农村,那⾥种⽔稻,耕⽜是当时主要的⽣产资料。平时农民往往把养⽜的事情交给⼩孩去做,这些孩⼦就是戏剧或⼩说中吹着笛⼦坐在⽜背上的牧童,好像是⼀件浪漫的事情,但在现实⽣活⾥却是⼀件⾟苦的⼯作。直到我考进⼤学以后,⽗亲才向我说出当时初中班主任经常打电话给他的故事,他说⼏乎每个星期都会收到她的抱怨,这真使我⼤吃⼀惊,才知道⾃⼰那时侯是多么不上进。后来我有幸升⼊⾼中,并且住到学校⾥去了。开始时,对学习和⽣活都很不适应,不理解上课⽼师讲的内容,作业也常常不能独⾃完成。⽗亲当时反来复去就是⼀句话:“你要注意学习⽅法”。我第⼀次体会学习⽅法是在⾼中⼀年级的时候,为了做⼀道物理习题,我绞尽脑汁仍做不出来,便请教了⼀位同学。他告诉我,你列⼀个⽅程就容易解了。此时我才恍然⼤悟,原来当时我还停留在⽤算术⽅法解题的⽔平,所以在遇到有两个未知变量的问题时便困难重重。⽗亲的话“注意学习⽅法” 随后总是萦绕在我的脑海⾥。当时班⾥有⼀位同学,⼤家给他取了⼀个绰号叫“摘勾”,这是上海话,意思就是对勾。这个绰号的来源是他的作业和考卷上永远都是对勾,从来不会有叉。我开始注意他是怎么学习的。发现他总是将下⼀节课要学的内容⾃⼰先看⼀遍,在课后的晚⾃修时再复习⼀下。这启发了我,许多课本上的内容是可以⾃学的,上课的时候只需注意⾃⼰还不懂的那⼀部分内容,从此我也学着这样做了。由于参加市里的航空模型⽐赛,⾼⼆时有近⼀个学期没有去上课,但学校规定仍须参加期末考试,结果我每门功课都得到了满分。 考⼊⼤学以后,我们课程是⽐较繁重的,当时⼀般同学往往每周需要 72 ⼩时才能完成学习任务,那时候我们⼀周是六天上课,所以毎天平均(包括上课)需要有12 ⼩时花在学习上。⽗亲见我每个周末回去总是在看书,他还是不断提醒我:“不要死⽤功,要改进⽅法”。由于初步有了⼀套⾃学的⽅法,学会归纳总结⼀章或⼏章的内容,学习变得更加地主动。我通常每周还可以有多余的半天时间去专业实验室做额外的实验。每个⼈离开学校之后,⾃学成为获得新的知识的主要⼿段,所以读书的成效便更加与个人的⾃学能⼒有关了。我的体会是:⾃学能⼒就是⼀种把读到的东西联系起来的能⼒。如果你仅仅是把读到的每⼀页每⼀个⽚段理解了并且记住了,那是没有多⼤⽤处的。如果你能把⼀本书的前前后后看成是⼀个故事,甚⾄把⼏本书⾥的事情都放在⼀条线索中,我以为那才是真的读通了。我们在培养研究⽣的时候,⼀定要他们做⼀篇⽂献综述,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整理清楚所要研究的领域⽬前⼤家认识到了⼀个什么程度,进⽽去思考还有什么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者是⽤什么办法可以作进⼀步的研究。所以其实是在训练他们的读书⽅法。⽤⼀个成语,就是要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但是,我以为读书读到融会贯通仍然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质疑已有的知识。这种质疑的⽅法,可以使得读书读得更加深透。这对于做研究⼯作尤为重要,因为我们只有发现现有⼯作的不⾜,才能进⼀步去加以突破。有⼀个有趣的故事,我在教研究⽣时希望他们学习质疑⽂献中的⽅法和结论,于是有⼀位学⽣把⽂献⾥的有关段落逐字逐句抄录了下来,再在每⼀句后⾯加上⼀个问号,便算是完成了他的作业。这样⼀种懒惰的办法,是学不会任何东西的。质疑应该是⼀件⾟苦的事情,需要在全⾯掌握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能分析出⽬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所存在的缺陷和⽭盾。知识分⼦的独⽴思考精神,⼤概也是来源于此。我做了⼀辈⼦科研⼯作,所以谈如何读书的问题,也是从这⼀个⾓度出发。不可否认,读书的好处,还有另⼀个⽅⾯,那就是陶冶情操,丰富⾃⼰的精神世界。我不敢在这个⽅⾯多写下去了,因为有⼤师培根的名著在先,我把它附在下⾯,以飨读者。培根的⽂章,⽼成练达;王佐良的译⽂,信达雅兼备。读者如果看了我以上叙述,对读书⼀事感觉有趣,那不妨以培根的《论读书》作为你读书的新的开始吧!
培根 《论读书》
王佐良/译
读书者,⾜以怡情,⾜以傅彩,⾜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经验又补读书之不⾜,盖天⽣才⼲犹如⾃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书中所⽰,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当。有⼀技之长者鄙读书,⽆知者羨读书,唯明智之⼠⽤读书,然书并不以⽤处告⼈,⽤书之智不在书中,⽽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呑⾷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经蒸馏,淡⽽⽆味矣。读书使⼈充实,讨论使⼈机智,笔记使⼈准确。因此不常作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知⽽显有知。读史使⼈明智,读诗使⼈灵秀,数学使⼈周密,科学使⼈深刻,伦理学使⼈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之才智但有滞碍,⽆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如⾝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睪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求疵之⼈;如不善求同,不善以⼀物阐证另⼀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 关于教书
现在总是有⼈会提起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才?”  固然原因是多⽅⾯的,但是我以为⾄少可以从培养学⽣的⽅法上去找找原因,从教师的角度,这就变成了⼀个如何教书的问题。 我读初中的时候,语⽂成绩不好。当时的语⽂⽼师,上课时就是在⿊板上写下课⽂的段落⼤意、中⼼思想,要求我们抄录下来,课后去背诵记忆。若⼲她认为好的课⽂,则要求我们全篇熟读和背诵。或许⽤这样的⽅法,也可能会培养出作家、⽂学家,我想⾄少她是这样想的。但是对于我来说,却很不适应这样的教学⽅式。对于语⽂的抗拒⼼理,使得我的语⽂成绩总是徘徊在及格线的上下。直到⾼中三年级的时候,我的情况才有所改善。那个时候的⼀位语⽂⽼师,并不拘泥于告诉我们每篇课⽂的段落⼤意、主题思想。他上课的时候,通过他声情并茂的讲述,将我们带进课⽂所描述的环境⾥,或者是与同学们⼀起在同作品⾥的主⼈公交流思想,或者是代表主⼈公与我们对话,甚⾄是争辩。于是课⽂变成了⼀个个的故事,我们⾝临其境,深深地体会到了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在这之后,⽼师还会画龙点睛地指出作者的写作技巧,例如⽂章是怎么开始,怎么展开,以及怎么结尾。这种讲述,深深地影响了我当时的作⽂⽅法。到⾼考的前夕,我的作⽂居然被⽼师选为范⽂,张贴出来供全年级同学参考学习。我讲这个经历的⽬的是想说明,⽼师的教学⽅法和他个⼈的魅⼒会极⼤地影响到教学的质量。⾼中毕业后,我得以进了⼀所重点⼤学。在⼤学期间(上世纪六⼗年代初),我遇到的⼤部分⽼师都是⼗分敬业的,他们对于要讲授的课程的内容,都有很好的掌握和理解,这是我们学⽣的⼀件幸事。现在仔细地想来,各位⽼师还是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多数的⽼师所追求的是把每个基本概念讲述清楚,那个时侯还没有统⼀的教材,各位⽼师会指定⼀⼆本参考书,供我们课后复习时阅读。上课时我们必须认真地记笔记,以备课后复习。记得有个⽼师在上课时,不断地在黑板上写下公式与推演,不⼀会⼉就写满了⼤教室⾥的四块⿊板,然后擦掉最初的两块⿊板上的粉笔字,再继续不断地作他的推演。⼀次⼤课近⼆个⼩时,他周⽽复始地做着同样的事情。有时候我们在复习时会发现,他的演算过程中,有⼀⼆个地⽅是错的,但是在下⼀个等式之后,又会回到正确的轨道。于是我和其他⼏位同学猜想,这位⽼师在上课时不是真的在作推演,⽽是在背诵讲稿,可见他的记性真是⼗分地了得。同样还有⼀位年轻的讲师,他每次备课都⼗分认真,为此还受到过学校的表扬。他的特点是讲课时没有⼀句“废话”,他讲的每句话,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写了下来,再背出来。他从开始上课,便将这⼀课的内容娓娓道来,没有⼀句废话,在说到最后⼀句时,正好下课铃响起。另外还有⼀位德⾼望重的⽼教授,他的特点是在⿊板上写字的时候,可以不⽤转⾝,⽽是始终⾯对着听课的学⽣,这个功夫也是堪称⼀绝。综合以上情况,可见当时我的⼤部分⽼师,教学的时候,还是着眼于让学⽣理解教学的内容。好像⼀个厨师,每䬸都为我们尽⼼尽⼒地烹饪出⼀道道精致的佳肴。我那个时候作为⼀个学⽣,犹如⼀个⾷客,总是觉得“吃”得过于精细,所以经常也会盼望能尝试到⼀点“粗粮”。这些课程(当时我们称之为“⼤课”)的另外⼀个特点是不允许,也没有学⽣敢于,在上课时举⼿提问。所以学⽣只是被动地听讲,⽼师在课堂上只是照着他的备课内容逐节逐章地宣讲,由于没有互动,上课的效果如何,其实⽼师们⼼⾥也是⽆数的。另外⼀点是,虽然当时这些⽼师⼯作都很认真,但是让学⽣感到讲课很风趣、幽默的⽼师⼏乎没有,或许与当时的政治⽓氛也有关系。从我后来当⽼师的经验看来,教师上课时是不是有趣,实在对于吸引学⽣有很⼤的作⽤。我在宾州州⽴⼤学当博⼠后的时候,当时的导师是⼀位很幽默的⼈,他给学⽣上课时,会讲许多笑话和故事。有⼀年我们⼀起去参加⼀个全国学术会议,从各地来了不少他曾经教过的学⽣,⼤家商量着开⼀个派对,来给这位教授⼀个惊喜。那天我们把他“骗到”⼀个餐厅的楼上以后,⼆三⼗个他以前的学⽣正等待那⾥。这次聚会的⼀个压轴戏是⼤家送给教授的⼀本笔记,⾥⾯记录着各⼈所记得的⽼师曾经在课堂上讲过的笑话。学⽣们对这些笑话有着抹不去的印象,⾃然地,对于当时教授所讲过的基本概念或者是定理、法则,便有很深的理解和记忆。我在⼤学期间,也有过这样的⼀个经历。在普通物理课程学到转动惯量这个概念时,⽼师在讲台上⽤跳芭蕾舞时旋转⾝体这个动作举例,他说,演员⼿臂张开时,她的转速就会慢下来;⽽⼿臂收拢的时候,转速就会快起来。随着这样的讲述,这位五⼗多岁的⽼教授在讲台上还真的转了起来,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笑。此事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但是在同学们聚会时回忆起这个情景,没有⼀个⼈不记忆犹新!可惜这样⼀个有趣的经验,在我们五年的学习中仅有这么⼀次。或许⼀种教学模式或⽅法并不适合所有的学⽣(例如上⾯所说的“细粮”“粗粮”),对学习出⾊和有潜⼒的学⽣应该提供另⼀类的训练和培养,即所谓的“因材施教”。⾸先,我们应该尽早地培养这些学⽣的⾃学能⼒。教科书上的⼀些内容仅仅是基础知识,⼀个实际问题的解决,或者需要好⼏个学科的基础知识,或者需要参考若⼲篇已经发表的论⽂中类似问题的处理⽅法,所以⼀个出⾊的研究者必须能不断地更新已有的知识,有很好的综合和分析能⼒。⾃学能⼒的养成便是做好这些事情的基础。我们的⼤学教学中,对于有潜⼒的学⽣,应该改变“教师讲解、学⽣记笔记”的教学模式,可以改为“在教师指导下,学⽣⾃学,相互报告、讨论”的学习⽅法,对于有些课题还可以加⼊实验设计和验证的环节。这可以及早将部分学⽣引导到科学研究的⼯作⽅式中去。第⼆件事情就是科学讨论的习惯和风⽓的养成。在重点⼤学的某系的⼀个年级中,或许总共有⼀百个学⽣,其中可能有 5 ~10 个学⽣是有潜⼒的。那么这 5 ~ 10 个学⽣可以组成⼀个讨论班,他们可以在⼀位⽼师的指导下,报告和讨论他们⾃学的内容。我们都有体会,如果能⽤⾃⼰的语⾔清楚地表达某⼀个概念,那么说明他已经真的懂了,所以这种同学之间的讨论是⼗分重要的⼀个学习环节。对于同学之间的讨论,著名物理学家吴⼤猷先⽣曾经记叙过如下的故事:“...... 我升上了三年级,那时候系⾥⾯跟我同班的、⽐我⾼⼀班的,⼀共有四个同学。我们四个⼈因为先⽣没有⼯夫管理,因此,每个⼈就认定⾃⼰要念⼀种东西,然后作读书报告,每个礼拜⼤家轮流地讲,这成为⼀种训练。” (取⾃:吴⼤猷述,早期中国物理发展之回忆)在科学研究中,这⼀点⼗分重要,所以学⽣们应该在较早的时候,便学习和适应如何参与科学讨论。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会促进学习对⽅的长处,改进⾃⼰的学习⽅法,是⼀件⼀加⼀⼤于⼆的事情。⽇后,⼀个⼤的科研项⽬往往需要各种学科⼈员的相互合作与配合,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也应该通过科学讨论在⼤学期间逐渐养成。第三件事情,作者认为应该让理科学⽣学习他们的学科的发展历史。了解这⽅⾯的知识,⼀是可以体会并认识到⾃然科学的发展规律。⼆是学习科学家在进⾏科学研究过程中的种种品质。例如百折不挠的精神,因为⼀个成功的发现往往是在经历了⽆数次的失败之后才能实现的。例如细⼼观察的习惯,因为只有在不忽略任何细节,研究了各种可能性之后,才能获得重⼤的发现。三是学习如何建⽴和验证科学假设。科学假设的提出,实际上是科学家进⾏研究的起点,它直接关系到研究是否能够取得结果以及能够取得多⼤的成果。但是,这样的历史(每个重⼤发现或科学原理的确⽴过程),⼏乎在我们所有的教科书⾥都被忽略掉了。作为学⽣(我谈⾃已当学⽣时的感受),我们学到的仅是已经确⽴了的公式和定理,⽽很少涉及它们是怎么被建⽴起来的。⼤家都知道:“授⼈以鱼不如授⼈以渔”。如果我们培养学⽣是为了让他们将来有创新能⼒,⽬前的教材和教学⽅法还远远⽆法与此相匹配,是有改进的空间的。其中⼀个改进的途径就是加⼊科学史的内容。为了把这个建议讲清楚,我想⽤⼀个譬喻。如果现有的科学成果是⼀个个⼭峰,我们的教授们是把学⽣“空降”到它们的⼭顶,向学⽣们展⽰了毎个⼭顶上的各种景⾊,或许会同时吿诉他们这⾥最初是哪⼀位科学家发现的,在游览了足够的⼭峰之后,学⽣便毕业了。但是学⽣毕业后,国家交给他们的任务却是要去攀登更加峻峭的⼭峰,请问,这有可能吗?所以我以为,在学⽣学习阶段,我们更加应该告诉学⽣的是,以前的科学家他们的“登顶”的过程。例如他们是怎样准备⾃⼰的,怎样选择登⼭的路径的,为什么他们能够在竞争中胜出,等等。甚⾄在学⽣的学习期间,也可以让他们去攀登⼀个⼩⾼峰试试(做些课题)。这是我的⼀个粗略的想法,提供给⽬前从事⾼等学校教育的⽼师们参考。      在写这⼀段⽂字的时候,既然谈到如何当⽼师,不免想到韩愈的经典之作《师说》,其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孔⼦⽈:‘三⼈⾏,则必有我师’。是故弟⼦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都是⽿熟能详之名句,也是我们当⽼师的必须时时记取的。故将此⽂抄录下来作为本⽂的结尾。
韩愈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知之者,孰能⽆惑?惑⽽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师之;⽣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于吾乎?是故⽆贵⽆贱,⽆长⽆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之⽆惑也难矣!古之圣⼈,其出⼈也远矣,犹且从师⽽问焉;今之众⼈,其下圣⼈也亦远矣,⽽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之所以为圣,愚⼈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择师⽽教之;于其⾝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之师,授之书⽽习其句读者,⾮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学⽽⼤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之⼈,不耻相师。⼠⼤夫之族,⽈师⽈弟⼦云者,则群聚⽽笑之。问之,则⽈:“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之⼈,君⼦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常师。孔⼦师郯⼦、苌弘、师襄、⽼聃。郯⼦之徒,其贤不及孔⼦。孔⼦⽈:“三⼈⾏,则必有我师”。是故弟⼦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已。李⽒⼦蟠,年⼗七,好古⽂,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制版|马修

欢迎关注我们,投稿、授权等请联系

saixiansheng@zhishifenzi.com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赛先生》微信公众号创刊于2014年7月,创始人为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成为国内首个由知名科学家创办并担任主编的科学传播新媒体平台,共同致力于让科学文化在中国本土扎根。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