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不是读书天,但今天是 | 世界读书日-资讯-知识分子

春天不是读书天,但今天是 | 世界读书日

2022/04/23
导读
 4.23 世界读书日

About books


READING
编 者 按

2022年这个读书日,身边的日子依然不平静。现实、困惑与迷惘纠缠在一起,使得每个人的生活都越发含混不清。但好在,依旧有那么多人带着反思去读书。因为阅读,我们仍可以保卫自己的生活,在陈腔滥调的舆论中抵制裹挟,守护智商与独立思考的能力,积蓄超越困境的精神资源。

今天,《知识分子》编辑部邀请了一些作者,说说他们正在读什么,想深入谈谈哪一本。坦率地说,很多荐书让编辑部都很惊讶。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我们的作者愿意敞开心胸与你分享一趟自我探寻的旅程。毕竟,人们翻开书并不是为了一个已知的观念、方便的事实,而是不断在文字中寻找与验证体内的未知。*荐书作者按姓名音序排序
刘钝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1

《消失的真实:现代社会的思想困境》金观涛 著中信出版社 2022年

病毒肆虐下的种种怪象,大国博弈中的傲慢与偏见,核恐怖下的脆弱平衡,波及全球的粮油危机,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高涨,虚拟经济与 “元宇宙” 的滥觞,这一切光怪陆离的事情就切切实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书中 “消失的真实”,是否指向观念史中 “确定性” 的丧失呢?关于后者,科学上可以上溯到量子力学革命,数学上可以归源于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在哲学上则与分析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大有关系。

面对当代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与思想困境,作者提出真实性哲学的宏大纲领,值得认真品读思考。作为上个世纪80年代的思想界最为活跃的青年知识分子,书中也透露出了他40多年来在思想史领域辛勤耕耘的心路历程。


2

《德国技术史:从18世纪至今》[德]约阿希姆•拉德考 著廖俊 等译,方在庆 审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2年

这是一幅 “德国技术怎样成功” 的精彩画卷,涉及时空转换中的技术,技术史与文化史、科学史的关系,“德国制造” 的逆袭,“德意志道路” 的特色,德国职业学校与公司培训制度,意识形态、国家权力与经济利益集团对技术的影响等等。全书收入40余幅精选的图片,每幅图后都有意味深长的故事。


3

《用创新引领世界》[美]约翰•瓦西克 著戴吾三、戴晓宁 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22年

视角独特,资料翔实,叙事新颖,书名直译应为 “雷击,从尼古拉·特斯拉的生活与工作中获得创造性的不朽教训”。书中的10条教训对应于10章,每条又引出若干启发性的问题,不妨称为 “特斯拉创新十诫”,它们是:自省,好奇,可视化,壮志,推销,更高的角度,韧性,重新定位自己,与他人心灵共振,学会整合。



4

《古列尔莫•马可尼传:联络世界的人》[加]马克•拉伯伊 著蔡美琴、殷倩 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2年

这是无线电通讯技术发明者马可尼的详实传记。除了他的伟大发明与不乏浪漫色彩的个人生活以外,还有很多中国读者未必熟悉的史实,例如他与墨索里尼及意大利法西斯的关系,以及他在梵蒂冈、英国政府、美国总统、电讯大亨、 新闻媒体,还有欧洲科学界间游走的故事。
毛淑德

清华大学天文系主任

《知识分子》总编辑


5

《Brief Answers to the Big Questions》Stephen Hawking 著Bantam 2018年

霍金去世前的封山之作,对宇宙 “大” 问题的解答,饱含独特的霍金式幽默,比如关于宇宙大爆炸和上帝存在与否的双关语(“pun”)等等,大概只有阅读原版英文才能欣赏一二。现摘取本书中的最后一段励志寄语分享给大家,凝结了霍金的智慧箴言,中文大意如下:


不可只着眼于脚下而忘却星空之浩渺。眼所见,心乃至,观宇宙之磅礴,思宇宙之起源。时刻保持一颗好奇之心。纵使世事艰辛,还是要有所追求,只要不轻言放弃,定会有所成就。大胆想象!勇塑未来!
孙睿晨

《知识分子》特约撰稿人

6

《Life's Edge: The Search for What It Means to Be Alive》Carl Zimmer 著Dutton 2021年

作者卡尔·齐默擅长用平实的语句对科学现象抽丝剥茧,并对同一问题进行多个角度的探讨,在不经意当中带领读者体会到看似简单的科学问题背后的复杂性。他的新书《生命的边缘:寻找活着的意义》回顾了科学史上许多著名的事件和研究,并尝试通过这些例子来与读者一起探讨 “什么是生命” 这个问题。

作为一名优秀的科普作家,齐默在这本书中展现了他极其渊博的科学史积累、以及很高的科学素养与人文关怀。他在书中引用的事例时间、空间跨度都很大,其中不乏曾经轰动一时、但现在早已鲜为人知的事件。比如说,1905年,英国的一位物理学家约翰·伯克在《自然》期刊上发表论文,声称他发现了用镭元素可以将无生命物质变成有生命的生物体(多年后他的研究结果被证明为错误的)。在书中,作者曾感叹,自己在求学时代从未听说过伯克这个学者的存在——只有正确的知识才会被写入教科书。但科学进步的基石事实上包含了许许多多失败了的研究、以及无数个最终被证明为错误的假说。伯克的研究,虽然最终被证实为错误,但也成为了帮助我们理解 “什么是生命” 的重要线索。

我一直认为,好的科普,不仅要达到传播科学知识的目的,也要帮助读者建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与培养批判性的思维能力。除此以外,与畅销小说、传记作品相比,科普作品往往欠缺可读性与故事性,一不小心变得就 “深入深出”。若以此为标准,齐默的书在主题思想与写作风格这两个方面都做得很好,非常值得一读。
汪亚

《知识分子》特约撰稿人

7

《天朝的崩溃》茅海建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年

学术训练,除了增加头顶的亮度,另一方面,或多或少,也塑造了一点研究的品味,这种审美许多时候并不局限于学科本身。 


茅这本书,钩沉历史,论证绵密细致,读起来不容易,但让人兴奋。我自己关于鸦片战争的一些认知,全被这本书打破。如何穿过红白脸谱,分辨琦善、奕山、林则徐、魏源的面目,这本书为我这种业余爱好者提供了一个途径。好的研究或许都有类似之处,无分文理:爬梳前人工作,摸排批判其中问题,一点一点往前推进,构建新的认知。看一本书,几十个小时,能看到作者在这条路上多年的求索和思考,这是非常幸运的事。 
吴蕾

《知识分子》特约撰稿人

8

《羽毛——自然演化中的奇迹》[美]托尔•汉森 著赵敏,冯骐 译商务印书馆 2017年

犹记在一门课上,老师曾问:“你们觉得鸟类最特殊的地方在哪里?” 是令人艳羡的飞行能力,动人的歌喉,还是优雅的体态与身姿?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然而那位老师认为,鸟类身上最称得上是演化的 “奇迹” 的地方,是它们的羽毛。蝙蝠与翼龙也曾翱翔长空,许多昆虫也能发出婉转动听的鸣声,唯独羽毛为鸟类所特有。穿过漫长的演化历史,少有结构能像羽毛一般,在兼具保温、飞行、抵御寄生虫等实用性功能于一身的同时,还赋予了别具一格的装饰意义。

羽毛最初是为了飞行的目的而演化出来的吗?为什么鸟类会有色彩缤纷的羽毛?秃鹫又为什么失去了头部的羽毛?美国独立保护生物学家托尔•汉森在《羽毛》一书中,详细地介绍了鸟类的起源与羽毛的演化,并以海量的实例展现了羽毛对于鸟类的实用性功能。不仅如此,从鱼钩上的 “假蝇” 到英式女帽上夸张的装饰,作者还将对羽毛的介绍延伸至人类社会为其赋予的文化意义。此书称得上是关于 “羽毛” 的百科全书,语言幽默风趣,实例妙趣横生。至于本书创作初衷,作者在开篇写道:“是秃鹫让我写的”。
熊卫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特任教授


9

《简读中国史》张宏杰 著岳麓书社 2019年

我从小喜读历史,成年后以研究历史为业,可以说读了几十年的历史书籍、历史资料。但能以通透、智慧给我带来强烈冲击、令我击节赞叹的历史作品并不多。张宏杰这本《简读中国史》是少有的例外——上次带给我这种冲击感的,还是吴思约二十年前出版的《潜规则》和《血酬定律》。

如果说吴思的书从博弈论出发,对历史上的各类人物(有几类是他首次注意到并命名的)的行为做了分析,并从微观层面展示了中国一个个社会圈层之运作方式,那么,张宏杰这本仅仅36万字却纵论了中国约四千年历史(从夏朝到晚清)的著作,是从世界看中国,从宏观层面梳理出了中华文明之特点和中国历史发展之脉络,并在中外比较中归纳出了一些规律。

这本《简读中国史》不是故事会,而是论说集,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对西方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区别,封建制和郡县制各自的优劣,皇帝和大臣之间的博弈,草原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斗争,秦之后中国不断治乱循环的原因,为什么王朝无法解决腐败问题,为何欧洲能自发进入近代而中国不能,等等问题,它批驳众多似是而非的俗见,给出了逻辑性很强、很有说服力、很有启发性的答案。

张宏杰在书的后记中称,“这本书不是什么学术作品,而是一本面向大众读者的普及读物”。这可能是因为本书不像通常的学术著作那样有很多的引言和注释,而多为他用自己的语言一气呵成写就的大白话。但若论洞见之妙之多,这本书也远非一般的学术著作所能比拟。我相信,不勇于思考各种大问题,不敢于提出自己的猜想,不从万卷杂书中去找证据,并将古今中外的相关真知灼见融会贯通,他绝成不了如此一家之言。



10

《国家的启蒙:日本帝国崛起之源》《国家的歧路:日本帝国毁灭之谜》《国家的重生:日本战后腾飞之路》马国川 著中信出版社 2018-2021年

日本这个仅一海之隔的邻邦,是近代以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好的方面,它 “脱亚入欧” “脱亚入美”,在现代化方面较中国先行,是中国学习的榜样,并给了中国很多的援助;坏的方面,它曾两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两度成为中国的大敌。它的近现代史和中国的近现代史紧密交织在一起,有时是中国所发生事件的原因,有时又可作为中国的一面镜子。

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非常关心中国的著名记者马国川花费巨大的心力,撰写了以日本艰难的现代化转型为主题的 “三部曲”(《国家的启蒙》、《国家的歧路》和《国家的重生》),分别介绍(1)日本的第一次现代化转型;(2)它是如何走上歧路、趋于毁灭的;(3)它是如何重新回归正途、进行第二次现代化转型并再次迅速腾飞的。

马国川要写的主题很大——一个大国的崛起、毁灭和重生——可他却基本不进行宏大叙事,而是按时代顺序写政界、产业界、学术界、教育界、法律界、新闻界、环保界等不同领域一个个代表人物的一个个重要故事,每篇文章写某个时段的某个重要侧面。但把它们串到一起,也就联成了一百多年来日本跌宕起伏、波诡云谲的近现代史。

由于写的是人物的故事,所以本书能让读者产生很强的代入感。像我这种熟悉中国近现代史的读者,更会因他之所写而联想到中国类似的人物、类似的事情,并常因日本志士之从夹缝中突围最终得偿所愿、中国志士之为高度集权体制所压壮志未酬而扼腕长叹。

中日两国国运之起伏更是让人叹息。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励精图治,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内,就由弱变强,后来它更是成了国际联盟的常任理事国之一。可本该成为国际警察的它却不顾道义继续选择民族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等,逆国际主流价值而行,不惜退出和破坏国际联盟,进而令自己与主流文明国家为敌,并最终走向毁灭。值得庆幸的是,战败后它在美国的帮助之下,回归正途,仅仅经过二三十年,又重新变成了一个自由、阳光而发达的国家。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比日本的还要曲折、艰难。日本已经驶出历史的三峡,中国却还在三峡之中,这种状况不能不让人忧虑。

马国川的 “日本三部曲” 金句迭出,可读性很强,不仅写出了日本的历史,还为研究中国近代以来的人和事,提供了宝贵的参照系。这是一套可以从其中任何一篇文章读起,很给人以启迪,让人拿起就放不下的书,值得推荐!
于杨今奇

《知识分子》特约撰稿人

11

《Lost feast: culinary extinction and the future of food》Lenore Newman 著ECW 2019年

不管科技和经济如何发达,地球生态系统才是不可替代的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而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中,“食”是最让我们和自然产生直接联系的,食物来自自然,但我们对食物的捕猎和驯化也深深影响着自然景观。我们曾经吃什么,今天吃什么,明天吃什么?这不光是每个人日常需要思考的问题,更是全人类时时需要反思和平衡的。

 

加拿大学者,作家 Lenore Newman 在这本书中带我们深入历史,从饮食的角度审视人为导致的物种灭绝。

 

罗马时期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据说能包治百病的草药,罗盘草(Silphium),它甚至被称为 “阿波罗给人类的礼物”。然而因为太受欢迎,罗盘草在公元一世纪末被收割至灭绝。最后一棵被赠与了罗马皇帝尼禄,并被他当即吃掉了。而当时记录下这故事的人还不知道“灭绝”的概念,在他们的描述中,罗盘草大概只是短暂地消失了,也许有一天自然又会将它重新馈赠给人类。 

 

渡渡鸟的灭绝大概是人类第一次真正旁观且明白了经过千万年进化出的物种一旦消失,便不会再奇迹般地再次出现在地球上。渡渡鸟生活在人迹罕至的毛里求斯岛,因为生存条件过于优越又缺少天敌,这种大鸟甚至没有进化出飞行的能力。然而,地理大发现让它们暴露在了现代狩猎武器和外来入侵物种(猪,猴子等)的威胁下,在不到两百年的时间内就彻底灭绝了。 

 

完全自然的体系中大约每年会有百万分之一的物种灭绝,然而从历史角度来看,可被人食用的物种的灭绝率是其他物种的五倍。我们对一些美食的热爱会导致整个物种的快速灭绝,比如北美旅鸽。 北美旅鸽曾是地球上繁衍最成功的鸟,他们强壮且飞行速度很快,成群飞过时蔚为壮观,可以使一座城市的天空昏暗下来。大群的北美旅鸽也曾被认为是美洲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象征。然而它们有一个致命的缺点,美味。与土著共存了几个世纪后,欧洲人和工业的发展使北美旅鸽被无休止的,大批的捕杀。最后一只北美旅鸽Martha(以美国第一位第一夫人命名)1914年死在了动物园,地球的天空中再也没有了这曾经称霸美洲的大鸟。

 

Newman在书中讲述了几次 “灭绝大餐” ,即试图再现人类曾经的餐桌和那些消失的食物,并以此尝试揭示我们与食物的未来。物质丰富,甚至过剩的今天,我们是否仍在重复过去错误,想当然地认为地球生态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张瑾

《知识分子》特约撰稿人

12

《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美]比尔·盖茨 著陈召强 译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

要是你搞不清楚 “气候变化” “碳中和” “零碳” 这些概念,那么你应该读读这本书。如果你还在纠结 “气候变化跟自己有什么关系”,那么你更应该读读这本书。比尔·盖茨这本书,不算是学术著作,但是有足够扎实的田野案例和数据支撑;不是政策指南,但是有针对不同行业零碳目标实施的行动计划建议。

质疑富人的人会说,他不过是动机不纯,想要借 “气候变化” 忽悠赚更多的钱。但是你读了这本书就会发现,他强调的是 “每一个人的行动” 的重要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是政治框架下的规则,作为地球人的我们每个个体,必须实打实的正视、重视气候变化,并为之承担地球人维护地球的责任。作者花了十年时间调研气候变化的成因和影响,走访各个学科前沿领域的专家学者,探讨技术减排的可能性。单就这一点来说,比起那些短时间成稿、一包装就开卖的畅销书,不知道要靠谱多少倍。唯一有一点我的质疑就是:技术突破真的能够带来我们预期的结果么?——要不你们抽空读读看~
张诗卉

《知识分子》特约撰稿人

13

《置身事内》兰小欢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年

这是一本非常真诚而务实的科普书,从 “央地关系” 着手,为读者全面阐释了中国政府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如何 “做蛋糕” 和 “分蛋糕” 的。

这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从微观机制着手,阐述了中国地方政府是如何运作的:地方政府的钱从哪里来?要花到哪里去?下篇从宏观现象着手,阐述了地方政府种种运作模式导致的各种影响:如城市化与房价、地方债务风险、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我自己本科系统地学习过经济学,博士阶段又做的是公共政策和宏观经济方面的研究,但是无论是学习还是研究阶段,总是觉得经典的理论和现实的中国似乎 “隔了一层”。

而这本书运用扎实的经济学与公共政策理论,结合大量实证数据与案例,补齐了宏观理论与微观事件中缺失的一环,并没有简单地用 “中国特色” 四个字敷衍过去。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阐述案例的时候会讲述大量的来龙去脉,去剖析某时某地的一项政策为何会出台,造成了怎样的后果,用发展的眼光告诉读者,我们今天所生活的社会是怎样一步一步演变而来的。

对于想要了解中国政策现实的人,这本书是非常好的扫盲读物,能够帮助你建立完整的框架。对于其中具体问题感兴趣的人,作者也非常贴心地推荐了深入阅读的书目和纪录片。在一个采访里,作者曾经说,地方政府是他选取的解读中国现实的一个视角,如果用换个切入点,比如 “国有企业”  “外贸体制” 等,又能讲出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非常期待作者以后这方面的新作。
周忠和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知识分子》总编辑


14


《维多利亚博物浪漫》

[美]林恩·梅里尔 著

张晓天 译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年


维多利亚时代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科学、文化和工业快速发展,那个时代的英国人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乐观和自信,成就了博物学的黄金时代。通过从文化的视角对博物学的深度解析,作者为我们讲述了人与自然的故事,探讨了博物学与科学、文学、社会以及人性的关系。这虽是一本讲述维多利亚时代博物学的书,然而内容显然更为广博、深厚,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哲理性。当今社会跨学科跨界的交流、交融及系统思维日渐受到关注,博物学似乎依然展现顽强的生命力,本书对身处百年未有之历史大变局中的国人来说,恐怕也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