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牛顿忌日:他留下了什么手稿 | 直播预告-资讯-知识分子

今天牛顿忌日:他留下了什么手稿 | 直播预告

2022/03/31
导读
图片
↓ 点个 “ 预约 ” 不失联 ↓


640

大神的凝视背后暗藏着多面的人生,手绘:王若男


295年前的今天(1727年3月31日),艾萨克 · 牛顿与世长辞。牛顿对于科学及整个人类的贡献,可能用再多的褒奖都不为过,正如好多人的科学启蒙都始于那个“被苹果砸中的故事”,牛顿很多时候更像一个符号,一个代表了科学的符号,刻在了人类的发展史册中,刻在了每一个了解科学的人的记忆里。在牛顿的故乡英国,英国皇家学会曾发起一场“谁是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的调查投票,结果无论是皇家学会院士,还是网民,都将牛顿排在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前。


然而,科学上神一般存在的牛顿,却在过世之后被人逐渐发现了他“不那么神”,或者说走下神坛的侧面:自私、自大、崇尚炼金与伪科学……而作为佐证的,不是那些街头坊间的市井流言,而是牛顿自作的手稿:约800万字关于科学、炼金术、神学、哲学等方向的牛顿手稿在他过世的百多年间历经封存、分散各地、交易、拍卖、私藏、捐赠,现在散落在世界各大博物馆和私人藏家手中,甚至是某个不知名的柜橱角落。这些手稿的经历本身就是一个浩大的故事,而这背后是人们去发掘牛顿这位“神”人性一面的历史。


是的,牛顿逝世295年后的今天,人们还在通过他的手稿,来研究这位科学巨人,研究他不同的侧面。今晚八点一刻,赛先生LIVE将会邀请到:


  •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译者、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王克迪教授,请他还原当时翻译、修订牛顿最重要的著作时的故事;

  •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万兆元副教授他是牛津通识读本《牛顿新传》的译者,也是英国大型学术工程“牛顿项目”(Newton Project)的中方协调员,请他分享翻译《牛顿新传》背后的故事、“牛顿项目”的内容和成果,以及当代牛顿研究中的新面向

  •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王哲然助理教授,他也是新书《牛顿手稿漂流史》的译者,请他来分享牛顿手稿的发现、漂流的故事,并告诉我们今天我们能从牛顿手稿本身以及它们的发现历程中看到哪些牛顿的侧面。


牛顿真的被苹果砸中了吗?他究竟是不是一个天才?我们可以从哪些渠道去了解牛顿的手稿和历史?他究竟是不是“晚节不保”……带着这些问题,三位科学史及哲学史研究学者,将从牛顿科学巨人、数学家、炼金术士、神学家、皇家造币厂厂长等身份出发,逐层揭开他不同的面纱,分析牛顿身上的各个特点,还原不一样的多面牛顿!

640


640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赛先生》微信公众号创刊于2014年7月,创始人为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成为国内首个由知名科学家创办并担任主编的科学传播新媒体平台,共同致力于让科学文化在中国本土扎根。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