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土吃起来,味道和地球上有哪些不一样?
● ● ●
历史上,真的有人吃过月球上的土,只是他并非心甘情愿。那么,月球上土壤的味道有哪些特色?
被月尘糊了一脸的美国宇航员Gene Cernan,他可能是第一个吃月球土的人。图片来自NASA
撰文 | 陈正(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健康与环境系)
昨天,“嫦娥五号”费尽心思挖回来2千克的月壤。
于是中国人第一次有足够的样本,来研究月亮上的土是什么味道,为将来沙县小吃月球分店做准备。毕竟美国重启登月计划的一个原因,就是怕下一次登月会在月亮上吃到沙县小吃。这当然是玩笑,然而作为泱泱大国的吃货,怎么能不琢磨一下月壤是不是像月饼一样好吃?
把土作为食品可是有源远流长的历史。那么,月亮土和地球土的味道,会有区别吗?
月球上有厚厚的一层尘土,图片来自sites.wustl.edu
月亮和地球可谓一母同胞,所以岩石成分非常类似。就化学成分上来说,月亮上的土和地球上新鲜的火山喷发沉积物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大约一半是硅酸盐,也就是玻璃,剩下的是氧化铝,氧化钙镁钛,以及铁和氧化铁。以至于一些“穷困”的研究者只好使用火山灰来代替昂贵的月壤,来研究它们的化学性质。
但月亮上的土和火山灰肯定不是一个味道,因为它们“炒制”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地球上土壤的“味道”,是有岩石母质,气候,生物和人类活动等等因素决定。月球上只有岩石,没有生物和人类活动,但是有更加剧烈的陨石撞击、太阳风辐射、太阳耀斑和银河宇宙辐射,以及温度变化。这些是造成月壤风味的主要原因。
微小陨石撞击带来的高温高压是月壤形成的主要原因
和地球上的土壤不同,在月球的土壤里能发现金属铁。地球上上丰富的氧气把所有的金属铁都变成了氧化铁,也就是铁锈。铁锈尝起来有点腥味。月球上大气稀薄,太阳风(主要成分是质子流,质子加上电子能组成氢原子)直接刮到土壤里,把土壤里面的氧化铁还原成金属铁。铁的味道要比氧化铁寡淡很多,所以我们用金属铁来制作铁锅和铁勺。
强烈的放射性环境还给月球土壤带来一股奇怪的风味-自由基的味道。太阳风和紫外线等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他们会让土壤带电,还能形成自由基(一种很活跃的化学基团)。这使得月壤有很强的化学活性,难以长期保存。
所以目前没有人知道这些自由基和带电土壤会在人的舌头上发生什么化学反应,引起什么样子的味道。
除了化学成分,物理形态对口感也非常重要。月壤是非常蓬松的,有点像面粉,所以宇航员可以轻松地在月球上留下脚印。但是它的口感肯定不会像可口的面粉。它可能会是一种有点扎嘴咯牙的感觉。因为在陨石的撞击下,月球上古老的岩石首先被击碎,然后融化,在形成各种形态的颗粒,尤其是独特的粘合集块岩。很多颗粒形状都不规则,有棱有角,互相直接勾连在一起。所以不要期待月壤有巧克力一样丝滑的口感。
一看就咯牙的月壤颗粒
尽管以上都基于我们对月壤目前的认识所作的猜测,那么有没有人真的尝过月壤的味道呢?
答案是有的。当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时候,宇航员就吃过月球上的土。
当然不是故意的,不管在哪里,都不要主动品尝不熟悉的东西。宇航员“吃月壤”是一个意外。当宇航员第一次完成探月工作返回登月舱的时候,发现又轻又粘又咯的月尘经常躲在宇航服外面夹缝里,无论怎么努力,都没有办法全部除去。宇航服一脱,月尘漂浮在宇航仓里,宇航员一张嘴,就尝到了漂浮着的月壤的味道。
据说这个味道有点像“火药”的味道。现在的火药味道是来自其中一种含氮的有机物,这在月球上是肯定不存在的。那么为什么月壤会有这种奇怪的味道,到现在也还是一个谜。
宇航员Cernan的宇航服上有厚厚一层的月尘,图片来自NASA
第一次吃月壤的宇航员为此得了一次干草热,据推测,长期暴露在月壤可能会得“硅肺”。所以,在用月壤种出来好吃的食物之前,月尘月霾可能是月球移民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美国阿波罗计划已经从月球上取回来半吨的土壤。当这些月壤回到地球上,科学家并没有发现他们有什么奇怪的味道。其中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这些月壤在地月运输过程中变质了,地球和登月舱上的氧气,让月壤变成了和普通火山灰类似的东西。
尽管最开始的保存办法也考虑到了需要真空保存的,但是无孔不入的微小月尘卡住了密封装置。这使得美国6次的采样,都没能带回来 “新鲜”没有变质的月壤。据说这次嫦娥做好了非常充分的准备,不知道能不能给我们带回来原汁原味的月亮土壤。
能亲自研究月壤是科学家的梦想和荣耀。其实不仅是月球上的土壤,我们对地球上的土壤也知之甚少。地球上的土壤,不仅为地球上所有的植物的扎根之所,提供了所有动物所需要的食物,也是人类社会的基石。
作为一个土壤环境化学研究者,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人加入我们,为子孙后代的地球和新人类的月球,贡献自己的力量。
注:本文经作者授权转发,作者为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健康与环境系副教授,该系近期有本科生实习岗位,新成立的硕士项目,有奖学金资助的博士位置和全职教师岗位开放。有兴趣者可发咨询邮件至:Zheng.Chen@xjtlu.edu.cn。
制版编辑 | 常春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