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先生》创办六周年有感:理性的种子根植十四亿国民,道阻且艰
从左到右:波尔、奥本海默、费曼和费米(曼哈顿计划)
撰文 | 梁力行
● ● ●
眨眼间,《赛先生》公众号已经创办了6年。一路走来,不无坎坷,有些报道的内容或值得商榷,但总体上来讲,《赛先生》坚持住了自己的理念和底线。在谣言和谎言齐飞的年代,《赛先生》成了不少朋友比较信赖的新媒体,这些信赖得之不易,祝贺《赛先生》!
许多像我这样从海外回来的人,对《赛先生》需走的路也有了更切身的体会。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科学的进步举世瞩目,但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总希望前进的步伐能再快一些,更快一些,有时候甚至是怒其不争。面对不太友好的当前形势,我们或多或少会对将面临的挑战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于复杂多变的未来,我们并不能盲目乐观。中国的“赛先生”(科学)要登上世界之巅,我们需要做的事还有很多,方式也急需与时俱进。
在我看来,赛先生要在中国扎根,有三个方面需要重视。
首先,需要拥有更加广袤包容的文化氛围,允许不同风格、不同个性的科学家的存在。对于年轻科学家,请尽量保留他们棱角,而不是同化他们。在科学研究方面,请给予年轻人更大的信任度,因为他们才可能是推动这个时代的后浪。
应该少一些条条框框的限制,多一些切切实实的鼓励,允许年轻人“think outside the box”。希望国家在政策方面能够有所倾斜,支持年轻一代勇敢尝试从0到1的工作,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毕竟,如果年轻人都没了冲劲、没有雄心,中国科学也就没有了希望!
其次,赛先生在中国的发展还缺乏深厚的文化根基,因此建立世界一流的科学软文化和氛围刻不容缓。但是,科学文化的建立不能一蹴而就,很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历史早已给我们提供了先例:德国的物理学曾经引领世界,但二战后随着大批科学家的离去,致使其元气大伤,即使60年后的今天,德国也没能重回领头羊的位置。以史为鉴,我们应当警醒。
虽然科学的软文化很难具体定义,但国内的弊端还是可窥得一二的。
比如,国内尖锐的学术批评太少,业内评审的表面文章又太多。大物理学家泡利(Pauli)可以直抒胸臆地评鉴他人的文章“not even wrong”(连错误都谈不上),甚至毫不留情地讥笑一些垃圾文章。费曼(Feynman,图1) 也曾无所顾忌地当面指责到访Los Alamos(曼哈顿计划所在地)的波尔(Bohr)教授(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胡说八道”。波尔教授不以为忤,反倒很是欣赏费曼,之后甚至专门寻求他的意见,这是何等的胸襟[见引文1,2]!
第一,我常想,如果中国学术界也出现像泡利和费曼这样“不够圆滑”的人才,能否被容忍、被委以重任乃至脱颖而出?转而想想,连苏联的物理学全才朗道(Laudau) 这样桀骜不驯的年轻人都拜师在波尔门下,不正是由于波尔这种兼容并包的广阔胸襟么?同样,也正是这批追随波尔的年轻人,让哥本哈根学派名扬世界。
第二,再比如,中国人多有诺奖情结。诺奖虽好,却不宜成为唯一追逐的目标。即使偶有得奖,我们还是要对自己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个清醒的认识,毕竟,中国出了个姚明,却并不能代表CBA赶超NBA了。何时我们能对得奖保有平常心,说明我们的科学工作获得国际肯定已经成为新的常态,到那时,我们才能有底气的告诉全人类,我们已经踏入了世界前列。在此之前,请让我们回归科学研究本身的乐趣,在好奇心驱动下稳步前行!
哥本哈根学派:前排左起,波尔,海森堡,泡利,乔治·伽莫夫,朗道,Kramers (摄于1930年)
当然,新的科学文化的建立会很难、很慢,但如果每个科学家都保持乐观、做出努力,持之以恒,潜移默化,总会有成效的。
其三,我们还需要花更大的力气、更有效地开展科普工作。现在的伪科学越来越多,在一些自媒体的加持下,大有泛滥之势。我也常收到所谓的“民科”稿件,总体说来,他们的理论常常含糊且宏大,似乎无所不包,但多只基于初等数学,缺乏系统的推演,无法预言,难以证伪。所以,要让赛先生的理念在中国这片土地扎根,让理性思维的种子根植十四亿国民,道阻且艰,但,行则将至!
最后,祝福《赛先生》越办越好,成为照亮前路的一点星星之火!
注:2020.8.14号初稿、2020.10.13号终稿。
参考文献
1.R. P. Feynman, R. Leighton, 1997, Surely You Must Be Joking (publisher: W. W. Norton & Company)
2.https://medium.com/thoughtsonstartups/100-years-of-new-atom-theory-celebrated-in-its-homeland-6e17970fd9c
制版编辑 | 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