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屋子里放一杯糖水真的可以驱蚊吗?
驱蚊的方法千千万,有一种方法看上去似乎特别不靠谱:在屋子里放一杯糖水。但最近的一项研究证明,这个偏方是有些用的!
撰文 | 十万个不知道
来源 | 科学大院(id: kexuedayuan)
传说中,你先准备一杯甜甜的糖水,可以装在一个饮料瓶里,也可以是一个酒瓶里,然后打开盖子放在角落里,糖水散发的甜味就会吸引蚊子。被吸引的蚊子会飞到瓶子里被糖水黏住,这样它们就不会来找你麻烦了。
听起来是不是像很不靠谱的歪门偏方?因为之前有科学家研究表明:蚊子是通过嗅觉感知二氧化碳、乳酸酸、羧酸、醛和辛烯醇这些物质来寻找吸血对象的,而甜味并不属于它们感知的内容。
但最近,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证明了这个偏方是有些用的。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5月9号的PLOS Biology期刊上。
研究人员选择了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作为研究对象,这是一种来自于东南亚的蚊子,对环境的适应力极强,所以早就不限于东南亚地区了,在中国也有。
加上它和其他蚊子相比具有更强的攻击性,能传播令人讨厌的疾病(比如登革热、黄热病和寨卡病毒),所以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的入侵物种专家小组(ISSG)列为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
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 (图源:Wikipedia)
可能你知道只有雌蚊会因为要怀宝宝而去吸血,但其实它们也会去吸食花朵的蜂蜜或者树液来获取糖分。
研究人员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觉得可以利用蚊子喜欢糖这一特性来减少它们吸血的冲动。所以研究人员立即开展试验,他们准备了一些覆盖有网的透明塑料杯,把蚊子分别关进这些杯子里,杯子里都挂着一个棉球,有的杯子里的棉球是浸了糖水的(浓度分别为5%、20%、50%),有的则是普普通通的水,这样方便作对比。
蓝色:纯水;黄色:浓度为5%的糖水;浅红色:浓度为20%的糖水;深红色:浓度为50%的糖水(图源:参考资料[1])
这些蚊子都是饥饿的,然后研究人员在早上和下午两个时段做试验,把手放在塑料杯的网上持续1分钟,试着吸引蚊子过来咬他,但又保持一段距离,不让蚊子真的吸到血,不断地“调戏”和“勾引”蚊子……
研究人员结果发现:在只有纯水的杯子里,雌蚊更具有攻击性,攻击频率更高;而在有糖水的杯子里,蚊子的攻击性则被削弱了很多,而且糖水浓度越高,提供的能量越多,削弱的攻击性则越明显,也就是说糖水有debuff的功能,会降低蚊子对吸人血液的“冲动”。
糖水削弱了蚊子的攻击性,而且越浓的糖水越明显(图源:参考资料[1])
那现在又有另一个问题了,哪一种糖水能更有效驱蚊呢?到底是蔗糖、葡萄糖又或者是果糖呢?
为了找出问题的答案,研究人员又分别用20%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来做上述同样的试验。
深红色:果糖,浅红色:蔗糖,黄色:葡萄糖(图源:参考资料[1])
结果发现:在降低攻击性上基本没啥太大差别,如果非要比一比,可能果糖效果好一点。至于为什么没啥差别,估计是这几种糖提供的热量都差不多的缘故吧。
三种不同的糖对蚊子叮咬的影响(图源:参考资料[1])
为什么蚊子喜欢吃糖?
因为不管是糖还是血,都能为雌性蚊子的繁殖提供能量。如果没有糖,那蚊子就只能吸血了,而糖只是一个蚊子进食的选项之一。而且正常情况下,吃糖的风险几乎为0,而吸血则有可能被人类一掌拍死,如果你是一只蚊子,你会选哪个?所以蚊子吃糖是一种生存策略的选择。
蚊子的基因决定这一切
研究人员后来还对这些蚊子的RNA(核糖核酸,存在于生物细胞以及部分病毒、类病毒中的遗传信息载体)进行了测序。他们发现,一些基因表达的变化与吸食人类血液的兴趣降低有关。其中一个基因是卵黄素基因,称为Vg-2,它在雌性蚊子的卵巢发育中发挥作用,当它们吃糖时,这种基因表达得更多。也就是说Vg-2表达量越高,蚊子吸血的冲动就越少。
研究人员随后又进行了另一项实验:他们干扰了蚊子的RNA,并降低了Vg-2的表达。结果发现:尽管雌性蚊子只吃糖,但它们还是会对人类的血液感到饥饿。证实了Vg-2和蚊子吸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将来也许可以利用这一点,用转基因技术来抑制蚊子的吸血,让它们“改邪归正“,这样蚊子就能只吃糖不吸血。
夏天到了,大家可以在家里试试这个科学的“偏方”啦!不过要记得经常换糖水噢,之前科学家用糖来诱导以抑制蚊子叮咬的效果持续不到一周,因为糖水的浓度降低了就不管用了。如果按照科学家的做法来弄的话,选蔗糖作为材料就ok了,浓度越高的糖水效果越好。
另外,用糖水来驱蚊的办法,似乎也只对年轻的雌蚊有用,换言之,糖水对那些蚊子“阿姨”是不管用的。
参考资料
[1] Dittmer, J., Alafndi, A., & Gabrieli, P. (2019). Fat body–specific vitellogenin expression regulates host-seeking behaviour in the mosquito Aedes albopictus. PLOS Biology, 17(5), e3000238. doi:10.1371/journal.pbio.3000238
文章头图及封面图片来源:pixab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