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公众对临床试验的认知,他们发起了这个基金-资讯-知识分子

为了提高公众对临床试验的认知,他们发起了这个基金

2018/09/13
导读
17年临床研究促进公益基金成立,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公众科普临床研究,帮助公众消除误解,建立正确、客观的认知。9月9日成立一周年之际,多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伦理委员会、申办方、患者组织和媒体代表再相聚,共同为如何让临床试验在患者中更好获得认知建言献策

12

临床研究促进公益基金秘书长李树婷

撰文 | 杨爽


  


长期以来,中国本土新药研发能力薄弱、研发进程滞后,使得治病只能选择国外的新药,而面对国外药品昂贵的定价,一部《我不是药神》电影折射出了我国新药研发与国外的差距。

 

2017年,临床研究促进公益基金成立,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公众科普临床研究,帮助公众消除对临床试验的误解,建立正确、客观的认知。

 

9月9日,在成立一周年之际,多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伦理委员会、申办方、患者组织和媒体代表再次相聚,共同为如何让临床试验在患者中更好获得认知建言献策。

 

临床研究促进公益基金秘书长李树婷肯定了整体环境的进步。近日,《三联生活》周刊用了半本杂志页数的篇幅做了一个专题:《中国人需要什么样的抗癌药》,“主流媒体都正面刊登了新药与试验受试患者,比几年前媒体的报道有了很大的进步。”李树婷表示。

 

整体环境的改善也包括临床试验监管方的改革。据泰格医药政策法规事务副总裁常建青介绍,在建立全方位严格监管体系的基础上,监管部门逐步简化了许多审评审批的行政流程,优化了对伦理委员会和临床研究机构的管理,并努力与国际标准的接轨,以缩短我国新药上市的时间。

 

然而,目前临床试验的招募信息很多,但对新药临床研究的科普仍然很少,而真实可靠的试验查找平台也亟待完善。李树婷表示, “我们开展了很多线上线下的宣传工作,包括推送各种形式的临床研究科普知识、动画视频,发放宣传手册,建立科普宣传示范基地等,但科普仍面临很多困境:公众的关注度低、信任度低,临床研究机构的参与度不高。”


k/wb/zsfz1536849893.5665980.jpg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主治医生侯金林


临床试验的科普到底有多重要?在座的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主治医生侯金林表达了自己的看法。10年前,他牵头了一项REALM研究。该项研究是国际上样本量最大、随访时间最长的一项前瞻性、随机、开放标签的观察性研究,全球共有299家中心参与,总共入组了12500例病人(中国共有50家中心参与,入组了5333例乙肝患者),是一项在乙肝领域非常大型的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如果该项临床试验在今天这样鼓励新药创制和大力科普宣传药物临床试验的环境下启动,借用临床研究促进公益基金这样的平台,也许受试者对临床试验的认知会更好,对于受试者的管理和服务也都会比十年前好。”侯金林说。

 

参与此次临床试验科普座谈会的还有来自复旦肿瘤医院机构办秘书刘燕飞、君实生物临床研究与运营副总裁顾娟红、广东省药学会GCP青委会秘书长贺帅、研发客创始人毛冬蕾、“小奇时间”作者郝鹏等人。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知识分子是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