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农业的末日即将到来,人类该怎么办?-创新-知识分子

如果农业的末日即将到来,人类该怎么办?

2021/09/30
导读
自然选择可能成为无米之炊。

撰文 | 崔凯

责编 | 岭桐

 

在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干旱和枯萎病先后灭绝了小麦、秋葵等作物,“末日作物”玉米也奄奄一息,人类变得走投无路。这种剧情并非是编剧异想天开,今天田野中的物种正在不断减少。人类影响着生态,而后者反过来也影响着人类的未来。


电影《星际穿越》剧照

01

农业的隐忧


过去的一万年里,人类的所有活动中,改变自然界最多的就是农业活动。人类为了扩大耕地面积,不断清除田野中的野生物种。最初用的是石斧,然后是锹镐,最近100年变成了无坚不摧的拖拉机。


农作物占据了越来越多的田野,破坏了生物多样性。稻飞虱、麦蚜虫、玉米螟等害虫经常造成谷物减产,为此人类又研制出数以千计的农药品种。农药问世后,害虫们被杀得溃不成军,益虫们也跟着遭殃。在我的少年记忆中,晚霞中蜻蜓漫天飞舞,夏夜里蛙声一片。今天再去看看,这种画面已经成为回忆。

 

如果说传统农业主要是农作物抢占野生物种的生存空间,那么现代农业则开启了农作物之间的“内卷”。一个优良品种培育出来以后,出道即巅峰,大面积地攻城略地。地方品种的空间被大量侵占,作物品种越来越单一化,这究竟是福还是祸?要看你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


现代农业的做法带来的更多的粮食产量,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专业化的品种也迎合了食品工业的标准化要求。然而在过去的100年里,90%以上的地方品种已经从农田中消失,农业生物多样性面临巨大威胁。

 

100年前,一首《松花江上》点燃了中华大地的抗日烽火:“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前的田野里轮种着五谷杂粮,深浅不同的根系可以吸收不同土层的营养,改善土壤性状,调节土壤肥力。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开始施行“包产到户”。农民种地谋生,当然优选高产作物,杂粮品种迅速减少。今天的北方田野中,已经很少能见到大豆和高粱的影子了,漫山遍野的种的都是小麦、水稻和玉米,而且是同一块耕地上长期种植同一种作物,俗称“重茬”。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重茬作物营养吸收结构单一,会造成土壤肥力失衡,生长环境恶化,粮食的产量和品质下降。另外,病虫草害第二年也会卷土重来,危害越来越重。从人类健康的角度,长期食用精米白面,缺少杂粮饮食,也会造成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罹患各种疾病。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受到威胁的不只是地上的农作物,还有地下的微生物。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强力翻耕,土壤结构受到破坏,扰乱了微生物群落。土壤酸化、抗生素和农膜污染也降低了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和代谢活动,土壤开始积劳成疾。


以前的米饭煮熟后,会有一层油光;一滴芝麻香油滴出,能让整个屋子里飘香。今天的作物品种,产量是越来越高,却没有以前那么好吃了


02

爱尔兰“薯疫”


在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干旱、高温、病虫害对全球农业生产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令人担忧的是,万一遇到灾害年景,单一品种的作物就可能酿成粮食危机,爱尔兰在1845年爆发的马铃薯晚疫病就是前车之鉴

 

1603年,英国人在爱尔兰建立了第一个海外殖民地,顺手也把土豆带了过去。肥沃土地被英国地主占领,很多爱尔兰人被迫迁徙到寒冷多山的西部。这里土地贫瘠,积温和光照不足,根本就不适合种植小麦。但是对于土豆而言,这样的生长条件已经绰绰有余。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里说:“伦敦的轿夫、脚夫和煤炭挑夫,以及那些靠卖淫为生的不幸妇女,大部分来自以土豆为主食的爱尔兰最下层人民。”


到十九世纪初期,马铃薯成为爱尔兰人的主要食物。1845年,爱尔兰岛上60%的耕地面积种植的都是土豆,人均每天吃掉5斤马铃薯,营养结构甚至好于大多数英国城市工人。有了食物保障,爱尔兰人开始拼命生娃,人口从1780年的400万猛增至1845年的800万。

 

1845年,祸从天降,一种名为“晚疫病”的植物病害开始在爱尔兰爆发。美洲有几百个马铃薯品种,爱尔兰偏偏只种植了一种名为“垄坡”(Lumper)的单一品种。疫情爆发时,根本找不到能够抗病的其它品种。如果把鸡蛋只放在一个篮子里,就有可能被全部打碎


第一年爱尔兰岛的土豆就减产了2/3,第二年和第三年疫情持续爆发,土豆产量几近绝收。1846年的报纸上对爱尔兰做了这样的报道:“到处都是疾病和死亡,曾经强壮的人口被折磨得骨瘦如柴,热病、水肿和饥荒蹂躏着每一间肮脏的茅屋,并掳去全家人的性命”。

 

饥荒持续了七年,20%的爱尔兰人被饿死,还有另外25%的人背井离乡。“薯疫”是这个民族刻骨铭心的伤痛,也给爱尔兰留下这样一句谚语:“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开不得玩笑,一是婚姻,二是土豆。”晚疫病很快又扩散到英国、德国、荷兰以及其它北欧地区,导致许多地方发生食物短缺,粮价翻倍。


屋漏偏遭连绵雨,1847年欧洲又爆发了经济危机。民众的不满和焦虑最终引发了1848年的欧洲革命,造成了剧烈的社会动荡。今天回望,爱尔兰“薯疫”相当于做了一次单一品种作物种植试验,但结果却是欧洲最大的农业悲剧。


都柏林街头,爱尔兰大饥荒(Irish Potato Famine)纪念雕塑

 

03

种质资源:农业的“芯片”



1900年世界人口只有17亿,2020年已经达到77亿,人口增幅史无前例。然而得益于良种、农药和化肥这“三驾马车”,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今天人们的饮食明显优于一百年前。有些朋友觉得岁月静好,认为不会再发生爱尔兰薯疫这样的大饥荒。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今天仍有10%的地球人口在忍饥挨饿。2050年,世界人口会增加到95亿,2100年会达到110亿,全球粮食需求还会增加50%以上。然而地球养活人类的能力正在被推向极限,适合植物生长的地方几乎都变成了农田,耕地面积已经缺少增长空间。为了追求粮食产量,人们必须更多的依靠良种培育

 

育种家希望不断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需要找到具有相应性状的DNA。谷物的祖先就是大自然中的各种野草,在它们的起源地有着更多的而野生近缘品种。


中国在杂交水稻领域能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我们是水稻的发源地,有着非常丰富的野生水稻种质资源。1970年,袁隆平先生就是利用在海南三亚找到的野生雄性不育株,打开了杂交水稻育种的突破口。今天,种质资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对新品种选育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在这方面,美国是个很好的借鉴。

 

从农业发展角度,北美洲的农业起步要比欧亚大陆晚很多。亚洲在8000千年前就驯化出了麦类、水稻等主粮作物。直到4000年前,北美洲的印第安土著才驯化出了四种作物——南瓜、向日葵、菊草和藜。


然而相对于富含能量的谷物,这四种作物只能做为补充食物,土著人主要依赖野生动物和坚果为生。直到公元1100年左右,来自中美洲的玉米和南美洲的土豆开始在北美落地生根,北美人口才迅速增长,酋长部落沿着密西西比河流域发展了起来。


密西西比河流域

 

辽阔的土地吸引了大量移民开荒种地,然而美国本土物种资源相对缺乏,必须从国外搜集农作物品种。1819年,具有战略眼光的美国财政部长威廉·克劳福德曾给所有驻外领事人员发布了一项通知,要求他们尽可能在国外采集有价值的作物,再运回到美国。


1898年,美国农业部干脆建立起“外国种子和植物引进办公室(SPI)”,派出很多植物学家前往世界各地。那一时期,这些植物学家为美国搜集到了数以万计的作物品种,包括俄国冬小麦、日本九州水稻、中国大豆和埃及棉花等。这些农作物经过不断地杂交和改良,培育出一些优质新品种,迅速提升了美国的农业水平。

 

举个例子,20世纪初,美国传教士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采集了几千份大豆材料,其中包括一种叫“北京小黑豆”的中国地方品种。1954年,孢囊线虫病使美国大豆种植遭遇毁灭性打击,有些地方甚至绝收。


天无绝人之路,美国育种学家“翻箱倒柜”,最终在“北京小黑豆”中找到了一种独特的抗病基因。当时这份来自中国的种质资源已在美国保存了47年。通过远源杂交,美国育种家在1957年培育出新的抗病品种,使得大豆产业得以复苏。今天,全世界的大豆胞囊线虫抗病品种,抗源基因几乎都来自北京小黑豆品种

 

二战结束后,众多殖民地国家宣布独立,美国的作物采集活动受到限制。1946年,美国建立起国家植物种质系统。美国农业部因势利导,开始用与各国合作研究方式,继续为育种工作寻找基因资源。经过一百多年的植物采集活动,今天的美国已经从一个植物种质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成为资源大国,拥有各类植物遗传资源60万份,其中超过70%是从国外收集而来

 

对于有着1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没有什么课题比粮食安全更加重要,而种子安全则是粮食增产的关键。中国幅员辽阔,地貌复杂,在物种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驯化出水稻、大豆、谷子、糜子等谷物,就是这些物种孕育出绵延千年的华夏文明。


1986年,中国农科院在北京建立起一座国家种质库,储藏室常年保持零下18度的低温,真空密封的作物种子“保质期”可以达到50年以上。今天,中国的种质资源保存量约为50万份。2019年,新国家作物种质库项目开工建设,种子库设计容量为150万份,将于2021年8月建成。


04

末日种子库



对于人类而言,种质资源库相当于庞大的“基因银行”,储存着亿万年来物种进化出来的特性,如耐寒、抗虫、耐病、耐涝、耐盐、抗干旱、抗草等,这些特性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如果不进行种质资源保护,将来有一天我们去寻找这些优良性状时,可能发现具备这些基因的植物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了。居安思危,如果发生核战争、小行星撞击、气候剧变、海平面上升等末日危机,人类的农业系统将彻底崩溃

 

所幸,已经有人在未雨绸缪。挪威斯瓦尔巴群岛距离北极圈极点1000多公里,2008年挪威政府在这里建成了一座“全球种子库”,还给它取了个响亮的名字——“末日穹顶”。挪威政府宣布该种子库可以为世界各国保存“备份”种子,种子的所有权归委托国所有。“末日穹顶”设计容量为450万份,目前已经储存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万份种子。


挪威末日种子库(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和世界其它地方的种子库相比,这座“全球种子库”最为安全。这里位于偏远的极寒之地,永久冻土层是植物标本的天然冰窖。即使制冷设备损坏,库内温度依然能维持低温。种子库高出海平面130米,能够应对气候变暖导致的海面上升。这里是北极熊的家乡,人迹罕至,可以让种子库远离各种威胁。


为了抵御地震和核武器可能带来的破坏,种子库按照美国黄金储备库的安全模式设计。入口向内开凿出一条长达120米的隧道,种子库位于隧道的尽头。隧道和种子库的外围构筑一层1米厚的混凝土石板,密封门可抵抗数吨炸药的爆炸威力。

 

一旦地球遭遇重大危机,存放在这里的珍贵种子可以帮助人类重建粮食系统。举个例子,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在叙利亚建了一座种子库,保存着小麦、大麦等适应当地干旱气候的作物种子。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这座种子库也在战乱中遭到破坏。所幸被毁的种子在“末日穹顶”存放了备份。2015年,干旱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从“末日穹顶”提取了130盒“备份”种子,用于培育适应中东气候的新品种,拯救一方民众。

 

尽管如此,一座种子库中能够保存的种子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即使低温存放,种子的生命力依然会随时间而降低。植物种群在天地间生生不息,广袤的大自然才是真正的种子库。从生命在地球上诞生起,生物多样性就是自然存在的概念,或者说是这个世界的本质。生物多样性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料”,物种变少,变异也会减少,自然选择也将成为无米之炊。


人类不能只有对自己的“私心”,也需要有对大自然的“公心”。2000年,联合国大会宣布每年的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然而时至今日,很少人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和自然的重要性。回望历史,当人们对自然的索取达到顶峰时,自然就会用灾难将人类击溃,千年沧桑,风雨无情。



 作者简介 

崔凯
江南大学食品工程博士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关注农业三十多年,先后兼任多家农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发表多篇10万+浏览量文章。交流邮箱:cuik007@163.com


 



参考文献: (滑动可查看更多)

1.官君策. 1848年泛滥欧洲的"革命风暴". 世界博览, 2011,(4):28.

2.陈井生等,北京小黑豆在大豆抗胞囊线虫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年:330-335

3.张箭,马铃薯的主粮化进程——它在世界上的发展与传播.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8(4)81-88

4.刘琨,近代美国作物采集活动研究,农业考古,2015(4):246-252

5.杨舒,守护好我们的种质资源,光明日报 2019年5月22日

6.黎裕等. 美国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与研究利用. 作物杂志, 2018(6):1-9.

7. Elizabeth Palmer ,Syria war prompts withdrawal from "doomsday" vault,CBS News,2015.9.24


制版编辑 | Morgan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赛先生》微信公众号创刊于2014年7月,创始人为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成为国内首个由知名科学家创办并担任主编的科学传播新媒体平台,共同致力于让科学文化在中国本土扎根。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