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 | 29张旧照,追忆科坛佳偶闵恩泽陆婉珍夫妇-深度-知识分子

纪念 | 29张旧照,追忆科坛佳偶闵恩泽陆婉珍夫妇

2016/04/12
导读
心意相通,生死相随。这对科坛佳偶相濡以沫的爱情,正如第30991号小行星,永远在天际闪耀……


  


2016年3月7日,闵恩泽先生故去了,距2015年11月17日,他的夫人陆婉珍辞世,仅仅过了一百天……闵恩泽、陆婉珍这对伉俪院士,用他俩辉煌的人生谱写了一曲科坛佳偶的爱情乐章。


闵恩泽当之无愧地被中外科技界公认为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奠基人,陆婉珍也被公认为我国分析技术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夫妻俩在石油化工科技领域比翼齐飞,美誉共播。


1 求学成才 一路相伴

中学时代的闵恩泽


1942年秋天,在中华民族蒙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奴役的苦难岁月,闵恩泽和陆婉珍这两个年方18、素不相识的青年男女,怀着科学救国的共同理想,从不同的地方不约而同地来到位于陪都重庆的中央大学求学。两人一见钟情,却在毕业时各奔前程。


1946年10月,闵恩泽以第一名考入当时中国最大的印染厂——上海第一印染厂当上了漂染车间的技术员。也许是命运的安排,这家印染厂正是陆婉珍工作的工厂,两人在上海不期而遇,旧情复炽。


可追求幸福的冲动并没有让他俩沉湎于爱情的缠绵之中。1947年初,陆婉珍作出了一个让家人十分震惊的抉择,这位大家闺秀只身一人带着外婆给她的一枚金戒指作为盘缠赴美求学。一年后,闵恩泽循着陆婉珍的足迹,也赴美留学。



他俩第三次相聚,再度成为同窗。


1948年春,闵恩泽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工程系攻读研究生,当年就拿到了硕士学位,又继续攻读博士;这时陆婉珍也拿到硕士学位,考入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工程系攻读博士。


闵恩泽与陆婉珍结婚照,陆婉珍穿着自己缝制的礼服婚纱


1950年6月,闵恩泽和陆婉珍双双通过博士论文答辩。一个良辰吉日,在神圣悠扬的婚礼进行曲中,英俊儒雅的闵恩泽挽着身披洁白婚纱的新娘陆婉珍款款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2 报效祖国 共赴国难


上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举,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中国留美学者不顾个人安危纷纷踏上返回祖国的旅程。

闵恩泽夫妇在芝加哥的家


闵恩泽、陆婉珍夫妇也打点行装,准备启程回国。金钱、地位、洋房、汽车对他们来说,只是过眼烟云,他们更执着于报国的情结。虽说祖国还是一穷二白,可那是他们的根。闵恩泽、陆婉珍夫妇去意已定。


1955年底,闵恩泽和陆婉珍绕道香港,辗转回到祖国,当他们踏上祖国大地的那一刻,泪水夺眶而出。


1955年,闵恩泽夫妇与父亲、姐姐及其子女们在一起


可迎接他们的并没有鲜花和掌声,一切都是那么平淡。回国之初,很多单位都不敢接收从美国回来的人,他们接连吃了几次闭门羹。


后来闵恩泽、陆婉珍来到刚刚组建的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待遇微薄,条件简陋。还没等他们大显身手,接踵而至的就是没完没了的政治运动。

一切不公正的待遇对于闵恩泽和陆婉珍来说,都无怨无悔。“祖国”二字在他们心目中依然是神圣的、沉甸甸的。闵恩泽利用“闭门思过”的机会,偷偷地回忆石油催化剂的实验过程。而在干校劳动的陆婉珍则忙里偷闲地复习她的石油分析专业,蛰伏一隅,等待时机,期望有朝一日重新开始她的科研项目。


于是,当他俩被宣布审查结束获得“解放”后,揩干委屈的泪水,又双双扎到实验室中,就像回到久别的情人怀抱里一样幸福。


3 科研攻关 比翼双飞


早在“文革”前的10年中,闵恩泽和陆婉珍就分别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与世界水平接近。



闵恩泽(右一)参加铂重整催化剂中型试验


上世纪60年代初,苏联背信弃义,在撤走专家的同时,还带走全套炼油催化剂技术资料。没有催化剂,石油就等于废料,无法提炼出航空汽油。闵恩泽临危受命,几十天吃住都在现场,关键时刻与工人们一起钻进高温炙烤的干燥室里查找原因,有时接连二十几个小时不合眼。


闵恩泽和谭经品在长岭催化剂厂


经过数百次试验,终于研制出我国一向依赖别国的、生产航空汽油所必须的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而且质量还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接着,他又研制出我国炼油工业急需的磷酸迭合催化剂、铂重整催化剂和微球硅铝催化剂。


闵恩泽陆婉珍夫妇


而陆婉珍也有不菲的成果。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世界上色谱技术刚一露头,陆婉珍便拿出了中国人自己的色谱仪。接着,根据科研生产发展的需要,在分析科技领域里她继续开拓,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逐步建立了光谱、质谱、电子显微镜、差热等手段,全都达到了当时的世界水平。并且,由于她的努力,科研成果很快在大企业孵化,在石油化工生产建设中发挥着特殊作用。


1977年闵恩泽参加中国化学代表团访日


10年浩劫,惚若隔世,中国石油化工科技与西方列强相比,已经落后了一大截。


1978年闵恩泽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闵恩泽获得了“在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称号。陆婉珍的科研成果也获得了大会的奖励。年逾花甲的闵恩泽、陆婉珍夫妇倍受鼓舞。


20世纪80年代闵恩泽在长岭炼油厂参观访问

       

1980年以后,闵恩泽指导开展新催化材料和新化学反应工程的导向性基础研究,其中新催化材料有层柱黏土、非晶态合金、负载杂多酸、纳米分子筛等,新化学反应工程有磁稳定床、悬浮催化蒸馏。


闵恩泽院士在生产一线指导催化剂生产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已开发成功己内酰胺磁稳定床加氢、烯烃与苯烷基化的悬浮催化蒸馏等新工艺。



闵恩泽向康世恩汇报工作


近年来,他又进入绿色化学的研究领域,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九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和反应工程”的主持人。他还扩展至开发化纤单体己内酰胺的制造技术,正开发新的工艺,并取得长足进展。


1986年余秋里到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视察留影


这期间,闵思泽先是担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后又被任命为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首席总工程师。


闵恩泽指导微藻研究工作


他曾两次当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于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他又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10年9月23日,第30991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闵恩泽星”


还是这一年,中国石化总公司党组做出《广泛开展向闵恩泽同志学习的决定》。


闵恩泽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


于是,在全国石化系统掀起了学习闵恩泽的热潮。1995年,他又荣获了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闵恩泽先进事迹报告会


陆婉珍的科研也是硕果累累。她是我国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学术界公认的领袖人物,LIMS引发了实验室的一场革命,带动了一批产业,也带出了一批人。目前国内几家产品基本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很火的ERP管理,也是这一管理思想的延续。


陆婉珍院士


1995年,陆婉珍将工作重心转向了近红外光谱分析的研究,又引导了一场分析化学的革命。这期间,陆婉珍一直担任着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曾当选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全国妇联执行委员。1991年,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闵恩泽和陆婉珍研究工作


闵恩泽当之无愧地被中外科技界公认为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奠基人,陆婉珍也被公认为我国分析技术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夫妻俩在石油化工科技领域比翼齐飞,美誉共播。


2011年,习近平看望闵恩泽、陆婉珍夫妇


4 恩爱体贴 相濡以沫


五十多个春秋,闵恩泽陆婉珍夫妇走过了银婚,又走过了金婚。他们相濡以沫,始终如一。很多人不知道,他们都是曾与病魔做过搏斗的人。闵恩泽数年来动过3次大手术。1964年他患肺癌,被切除部分肺叶,同时摘除了一根肋骨。1989年又患胆囊结石,把胆切除了。最厉害的是1999年春节期间,因胆管堵塞,引起了胰腺炎,生命垂危,又做了一次手术。而陆婉珍多年前曾患肾癌,一侧肾被摘除。


2005年闵恩泽夫妇共同植树


夫妇俩患难与共,相依为命。闵恩泽手术住院期间,陆婉珍日夜守候在病榻前,忙前忙后。陆婉珍病了,闵恩泽也是汤药伺候,无微不至。


两位院士唯一的女儿久居美国,彼此照顾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有一次两位老人一同在石油化工科学院机关二楼开完会后,陆婉珍去洗手间,闵恩泽一直站在楼梯口,等老伴到跟前后,才和她一起相互搀扶着走下楼。那情景让在场的人为之动容。


闵恩泽院士爱好书法


而平时两位老人在科研之余也沉醉于中西文化交融之中。有时候,他俩会合唱一首美国19世纪的乡间小曲,也会共同朗诵一段《古文观止》中的名篇,陶冶情操,愉悦生活。


闵恩泽院士与家人在一起过生日


他们的家里时常是高朋满座,胜友如云。他们特别喜欢与年轻人交流,从世界杯到奥运会,从亚洲金融危机到伊拉克战争,从当代影视明星到于丹、易中天等百家讲坛学术明星,无所不谈。每到这时,老人和大家你争我辩,笑声朗朗,其乐融融。


心意相通,生死相随。这对科坛佳偶相濡以沫的爱情,正如第30991号小行星,永远在天际闪耀……


原载微信公号《石化实说》,《知识分子》获授权刊载。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知识分子是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