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斯女神降临,“要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深度-知识分子

缪斯女神降临,“要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

2019/09/04
导读
感谢那些卓绝的前辈们

人类的文明,在不断地好奇、实践与总结中进步。当智慧女神的到来,引出了一个小小的思考时,又一道文明的曙光,破开云雾,照进了中国的大地上。


(图源:Jacob Feuer/Flickr/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撰文 | 老多

编辑 | 宁茜


看过希腊神话故事的都知道,那里面的神仙超级多,而且各路神仙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掌管着天上人间的各种事物,比如宙斯,他是众神之王,是奥林匹斯山的统治者,专管天界里的事情;太阳神阿波罗,是光明之神、预言之神,管着光明、青春和音乐;漂亮的女神雅典娜,她喜欢戴头盔,虽然是个女的,可她是战神,专门管雷电和乌云。有个倒霉的神,他叫普罗米修斯,他曾经也是个大英雄,是伟大的先知,但是因为给人类盗取了天上的火种,被众神之王宙斯锁在高加索山上,还让老鹰啄食他的肝脏,成了一个伟大的殉难者。


此外还有个神,这个神管的事情就更多了,其中包括英雄史诗、悲剧、喜剧、抒情诗、颂歌、舞蹈、长笛、历史和天文等等。这么多事儿一个神仙管得过来吗?确实管不太过来,不过别急,这个神不是单个的,是个神仙小分队,小分队里有九个神仙,而且都是女神,据说这九个女神都是众神之王宙斯的女儿。古希腊的神仙和咱们中国人信的神风格不大一样,中国的神仙一般都是不食人间烟火,十分圣洁,更不会像咱们草民那些浑身坏毛病,比如喝酒、吃肉、泡妞啥的。


可古希腊的神不是这样,他们除了身怀一身绝技,其他和咱老百姓似乎也差不了太多,吃不吃肉不敢说,不过他们肯定是七情六欲一个都不缺。宙斯就是一个泡妞高手,娶过不知多少个太太,所以他的孩子也特多,光女儿就不知有多少。宙斯这九个女儿都各自有自己的名字,也许因为单个名字不好记,所以这个小分队有一个响亮的统一名称——缪斯,也有人把缪斯叫做智慧女神。

亚历山大的缪赛昂

而古希腊这几个漂亮的女神和科学竟然有点关系。这是咋回事呢?话说古代的埃及,在公元前4世纪,当时埃及被古希腊一个叫托勒密的王朝统治着。托勒密是谁?他是古希腊威猛的亚历山大大帝手下一名将领,亚历山大去世以后,他就成了埃及的统治者。托勒密和亚历山大大帝一样,都是古希腊伟大哲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的学生,所以托勒密也是一个对自然极其着迷,喜欢玩点科学的玩家一个。


在王朝统治埃及期间,他在地中海边上一座叫亚历山大城的地方建立了一个“缪赛昂”。什么是缪赛昂?缪赛昂不是斗兽场,也不是游乐园,倒是有点像现在的科技馆或者博物馆,缪赛昂应该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综合性的科学机构,缪赛昂里面有动物园、植物园、天文台、各种实验室以及图书馆。为啥要叫缪赛昂呢?这个名字就来自前面说的那几个漂亮的缪斯女神,因为缪斯是掌管智慧,掌管艺术与科学的女神,这样的地方能不把她们请来吗?缪赛昂的意思就是缪斯的宫殿,多美妙的名字!


亚历山大的缪赛昂里最著名的地方,就是巨大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这个图书馆藏书70万册,这么多藏书现在不算啥,可2500年前有这么多书的地方全世界只此一家。而且那时候印刷术还没有被伟大的中国人民发明,亚历山大图书馆所有的书都是抄在莎草纸或者羊皮卷上的。70万卷莎草纸和羊皮卷,那可比我们的宋版善本珍贵多了!值老钱了!索斯比、嘉德或者“淘宝”节目里至今还没出现过缪赛昂里的书,一旦有缪赛昂里的书出现在拍卖会上,那估计得按页数拍卖。还有个更牛的事情,那就是称为古希腊三大数学家的欧几里德、阿波罗尼和阿基米德都出自这个缪赛昂。这么牛的一个地方叫缪塞昂,可见希腊神话里,起码宙斯那九个漂亮闺女和科学是很有关系的。


不过科学不像神话里的神仙,神仙即使干了坏事,也没人敢和神仙较劲。科学可不是这样,科学更不是一家之言,科学是需要争论,需要吵架的,或者叫百家争鸣。当古希腊缪赛昂里的先贤们正在高声争论着宇宙和数学或者理念与形式到底有啥关系的时候,在地中海东边好几千公里以外,咱们中国的圣贤们也在干着同样的事情,虽然那时候中国没有缪斯女神,也没有缪赛昂,但是中国有一帮和古希腊贤人脾气差不多的诸子百家,他们也在为各自的伟大理想而争论着。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争论的声音慢慢变小了,越来越小,到后来好像有个人下了道口令:“预备齐,停!”结果无论古希腊还是中国,那些指着对方鼻子,争得面红耳赤的人都不说话,闭嘴了!咋回事?西方黑暗的中世纪来了,中国那个时候历史学家叫封建社会……。


就这样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十年、一百年、一千年过去了……埃及亚历山大的缪塞昂再也没人提了;植物园估计变成椰枣市场了,因为埃及盛产椰枣;图书馆被凯撒大帝一不小心一把火烧了。中国呢?秦始皇一声令下“焚书坑儒”,圣贤书给烧了,后来百家也给废黜,就剩下一家。在后来的1000多年里,大多数西方人都对着《圣经》顶礼膜拜,中国的私塾里则传出一阵阵“子曰学而时习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朗朗读书声,凡事大家不是在《圣经》里就是在中国的儒家圣贤书里寻找最佳答案,再也没人吵架玩了,就这样到了13世纪。


这时有个人写了本书,他说他发现了人犯错误的四个原因,啥原因呢?第一是过份崇拜权威,第二是习惯,第三偏见,最后一个:对知识的自负。这人是谁?他的名字叫罗吉尔·培根(Roger Bacon,公元1214-1294年),他的这几句话敲响了文艺复兴的钟声。文艺复兴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巨大的变革,不过这个变革和农民起义或者辛亥革命不一样,文艺复兴不动枪不动炮,而是一场延续了几百年的,静悄悄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变化。这场变化的结果之一就是把古希腊的科学之光在欧洲再次点燃。坚冰一样的中世纪开始融化了,整个欧洲从此沐浴在科学之光的照耀之下。1660年,英国皇家学会成立了;1666年,法国科学院成立了;1724年,俄罗斯科学院也成立了。古希腊缪赛昂里消失了1000多年的争论之声,又在欧洲大地上再次响起。


缪斯女神来中国

那中国咋样了呢?在各位伟大儒家圣贤庇护下的中国,不久以后也听说了西方发生的故事。400年前(大约是从1583年开始)从珠江口边上一个叫澳门的小岛,爬上来一帮传教士,这些传教士不光带来了他们信仰的耶稣基督,也把当时西方刚刚冒出来的科学带来了。只不过由于传教士固执的偏见,带来的还不是全部,比如他们对哥白尼的日心说仍然充满疑虑,所以当时带进中国的天文学也就成了第谷(第谷承认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可他又说,宇宙里其他星星还是围着地球转,这个说法不得罪上帝)和哥白尼的混合体,当然传教士也没忘了把伽利略刚刚发明的望远镜带来。


可有点遗憾的是,200多年过去了,这200年科学在西方突飞猛进,火车满处跑,电报满天飞,可中国却还迈着慢腾腾的方步,一步一摇的没走出去多远。大多数读惯了儒家圣贤书的中国迂腐文人,只知道看着传教士带来那些奇技淫巧发呆,还没人知道这些玩意到底能派上啥用场,英国人在前门修了一小节铁路,火车一叫,吓得大家以为来了妖魔鬼怪;挖坑埋电线杆架电话线就更没可能了,地底下的老祖宗会生气的。不过没过多久大家就都明白这些奇技淫巧有啥用处了。

1840年英国人来了,这次他们带来的不是逗你玩的望远镜,而是能打死人的来复枪,鸦片战争的枪声终于把古老的中国惊醒。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不甘于列强欺辱的中国人终于醒来,曾国藩、李鸿章还有很多人,他们迅速行动起来,建立新式学校、开办新式工厂、送出一批批留学生,伟大的洋务运动来了。洋务运动开始时成绩斐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没多久,中国人自己就会造来复枪,甚至巡洋舰了。不过那时大家只看到科学如此有用的一面, 还不太明白科学到底来自何方。1894年中国造的坚船利炮却没有打过小日本,这时候大家才发现,科学还有另外一面。另一面是什么?另一面就是科学思想,没有科学思想的坚船利炮仍然还要吃败仗。这时候严复来了,他告诉大家科学也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中国也可以有自己的缪赛昂。


1914年,在美国读书的几个中国留学生在康奈尔大学组成了中国第一个科学组织——科学社。在后来的十几年,科学社成为推动中国科学事业的主力军。“科学社的目标不仅在于‘促进科学,鼓励工业,统一翻译术语,传播知识’,而且它希望用十字军的热情通过科学最终再造中国的整个社会和文化。”[1]科学社1915年创办了《科学》月刊;后来又创办了《科学画报》、《科学译丛》;1922年,秉志、胡先骕、钱崇澍、杨杏佛等人在南京创办了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1928年在北京创办了北京静生生物研究所;到了20世纪30年代,科学社的粉丝已经成千上万。科学社促进了科学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不过科学社却和古希腊的缪赛昂以及英国皇家学会、法国科学院有点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呢?缪赛昂是由古希腊的托勒密王朝开办的,是受到皇帝支持的正规军。英国是皇家的,法国是国家科学院,而中国科学社只是一群希望用科学再造中国文化的人办起来的,即使他们一个个都是科学精英,都具有英勇无畏的十字军精神,但充其量还是杂牌军。所以这时的中国仍然没有缪赛昂,九位漂亮的缪斯女神还没来到中国。


那缪斯女神会来到中国吗?能来!什么时候能来呢?1928年的4月10日,民国政府颁布《修正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条例》,4月23日任命蔡元培为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的正规军终于来了,缪斯女神在华夏大地翩然降落。


中央研究院的建立,并不是哪位圣人送给中国人的礼物,中央研究院的建立是要感谢那些卓绝的前辈们。卓绝的前辈们都是谁呢?“建立国家研究院的计划在1927年,最初由蔡元培、张人杰(张静江)和李石曾讨论过,他们都是在现代教育界服务有年头的国民党元老。他们的共同目标,是在中国创立多年前蔡在德国受到强烈印象的政府资助的高水平研究模式。”[1]又是这个蔡元培,蔡元培哪儿来的这么大劲头儿呢?他的劲头儿就是来自前一篇说的,他三赴德国获取的精神动力。


1931年史语所欢迎蔡元培,摄于颐和园(图片由作者提供)


中央研究院是一个政府的科学组织,本身不是玩科学搞研究的,她的任务是建立真正做学术、玩科学的研究机构,培养科学人才,为国家需要服务。中研院建立以后,很快就拥有了物理研究所(1928年)、化学研究所(1928年)、天文研究所(1928年)、气象研究所(1928年)、地质研究所(1928年)、工程研究所(1928年)、心理研究所(1928年)、历史语言研究所(1928年)和动植物研究所(1929年)等,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批官办的科学研究所纷纷建立。这些研究所之所以可以这么迅速地建立起来,这都要感谢任鸿隽他们几个玩出来的科学社,是科学社从1914年开始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们不但以十字军式的热情传播科学思想,同时把科学的种子播撒在中国大地之上。到1928年中研院建立的各个研究所就是在科学社打下的基础之上,更上一层楼。自从官办的缪赛昂出现在古希腊2000多年以后,中国也有了一个缪塞昂!


从历史语言里研究科学

不过看了上面那些研究所,也许有人会问,物理、化学、天文、气象、地质、动植物、心理这些都是属于科学没错,可是中研院怎么掺乎进来一个“历史语言研究所”呢?怎么从历史和语言里去研究科学呢?


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建立确实不是中研院的初衷,建立中研院最大的原因就是中国太穷,太弱,要改变国计民生除了科学没别的路可走,于是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啥的,有关自然科学的研究所顺理成章成了必须的。不过有一个人认为,“既然是中央研究院,那就应该有文史方面的学科加入,否则将有失偏颇”[2]。而且蔡元培听了他的忽悠以后,居然真的同意建立了一个文史方面的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此人是谁?这么牛,敢忽悠我们伟大的蔡元培蔡大爷?这个人就是傅斯年(1896-1950)。


傅斯年确实是个大牛人,他是山东聊城人士。聊城是《水浒传》里梁山泊好汉玩的地方,武松武二郎杀死西门庆的狮子楼据说就在聊城。傅先生虽然没杀过人,不过山东好汉的豪气他不缺,在伟大的五四运动中,北大学生游行到天安门,走在队伍最前面,高举大旗的就是傅斯年同学也。此外傅家又是当地名门,他的祖上曾经是大清顺治朝第一个状元,官至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聊城傅家门额之上至今还高悬一块“状元及第”大金匾。如此家庭出来的子孙,那肯定都是饱读诗书,《三字经》倒背如流之辈。


1913年傅斯年考上北大预科,1916年入国学门深造,1919年五四运动中,这个山东猛汉过了一把愤青的隐,带着游行队伍冲在最前面,这一年的年底傅斯年同学毕业回到聊城家中。在北大的6年,他先在国粹大师黄侃的门下,后来跟随蔡元培、胡适等新学大师,一时间傅斯年的国学在北大出了名,被人称为大才子,不过这还都不是他想玩史语所的原因。


1919年夏天,傅斯年毕业回到聊城老家以后,当年的秋天他又跑到省城济南参加官费留学考试,结果考了个全省第二。由于这个愤青儿在五四运动中表现过于激进,被当官儿的视为不法之徒,想阻拦这小子出国,虽然这次官费留学之路充满了风波,不过傅斯年还是幸运地在1920年登上了赴英国留学的旅程。


到英国后,他先进入伦敦大学,1923年又转到德国柏林大学,“而傅斯年学过心理学、数学、理化学。闻听柏林大学近代物理学、语言文字比较考据学显赫一时,又到此处听相对论、比较语言学,偶尔书包里还夹厚厚一本地质学著作。”[2]这是他的同学加好友,后来当上清华大学校长的罗家伦的回忆。从罗家伦的回忆可以看出来,傅斯年在英国和德国学习的主要是自然科学,也就是理科。可傅斯年在北大学的是国学门啊?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希望和主张的中西、文理贯通的通才教育,让傅斯年在英国和德国完成了。那么这个通才到底能玩出什么新名堂呢?


罗家伦说他在德国还学过“语言文字比较考据学”,这是神马呢?考据训诂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中国迂腐文人最爱玩的吗?难道洋人也玩?所谓“语言文字比较考据学”,是由德国的利奥波德·冯·马克(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开创,此人被称为近代史鼻祖,是欧洲科学史学的开创者。冯·马克认为,所有的历史著作都是不可靠的,想看到历史的真实面目,只有穷本溯源,研究原始资料,历史研究史料高于一切,严谨的事实才是编纂历史的最高法律。


洋人这种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古代、研究历史的精神,让傅斯年大受启发,“西洋历史之分期,所谓‘上世’、‘中世’、‘近世’者,与夫三世之中,所谓枝分(Subdivisions)在今日以为定论。虽史家著书,小有出入,大体固无殊也。反观中国,论时会之转移,但以朝代为言。不知朝代与世期,虽不可谓全无关涉,终不可一物视之。”[3]这个已经成了通才的傅斯年发现,中国那种以皇帝和朝代的更替作为历史研究的方法太不好玩了,也太缺乏科学精神了,他要开始玩新的。


那在中国的历史里,什么才是原始资料、史料和严谨的事实呢?这些其实都在《尚书》、《左传》、《史记》和《汉书》等史书里,但是不可靠,为什么不可靠呢?书籍里的史料由于抄写流传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难免会出现错误,这个道理从一个很简单的试验就可以说明。试验是这样的,好几个人都朝一个方向站一纵队,最后一个人在前面那个人背上画一个很简单的符号,比如画个三,前面的人根据自己感觉到的画在他前面的人背上,这样画下去,超不过三个人,画的是什么就错到姥姥家去了。


那怎么才能找到可靠的史料呢?那就必须要用科学了。什么才是科学的史料呢?其实就是从古代墓葬或其他古代遗址里挖出来的,以前被大家当成玩意儿的古物、古董等等。在做科学考古的时候它们就可以派上用场了,那些古墓和遗址里保存的遗物肯定不会骗人,肯定是靠谱的,只要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就可以从那些古董和玩意儿里发现史书里记载的是不是真实的、靠谱的。


以前中国和外国的史学家,只知道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里去找史料,而从冯·马克开始,大家开始对古代遗物发生了兴趣,不过科学史家拿着这些古董不是去琢磨值几两银子,升值空间有多大,而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古董的那个时代,以及从那个时代古人玩这些古董到我们玩iPad这个过程中人类进步的痕迹。这多好玩啊!于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国历史,这件事让聊城傅斯年产生了极大兴趣,所以德国的冯·马克才是让傅斯年忽悠蔡元培玩史语所的真正原因。


可历史和语言在现代的大学里是属于所谓文科的,中央研究院明明是一个以研究自然科学为目的的机构,文科咋能混进来呢?关于这个问题傅斯年早就跟他的恩师加大校长蔡元培讨论过,1918年傅斯年还在北大读书的时候,有一次他给蔡大校长写信:“……月来学生对于吾校哲学门隶属文科之制度,颇存怀疑之念……以哲学、文学、史学统为一科,在于西洋,恐无此学制……中国人之研治哲学者,恒以历史为材料,西洋人则恒以自然科学为材料。考之哲学历史,凡自然科学作一大进步时,即哲学发一异彩之日,以历史为哲学之根据,其用甚局;以自然科学为哲学之根据,其用之甚溥。”[4]研究哲学需要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历史和语言也肯定离不开自然科学,所以游历了英国和德国的傅斯年建议蔡元培,中央研究院是可以有这样一个研究所的,否则确确实实有失偏颇!蔡元培听了说,有道理!于是文科就这样堂而皇之地混进了中央研究院。


网罗人才

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筹备处以后,傅斯年写道:“虽然比不得自然科学上的贡献较为有益于民生国计,也或者可以免于妄自生事之讥诮罢!我们高呼:


一、把些传统的或自造的‘仁义礼智’和其他主观,同历史学和语言学混在一气的人,绝对不是我们的同志!


二、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


三、我们要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3]


真是山东好汉,话说的如此豪气!


史语所筹备处成立时,傅斯年在广州中山大学文学院当院长,他是在1926年受中山大学的邀请回国的。中研院那时在南京,当胡适知道他又想玩史语所,于是跟他开玩笑说,你是不是想狡兔二窟。傅斯年写信给胡适解释道:“中央研究院之语言历史研究所,业已筹备,绝非先生戏谓狡兔二窟,实斯年等实现理想之奋斗,为中国而豪外国,必龜勉匍匐以赴之。”[4]可见傅斯年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


接着傅斯年开始为史语所网罗人才,他首先把已经来到中山大学文学院当教授的顾颉刚(1893-1980)招募入门下,然后又盯上了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清华自从改为正式的大学以后,在1925年成立了国学研究院,以培养新型的国学研究人才。研究院聘请了四位顶级国学大师:梁启超、王国维(1877-1927)、赵元任和陈寅恪(1890-1969)。一时间清华国学院的名声如日中天,不过却有些昙花一现的味道。两年后的1927年,在国学院第二届毕业生的毕业典礼过后第二天,也就是6月2日,大师王国维在颐和园昆明湖投湖自尽(关于王国维的故事可参看其他史料)。而另一位大师梁启超,这时身体已经非常赢弱,生命之火即将熄灭。四位名师其实只剩下赵元任和陈寅恪,赵元任又经常去外地调查方言,偌大一个国学研究院只有一个陈寅恪在苦撑,此时的清华国学院已经光华不再。


于是,傅斯年看准机会下手了,他向陈寅恪和赵元任抛出橄榄枝,出于对用科学方法研究国学的热忱,以及对清华国学院前途的担忧,两位大师很快就答应了傅斯年的邀请,这样史语所就有了两个小组:历史组和语言组,分别由陈寅恪和赵元任担任组长。


另外还有一个人,这个人也是清华国学院的,他就是李济。国学院除了那四位大师、大教授以外,还有一位特牛的讲师,他就是李济。李济是1918年庚款留美学生,1923年在哈弗大学获人类学博士学位,是中国获得人类学博士第一人。毕业以后李济马上返回祖国,受南开大学张伯苓的聘请,在南开任人类学、社会学和矿科教授。1925年来到清华,成为国学院特别讲师,傅斯年没忘了去找李济。傅斯年已经得到赵元任和陈寅恪两员猛将,他还找李济干啥呢?李济是玩考古的,历史组、语言组有了,还缺个考古组,所以傅斯年找李济聊,而史语所在科学考古方面的观念正中李济下怀,于是他也决定应聘。


从左到右:傅斯年、李济、陈寅恪、赵元任(图源:wikipedia)


就这样由清一色大海龟组成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走进了中国历史舞台,由这几个大海龟掌玺的历史、语言和考古三个研究组,开始了近代中国一段全新的,影响深远的精彩篇章。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后,这几位大海龟凭着自己对科学方法研究史学的热忱。这几个大海龟是怎么玩科学的史学呢详见今日二条。


参考资料

[1] [费正清 费维恺编] 《剑桥中华民国史》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2] 岳南著 《陈寅恪与傅斯年》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 傅斯年 《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见 林文光选编 《傅斯年文选》 成都 四川文艺出版版社 2010

[4] 王汎森 潘光哲 吴政上主编 《傅斯年遗札》 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2011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赛先生》微信公众号创刊于2014年7月,创始人为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成为国内首个由知名科学家创办并担任主编的科学传播新媒体平台,共同致力于让科学文化在中国本土扎根。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