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博士,毕业去哪里就业?
近年来博士研究生大幅扩招,而目前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的科研岗位有限,青科就业、晋升的压力大,且竞争日益激烈。部分青科需要寻求转向发展,将眼光投向业界。
崔凯博士,上世纪90年代获得食品工程博士、心理学博士学位后,选择进入公司工作,20余年职场拼搏经历,在这里向我们分享他的经验和感受。
撰文 | 崔凯
编辑 | 董赋好
2019年,中国高校迎来史上最大规模的博士研究生扩招,招生数量进入10万+时代,是美国的2倍,当仁不让成为“宇宙第一博士工厂”。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考上博士,变身亲友圈的学霸,父母也跟着欢天喜地。然而有些事看上去很美,其实苦乐自知。莘莘学子中,真正喜欢学术的有几何?很多人读博士的终极目的还是“镀金”后,找到一份挣钱多的好工作。
“学海无涯苦作舟”,终于熬到博士毕业,你却发现接下来的职业道路似乎只有约定俗成的学术研究。书中虽有颜如玉,终需面包来果腹,况且学术圈也并不简单:学阀门第、资历辈分、荣誉脸面,要的东西越多,竞争也越激烈,高校里的萝卜坑还越来越少。敢问路在何方?莫非只能在学术圈折腾?
其实,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用简单屈从于世俗的命运轨迹。
今天,博士毕业进入公司的比例约为20%,理、工、商、法类专业背景居多。你应该不时能听到某师兄师姐,在公司里做的风生水起,购车置房,好生令人艳羡。没错,公司的薪酬水平总体上是会高于学校。然而,真的要弃学从商,你又有些瞻前顾后。从本科到博士,接受了十年的专业学习,投入了最宝贵的青春,要从头再来,另起炉灶,谈何容易?
不妨想一想,为何要扩招博士?也许有人觉得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其实不然。全国每年有800多万大学毕业生,扩招1-2万博士生仍是杯水车薪。作为世界工厂,中国要追赶发达国家,必须通过关键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完成这一历史工程,必须大力培养高精尖人才。中美贸易战的本质是一场科技战和未来战。博士的使命在悄然发生变化,学生、导师和家长需要审时度势。招生数量上增加了,培养质量会如何?能否回答钱学森之问?如果依旧“简单扩大再生产”,培养出来的博士恐怕仍旧是“文章搬运工”。要学以致用,必须优化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模式,让大学更多的嫁接商业思维,使科研真正的面向市场。
1997年,全国共授予了7300个博士学位,仅相当于今天的1/10,我就是其中一员。1998年伊始,轰轰烈烈的高考扩招开启,很多大学急需招聘博士扩充师资、装点门面。那时候的博士毕业进高校,算得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博士进公司却很少见,甚至被视为不务正业——很遗憾,我就成为了“非典型性博士”之一。岁月如歌,白驹过隙,我已经在公司里折腾了20多年,如今也到了可以和大家分享一点心得的年龄。
如果你选择了进入公司,就意味着告别校园象牙塔,进入真正的社会,这是一次“脱胎换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以下几件事必须要有所准备:
第一,不一样的老板
英雄不问出处,真正决定命运的是性格,而不是学历。老板们虽然没读过博士,但在市场中经历过商战洗礼,绝对有各自的过人之处。“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潮起潮落间,多少挣扎徘徊,多少至暗时刻。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铁血定律,每一轮经济周期,都有一批老板倾家荡产。
百年大学比比皆是,百年公司却寥寥无几。全球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0岁,而中小企业的寿命甚至超不过三年。公司上下,薪资税费,人吃马喂,花钱如流水。还要应对客户、供应商、政府等方方面面的事情,老板寝食难安、如履薄冰,所承受的身心压力,远比学者要大。
前不久,某知名大学一位博导因为骂学生“垃圾、白痴、文盲、写的东西跟屎一样”被学校通报批评,而且要向学生道歉。为人师表,导师的表达方式固然有待改进。但是换一个视角,对学生“怒其不争”的导师,还算是有责任心的。这里,我想告诉大家:挨骂在公司并不罕见。公司里可没有人去通报批评老板,更别说让老板向你道歉。老板开除员工顺手拈来,导师开除博士生的又有几个?校园里的弯路最多让你丢点面子,社会里的挫折却会让你鼻青脸肿。
第二,不一样的规则
隔行如隔山,商圈和学术圈是完全不同的评价体系。学校里以“帽”取人,比拼“江河湖海”学者头衔,关注发表文章和影响因子。公司并不在意这些,大家谈论的是市场份额、工艺流程和利润指标。公司里的KPI远比学校里的SCI严格。3-4年的博士学制,若发不出SCI文章,学校可以让你延长到6-8年。公司里的KPI若完不成,霸道总裁当天就可以让你卷铺盖走人。
京东内部邮件(图源:网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术研究最大的短板是理论与实践脱节,这似乎也是世界性的难题。学术圈里的研究工作,说起来是探索与创新,但有些就是为发文章而为之。写论文、申课题的时候,我们有多少心思放在实实在在的创造价值上?曾有学者呼吁:学术的终极目的是求知,不能用“是否有用”来评价。这种说法在学术圈不无道理,但在公司眼里却行不通:没用的东西,客户当然不会花钱购买,公司又何以生存?员工的核心价值是为客户创造价值,能够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发表论文。
学术圈里还有一种现象: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似乎深奥的数学模型、晦涩的专业语言就代表着思想深刻、内容权威。曾经有过一个段子:把人能听懂的东西写得鬼都看不懂,就是博士论文了。然而大道至简,商业实践恰恰需要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一本10万字的博士论文洋洋洒洒、鸿篇巨制,其中的干货或许只有三五页,公司需要的就是这三五页。公司里交流,大家都很忙,请直接表明你自己的观点,不要列示繁冗的参考文献。很多企业家说话都言简意赅,容易理解的才能被有效执行。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很多研究人员喜欢关起门来做学问,有些各自为政。比如:在商学院里,市场营销系的人很可能不知道运营管理系的人在干什么,彼此在电梯里相遇时,礼貌性地打个招呼。在学校里,导师带着N个学生,像游击队长一样,采用独裁直线管理模式。学术研究主要与仪器和文献打交道,博士生单打独斗的完成自己的实验和论文。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同门师兄弟毕业后各奔前程。而公司有规范的组织结构,你只是其中一个螺丝钉。要完成一个产品的研制并推向市场,需要跨部门的团队协作。在汽车、高铁和大飞机这样高度工业化的领域,甚至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协作。
公司里的很多工作是和人打交道,从每周例会到年终述职,评功摆过之时,推诿扯皮、互相掣肘之事也时有发生,情商要求更高。虽说刚刚迈出校门,可是你已经年届而立之年。你还是一颗学生的心,可是却很少有同事会把30岁的博士当学生看。职场就是个游泳池,你被直接扔到池子里,只能边干边学。其实也不必担心刚跃入泳池时会觉得有些冷,很快就会适应。
学术研究通常按照既定的专业领域探幽发微,商业思维则需要系统的格局和智慧,对知识和能力结构有多元化的要求。公司如同一个大会议室,左右前后有多个入口。你可能通过某扇门走入会议室,但绝不能止步于门口。要尽快熟悉整个会议室,融会贯通。在公司里混,必须要懂管理,可以先从看财务报表做起——其实很多实验室里领先的技术就是因为成本高而无法商业化。
坦率地说,对于多数学子而言,你若真是商业奇才,应该不会等到博士毕业,才想到去公司应聘。和咱们本科和硕士的同学做个比较,毕业时大家都去找工作,而你选择了读硕攻博。这相当于在第一轮和第二轮职场竞争中,你选择了放弃参赛。凡事都有“机会成本”,你的同龄人在本科毕业后就参加工作,经历了“八年抗战”后,成为有经验、有资历的“老兵”,甚至当上了“班长”和“排长”。如今你博士毕业,入职公司后仍是“新兵”。文凭是学校发的,要获得社会的价值认可,还需要从零开始。“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行伍”,在一线能够“听得到炮声”,近距离的接触市场和客户。没有一线基层的工作经验,你很难成为独当一面的将才。
在公司里,一般来说营销、采购、人事和财务等部门,更多的是要求基础专业知识和社交能力,博士去做这些工作意义不大。相对而言,技术研发、市场分析和行业研究,更有利于发挥博士的专业优势,也能够很快地进入角色。打拼10年后,你会发现,很少会有人再询问你的学历——该拿自己的业绩说事了。
有些同事会去读MBA——这帮人其实比博士更有“野心”。从学历上,博士高于硕士,但MBA所学更契合管理实践。MBA的圈子很多元化,所学知识只是一方面,更大的价值在于拓展人脉和提升信心,助力职业升级。
因为商场如战场,公司的利润是拼出来的。赚钱是硬道理,甚至是唯一的硬道理。我们可以站在道德高地上抨击这种唯利是图的文化,然而现实中,股民盼着利润暴增、股价涨停,顾客希望“双11”有更大的折扣,员工希望少干活、多赚钱,企业到底该怎么做?年薪百万只能要求你996工作制,绝不会满足你在业绩上的60分万岁。入职公司,当然就没有了寒暑假,也背负了更大的压力。可是你也有了更高的收入,这对于寒门学子来说尤为重要。有一天,当你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时,你会发现这些艰辛是值得的。
第三,不一样的未来
公司的舞台也是有限的,也会有“七年之痒”。很多时候,我们会通过主动跳槽来实现个人成长,也包括升职和加薪。也有被动更换工作的时候,比如公司进行战略调整、被兼并收购、甚至撞上一个不对路的领导,我们的岗位就变得风雨飘摇。经历过这些洗礼,我们终于“凤凰涅槃”,成为真正的职业经理人。
如果你在30岁拿到博士学位,再经过20年的职场历练后,50岁的你应该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了,这时候博士头衔会给你锦上添花。你的职位可能是技术总监,也可能是战略总监,还可能是智库专家和独立董事。
无论何时何地,靠本事吃饭是最朴素的道理。公司可不是养老的地方,这里充斥着狼性,50岁的你将面对中年危机。若想在职场竞争中保持“性价比”,你需要不断学习,需要强身健体,以应对工作的挑战。
当然,五十岁的你也可以选择急流勇退,做点自己有兴趣、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可以去大学做个兼职教授,将理论、实践和生活融合在一起,你的讲座会很受欢迎,没准儿还会成为“知识网红”。在商圈里打拼20年,再去翻阅学术文章,你会发现自己在思维和语境上已经有了迥然不同的画风,可以做个接地气的科普作者。其实论及社会贡献,一篇10万+浏览量的科普文章未必逊色于一篇影响因子为10的学术论文。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力,但底线是能够自食其力。也许有的朋友会想:还是呆在大学里好,50岁以前评上正教授,多年媳妇熬成婆,可以舒服地混到老。瞧,你已经一眼望到退休了。这里我想和大家再分享一组人口数据:1990年出生人口2600万,2018年减少到1500万,预计到2027年会再减少到1000万。“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想想再过20年,适龄生源迅速减少,中国还需要这么多大学吗?大学老师还会是一劳永逸的职业吗?如果那时候中国的大学再启动一轮合并潮,大家又将何去何从?压力如影相随,随着大学里的就业机会不断减少,越来越多的博士也只能走向社会。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做演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在当下十分清醒地意识到你所做、所经历的事件有什么意义与作用。往往是在十年后你才发现:正是无数个当下的经历,串起你未来的项链”。今年的博士生,大都是90后年轻人,是善良的一代,也是追求个性和成就的一代。然而社会很残酷,不会因为你是90后,就在道路上铺满鲜花。你可以痛斥社会,可以呼唤风清气正,你也要有面对现实的勇气和实力。因为你不可能选择时代!
别抱怨机会少,机会永远只属于有准备的人。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赋予年轻人的选择其实已经比20年前多了很多。回首过去,在靠机遇和胆量赚钱的年代,博士在企业或多多少被当作“花瓶”。放眼未来,技术将成为最关键的竞争要素。2019年,中国证券市场将推出“科创板”,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越来越多的硬核科技企业会给博士提供新的职业舞台。
也许你有点不自信,其实也没有那么难,逼自己一下,人生的天花板就会上升一寸。很多所谓的能力问题,本质上是心态上的故步自封。“船停泊在港口最安全,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从学术圈跨入商界是一次跨越,闯过去你会发现海阔天空。经历过N年的博士岁月洗礼,大家并不惧怕996工作制的洗礼,缺少的只是一点勇气。
电影《星际穿越》里反复引用过一句诗:“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真正的成功是在大起大伏后所绽放出的人性光芒,浓墨重彩后的淡泊明志才有真正的底蕴。这种经历多见于商界,而不是学界。象牙塔里诚然有爱因斯坦式的天才巨擘,但相对于商圈,依旧简单纯粹。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如果你是一个性情开朗、思维活跃的人,如果你还有一颗绽放自我的心,如果你还不到三十岁,你还有一次选择进入商界的机会——当然,这应该也是最后一次机会。
作者简介:崔凯,食品工程博士、心理学博士,20余年职场经验,财经、科普和散文作者。
致谢: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李竞鹏、丁彪、杨勇等良师益友的建议,在此一并致谢!
“赛先⽣”计划从2019年5⽉起,每月举办一场小规模线下沙龙活动——“赛先生智汇”。通过邀请不同背景、交叉领域的青年科学家等进行线下的讨论沟通和头脑⻛暴,促进跨界交流,激发创新和创业新思想。欢迎关注!
文章头图及封面图片来源:dhi.ucdavis.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