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学家:讨论996之前,先问问脑子够不够使-深度-知识分子

青年科学家:讨论996之前,先问问脑子够不够使

2019/04/17
导读
有些人可以,不代表你也可以

最近,互联网领域掀起了讨论“996”工作制的热潮。还不知道什么是996的小伙伴请看——

(图源:996.icu)


这场码农界发起的大讨论,在过去半个月愈演愈烈,不仅行业大佬、主流媒体纷纷发声,战火还蔓延到了其他行业,比如券商、地产圈、媒体。那么压力和工作强度同样很大的青科群体,对“996”是什么态度呢?


我们在知乎上听到了这样一些声音——


方辰


我在自己职业的任何一个阶段,包括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PI,都没有过996的时候,更无论711什么的。最忙的时候也许有过一周996,但这就是最长的了。


我的实际感觉是,每天工作八小时是我脑子的能力上限,一旦超过了就会拒绝运转,再继续下去只能干些不需要脑子的活儿(做几张事先设计好的项目答辩用图),研究是做不动了。对于我来说,一天的有效工作时间在六小时左右就很满意了,这样的一天也往往确实会有所收获。


同时我不建议从事理论研究的学生和年轻老师靠拼时间来出成果,那样会透支自己的精神力,使得思考问题的质量下降。做科研毕竟还是要以质取胜。


我记得狄拉克接受采访时候说过,他每天大约思考六小时物理问题,其它时间就想些日常的事情。我不认为如果他每天花12小时在工作上就会做的更好:人其实是知道自己如何达到脑子的最佳的状态的(对于一般人来说这往往意味着足够的睡眠和放松的心情),而做研究就是需要这种最佳的状态才会有好的结果。


是的,有些人可以工作十二小时还能保持状态,但这不代表你也可以,这就好像“有人能长到180,但这不代表你也可以”一样,天生的。


贱贱


科研人员为什么觉得996还要+0.5呢?(前情提要:在“科学网”的一篇文章中,有青科教师表示:我的工作时间算是996.5。)


拿我来说,我曾经以为几年的9/11/7能换以后多年的955,实际几年之后——

9/11/7 go on and on.


有两类(科研人员觉得「996 还要 +0.5」)我是可以理解的:

  1. 做PI的号召更长时间的工作(这和老板号召更长时间的工作没啥区别);

  2. 读过博的因为自己7/12/7习惯了觉得996不算什么(并不是觉得应该鼓励7/12/7或者996,只是单纯地表达事实)。


但是还有一些就把问题给带歪了,简单表现为:


没有PI的命却操着PI的心…… 


科研这职业和其他职业不一样,其他职业老板和员工分得很清楚,所以员工为自己争利益,老板为自己争利益是完全对立的……


科研的话,人人都以为自己是老板……


实际上有那么多老板么,不过是行业的幻觉罢了,一样是混口饭吃,一样是拿时间换钱,突然就双标起来了。


科研工作的项目和文章是可以给自己加资历,可别的工作比如完成一个项目,完成一个程序虽然是工作,一样是资历呀,跳槽的时候不拿出来说?


除了科研,我就没见过什么职业能单位把自己压榨了,自己还说压榨得好的……


王一


#无图无真相# 今天早晨9点多的研究生办公室

人呢?大概进门的时候掉到黑洞里了吧 *\0/*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赛先生》微信公众号创刊于2014年7月,创始人为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成为国内首个由知名科学家创办并担任主编的科学传播新媒体平台,共同致力于让科学文化在中国本土扎根。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