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学术演讲?学术不易,但演讲有“技”可循-深度-知识分子

如何做好学术演讲?学术不易,但演讲有“技”可循

2019/03/20
导读
落实八项基本原则

总纲:把学术报告想象成是和好朋友进行的一场聊天。


撰文 | 王志荣

编辑 | 一块肉饼


最近,笔者有幸观摩了一场来自Janelia Research Campus的进化生物学家David Stern的学术报告。他的演讲十分精彩,充分展现了“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艺术:

  • 主题精炼——只讲一个故事,一个课题或一篇文章;

  • 幻灯片精炼——幻灯片只有图片、短片和极简的文字;

  • 表述精炼——由浅入深,充分的背景知识,清晰的实验逻辑,和画龙点睛的结尾。


我们暂且不深入讨论他的学术成果, 而为大家介绍一下David Stern的演讲之道。


David Stern(图源:www.hhmi.org)


二十多年来,Stern参加过太多无聊或者令人无法忍受的学术报告和会议。他坦言,自己也并非天生就具有做好报告的能力。他同样是在不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和反复磨练中逐渐提高的。


很多学术报告的过程中,听众都神游在外:查邮件,刷手机,或者干脆发呆。很多听众认为,是自己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学术水平不高,才无法跟上演讲的节奏。而Stern认为,这或许不是听众的错,而是演讲者的失败。笔者也有相似的感悟:在有一定背景基础的情况下,一篇文章艰涩难懂很多时候并不是读者的问题,而更有可能是作者的失败。


大多数糟糕的学术报告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原因:

  • 情怀太多,演讲者的热情裹挟了学术内容本身。

  • 术语太多,过度使用晦涩的术语,“隔行如隔山”。

  • 辅助信号太多,过度依赖听觉或者视觉信息,本意是多管齐下,结果却是迷失了重点。

  • 过分自大,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多么勤奋,或者是太想炫耀自己的学术高产。幻灯片翻得堪比闪电,听众也就只能在眼花缭乱中不明就里。


解决所有这些问题的一个总纲是:把学术报告想象成是和好朋友进行的一场聊天。


基于这一点,Stern提出了做好学术报告的八项基本原则。


原则一:幻灯片上不要有文字!

一般来讲,许多演讲者的共识是,幻灯片上的文字越少越好,尽量使用实验原图、统计分析图,或者卡通示意图。Stern将其推向了极端——不要出现含有演讲题目/姓名学校/漂亮背景图的演讲首页,不要有列举演讲结构的提纲页,甚至内容中的每一页也不要加标题。


传统观点里,加入提纲页能够帮助听众梳理逻辑,不至于迷失在纷繁的数据当中。即便自己没有跟上演讲者的节奏,也可以通过阅读重复出现的提纲来跟上。


Stern的观点恰恰相反,他认为这种看似很有同理心的做法,恰恰是在演讲前就给了自己一个失败的预设——演讲可能无聊或者太快以至于绕晕听众,所以准备了这些文字作为备用机制。一个构架清晰的演讲根本不需要这样的提纲进行引导。


传统的演讲方法讲究三管齐下,读标题,看内容,听讲述。但Stern认为这样极大地分散了听众的注意力。大多数人阅读的速度和演讲者表述的速度是不一致的,一边读文字一边听叙述,会在认知过程中产生混乱。每一页的标题要么是重复描述这页的内容,要么是对于实验数据的主观解释或者结论。前者没必要,后者应该让听众自己判断——那么就索性去掉标题吧。


Stern建议,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用幻灯片自带的笔记功能或者小卡片上的笔记作为引导,帮助自己打磨叙述水平,脱离标题的束缚。


至于整个幻灯片的首页也不要标题,笔者认为有些过于极端了。对于大型学术会议节奏紧凑的学术报告,标题首页还是有存在的必要。 


原则二:使用黑色背景的空白幻灯片!

Stern在这里先讲了一个故事,他曾经认识一个早在使用电脑幻灯片之前就成名的发育生物学家。这位前辈听学术报告有个习惯,坐在第一排,低垂着头,支起手掌挡住眼睛,不看幻灯片专注听讲,只是偶尔瞄一眼实验结果。他却总能在最后问出最精彩的问题。


这让David Stern赞叹不已。他认为前辈听报告的精妙之处在于,尽量减少一切视觉干扰,从而专注听讲,仔细思考。


Stern有一个小技巧,在想让听众毫无干扰地听讲时,使用一张空白的黑底幻灯片作为屏幕。笔者当天所听报告时,他的确就是这么做的——一开头便是一张没有任何内容的黑色背景。如他所愿,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Stern身上——听他宏观地介绍自然界中雄性动物在求偶时的固定套路,以及如何用这样典型的行为来研究动物大脑的进化。


当他提出新问题和新假设时,又会插入一张黑色空白幻灯片,所有人的注意力就又回到他本人身上,看他如何引出新的实验。


空白黑底幻灯片作为一个有效的手段,在恰当的时机营造一些视觉暂停,演讲者可以更好地把控听众的注意力。这里有Stern一以贯之的逻辑:能用图表展示的就不要用文字叙述,能用语言清晰描述的东西就不要放在幻灯片上。


不过,空白黑底幻灯片可能会让演讲者很紧张——一般人在整个观众席的目光焦点都在自己身上时,会不自觉地扭头去看幻灯片。因此他建议大家勤加练习,勇敢和观众进行目光交流。只有当演讲者明确地感受到听众的目光,才说明报告足够引人入胜。反之,听众难免发呆,左顾右盼,或者盯着手机电脑屏幕。

 

原则三:合理地展示数据!

一个好的学术报告仅仅是一次学术交流的开端,而最吸引听众来听报告的就是数据本身。和论文不同的是,由于演讲展示形式的独特性,演讲者有机会手牵手带着听众去理解一个复杂的模型——而这一切的基础也是数据本身。


据Stern观察,很多演讲者在展示数据时只显示了均值和误差区间,很多信息如单个数值的分布也因此遗失了。这样笼统粗浅地展示数据的,从根本上破坏了听众想读取更多精准信息的意愿。


另一个被遗漏的地方是,很少有演讲者会明确点明图表上的误差区间是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还是标准误(standard error)。这就给想要仔细审视图表上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的听众带来很大阻碍。有的演讲者甚至不标明样本量,导致很多情况下的听众从视觉上对不同组间的变化性(variability)产生误解。


所以Stern建议尽量把所有数值、均值和标准差都放在图表上,将透明度最大化,给听众审视数据和深入讨论的机会。


原则四:别讲笑话,但可以保持幽默!

似乎有一些不成文的经验说,演讲者必须在通过讲笑话来吸引听众。这完全没有必要。很多刻意的笑话不但不好笑,还显得僵硬做作,更严重的是会破坏演讲逻辑的延续性,适得其反。


笑话,或者幽默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相似的文化背景上的。对于科学家这样一个高度国际化的群体,插科打诨可能反而带来误解,和学术演讲交流沟通的本质南辕北辙。


科学家并不需要担心报告中因为没有笑话而不吸引人。听众抽出自己宝贵一天中的一些时间来听讲,就已经说明了他们对这个学术报告的兴趣了!听众最关心的是演讲者的科学本身,是数据本身,这是他们的目的,也是最能让他们开心的东西。


(图源:Unsplash)


原则五:不要向听众倾倒数据!

传统观念里,演讲者要因材施教,根据听众的整体背景来调整自己的演讲。但实际操作起来几乎不可能实现,还会让演讲者误认为听众有一定基础的背景,于是飞快地翻幻灯片,不加详解就把数据像瀑布一样倾泻在听众头上。


有一些学术报告结束时,鸦雀无声没人提问,大家都坐立不安急着离开。一部分是因为演讲实在无聊,还有一部分就是因为听众已经被太多太繁杂的数据砸的晕头转向,以至于根本没有精力思考数据、假说和概念,又何来问题呢?


这种信息量太大的演讲有时候也发生在非常成功的科学家身上。他们事无巨细地讲述自己实验室有史以来做过的所有项目和所有实验,像是一个超长的广告。


基因组学等较新领域的科学家身上也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举个例子,近年来单细胞RNA测序成为炙手可热的技术,发表在顶级杂志的文章层出不穷。对于这种类型的研究,一个好的学术报告一定要建立在清晰具体可控的生物学现象之上。用这种组学的手段为工具,有针对性地、克制地展示数据。


还有一类容易受该问题影响的人,是主要创造生物学研究工具的科学家。一个新的工具被创造出来后,他们肯定会和许多实验室合作来测试这个工具。如果学术报告只是堆砌在不同系统中测试的结果,难免让这种“高产”项目变得像电视购物广告。


上述几个反面案例被David Stern称为大规模的倾泻数据(big bear data dumps)。对于大多数听众,他们更需要留意的是小规模的(little rabbit data dumps, or data dumplings)。不论什么领域,凡是在幻灯片上没有讲清楚的数据都有这种嫌疑,比如坐标轴指的是什么,不同颜色标记何种分子等等。


比较靠谱的做法,是化繁为简,以少为多,清晰地讲明白有限的数据。


原则六:练习,练习,再练习!

提前练习是对听众珍贵时间的负责。除了独自练习,在小规模的人群前练习也是很有益的。可以有选择性地请一些比自己学术水平更深的人来指点结构,还有水平尚浅的人来观察演讲是否通俗易懂。


练习时请一定注意听众的反应,从他们的面部表情里大概就能知道哪些部分讲的清楚,哪些部分有待提高。当然了,提早开始练习能够在发现大问题时有充分的时间着手解决。


内容练习顺畅后,David Stern建议尽量减少使用术语,多使用直白的表述方式,等这一阶段轻车熟路后再多注意逻辑的顺畅。


原则七:先讲述,再展示!

这一点其实是原则一和原则二的实际操作建议。


一般的演讲模式是在幻灯片行进到下一个实验后,讲为什么做这个实验,实验结果是什么。按照Stern的建议,可以在黑底空白幻灯片处承上启下,提出下一个问题和假设,描述实验,然后切换到有实验结果的幻灯片,具体解释,得出结论。


这样的好处是,每一个关键的实验都被讲述了两次,从而加深听众的印象。当然这种方法对于练习的熟悉度肯定是有要求的,否则只能看着幻灯片两眼一抹黑了。


原则八:按时结束,最好早点!

漂亮的学术报告从不超时。


David Stern认为一个短的演讲(10到20分钟)只能容纳一个重要主题,一个长的演讲(45分钟到1个小时)能容纳至多三个重要主题。避免超时的一个办法就是,精力要集中,避免提及任何旁支末节。如果是长演讲,可以只用三分之二的时间来讲,剩余时间回答问题。


(图源:Unsplash


如果上述八个原则都能落实,那么听众一定会在提问环节给出许多高质量的问题。一般大家可能碍于面子,不好意思直接批评一个学术报告好不好。但自我判断的方法其实很简单——看看结束后收到多少问题就知道了。


Stern还透露了一个小秘密: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资助的顶尖科学家在跟同行汇报时,每两年只有15分钟演讲加上5分钟提问。


对于本科生,研究生,或者早期博士后而言,训练自己在15分钟内清晰条理地讲述自己的工作并不为过。随着学术水平加深,一个成熟的科学家往往需要40分钟的演讲时间和20分钟回答提问。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讲出自己的工作并以此为标杆,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最后,David Stern给出了关于框架的建议:学术报告并不是一篇学术文章,把后者的严谨和翔实照搬到演讲中,会适得其反,让听众昏昏欲睡。因此,在宽度和深度之间寻找一个平衡是重要的。


Stern倾向于偏重宽度。因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各种背景的听众,而对细节和深度挑剔的人,总是可以再去读文章的嘛。


另外,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学术报告也不例外。最开始的几分钟,最开始的几句话至关重要。清晰地描述所研究的问题以及它为什么重要而且有趣,逐层递进,引出研究方法和实验模型——这里尤其要注意宽度和深度的平衡。


参考资料

[1] https://www.janelia.org/lab/stern-lab

[2] http://www.howtogiveatalk.com/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赛先生》微信公众号创刊于2014年7月,创始人为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成为国内首个由知名科学家创办并担任主编的科学传播新媒体平台,共同致力于让科学文化在中国本土扎根。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