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距离”会产生美? | 科学浮世绘-深度-知识分子

为什么“距离”会产生美? | 科学浮世绘

2020/11/13
导读
“距离产生美”是瑞士心理学家布洛的一句名言, 也是大众耳熟能详的美学原理。

“距离产生美”是瑞士心理学家布洛的一句名言, 也是大众耳熟能详的美学原理。


撰文 | 林凤生(上海大学退休教授)


●         ●         


美感起源于形象的直觉,不带实用目的。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里,平时习惯以实用和功利的眼光看待事物,如果能摆脱这样的羁绊,适当把自己放在实际生活之外,就像叔本华说得那样“丢开寻常看事物的方法”,换一个视角看周围的世界,就会发现:素来以为平淡无奇的东西会表现出不寻常的美。


对艺术家来说,如何拉开作品与观众的(心理)距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例如,江南园林的大门口通常安置一块巨大的石壁,就是为了挡住游客的视线,以免院内的风景被尽收眼底。而游客只有绕过石壁,走过曲径后才能看到园林的主体,正是这一过程让游客有了渐入佳境之感。


许多画家、雕塑家深谙此道,在创作的时候会有意识地制造一些距离:画山于云雾缭绕之中,画水于烟雨蒙蒙之时……拉开了画与观众的(心理)距离,于是美感油然而生。另有几位艺术大师独创的别有风味的画法,使得观众不容易理解作品,但弄懂了会觉得余味无穷——它们是双歧图和“未完成”作品。


难以捉摸的双歧图


心理学上有一幅图《人脸与奖杯》(图1),我们可以把它看成左右两个人脸的侧面(黑色),也可以看成一个奖杯(白色), 神经科学上将其称为双歧图。事实上,还一种图包含了更多的解释,每一种解释都自有道理,但较之其他的解释不占明显优势,可谓是双歧图的“升级版”。


图1 《人脸与奖杯》


例如,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的《带珍珠耳环的少女》就是一个绝妙的例子(图2)。当观众凝视这幅肖像画的时候,对画中人物的脸部表情总是琢磨不透:女孩看起来含情脉脉,又显得遥不可及;明亮的双眸看似纯净无邪,又透着诱人的神情……孰是孰非谁也说不好。正是女孩这种朦胧的表情,让千万“粉丝”魂牵梦绕,画家维米尔也因此被神经科学家称为暧昧大师。


图2 《带珍珠耳环的少女》


事实上,维米尔只是通过一种完美、细腻的表达,来传递方方面面的信息,但并不提供一种明确的答案。而观众常常会在不同的时刻(条件)下,感受到某一种表达。正因为不存在唯一正确的解释,所以解读艺术品成了一个很有趣的、驱动大脑运作的事情。


启人心智的“未完成”作品


艺术史上还有一些“未完成”的作品(比如古希腊的维纳斯女神等),因为年代久远,出土的时候已经是缺胳膊少腿。由于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感,观众对这些旷世杰作充满了敬畏和好奇,获得的观赏美感也不同寻常。


意大利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对此情有独钟。晚年的他喜欢抽象的风格,不求形似,图3是他的杰作《隆达尼尼的圣殇》,就像是一尊未完成的雕塑。曾有艺术史家评论这一作品“是艺术家一生孜孜以求的巅峰之作、神来之笔”。面对这样一件好像未完成的作品,观众可以让自己脑洞大开, 把作品构思得尽善尽美。


图3 《隆达尼尼的圣殇》


那么,人的大脑会不会“加工”艺术品呢?这是毋庸置疑的。格式塔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知觉会竭力把不完美的图形变成完美的图形,这种动力称为完形压强。现代脑科学证实了这种说法。


图4就是著名的卡尼萨三角形,它也是一件“未完成”图像。但是,观众在注视图4的时候,一般都会把图像补充完整——一个大的白色三角形,位于三个黑色的圆盘前面。尽管这个三角形的轮廓线是不存在,但是观众都觉得有这样的线条(称为错觉轮廓线)。有趣的是,绝大多数人对此的看法相当一致。


图4 卡尼萨三角形


这是因为人的大脑里有一类细胞叫作走向选择性细胞,对激活错觉轮廓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此,我们就容易理解这些“未完成”的杰作了,它们留下了恰到好处的空间, 激发观众动脑筋把它们补充完整。


再来讨论米开朗基罗的“未完成”雕塑。大脑对雕塑的处理过程要比处理三角形图像更复杂,观众会把自己以往的经验和记忆补充进去,由于每个人的体验不同,得到的理解就各显神通。因此,“未完成”作品使观众大脑活动频繁,可诠释的空间很大,引发出许多乐趣。


探索视角奥秘的非限定形式


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的法国画家塞尚,喜欢创作“非限定形式”的作品。他的画与真实的外界大相径庭,山峦、树木、房舍等被他简化成几何图形如圆柱体、圆锥体或球形。他的一些作品如《圣维克多山》(图5)画得十分简略, 就像没有完成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图5 《圣维克多山》


塞尚曾言,自己是“用脑子作画”。他常常在面对一片树林或几块石头时,好几个小时都不动笔。有些作品花费了他许多工夫,却因为一点点瑕疵被他弃之不用。那么,他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呢?如果说米开朗基罗的“未完成”雕塑主要表达了作者的感性体验,那么塞尚的绘画则是进行视觉过程的探索。


面对大千世界里纷繁复杂的视觉信息,人的视觉感受是粗糙的、不敏感的。例如,在大自然里,光的强度可以变化上亿倍,而人的视觉感受对此根本应接不暇:当光强度提高10倍时,人的视觉感觉只增加1倍;光强度提高100倍时, 人的视觉感受只增加2倍,以此类推。


双歧图和“未完成”作品,因新奇性、神秘性、模棱两可和难以解读等特点,拉开了作品与观众的心理距离,更激发了他们的大脑兴奋。


科学家利用现代技术,不仅清楚地看到观众在解决这些困惑时,大脑的相关部位活动积极,也记录了大脑的奖赏机制工作状态:释放出让人愉悦的大脑化学物质如多巴胺、血清素和催产素,触发快感和积极情绪,让观众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距离产生美”这句一百年前的名言,如今在心理学、生理学和神经科学上都可以找到新诠释。


本文作者林凤生为上海大学退休教授,近著有《画中有话——解读名画里的科学元素》,新著有《名画在左 科学在右》。

制版编辑 | 栗子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赛先生》微信公众号创刊于2014年7月,创始人为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成为国内首个由知名科学家创办并担任主编的科学传播新媒体平台,共同致力于让科学文化在中国本土扎根。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