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紧急,学术出版的两难选择
截至北京时间4月26日16时,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数超292万,其中,死亡病例数超20万。
制图:赛先生(数据来源:Worldometer)
在抗击全球新冠疫情的过程中,科研共同体在临床试验、论文发表过程中的应对得并不理想,希望这次新冠疫情下能够提醒我们考虑到这些极端因素,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情况做更好的准备。
撰文 | 王志荣
责编 | 李珊珊
进入2020年,距离新冠疫情爆发已近一个季度,国内高校的科学研究受到的严重停滞正在慢慢恢复,而在北美,研究者们也充分体验到了疫情全面爆发对于学术界的影响。这些影响中,除了实验室被关停,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术论文投稿、评审、修改的过程。
学术论文发表过程很大程度是靠在职科学家推动的,一般情况下,反馈回来会要求补充实验,但在疫情发展遥遥无期之下,不知何时才能回到实验室重新开始工作。在目前这样一个全社会都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论文发表的过程难免会从过去的旷日持久变成遥遥无期。
上月,eLife杂志社主编Michael Eisen和共同作者刊发一篇社论,表明了eLife杂志在疫情下的立场和举措,即在不对文章质量打折扣的基础上,尽量让基础科学的研究成果发表不因疫情影响而滞后。
社论鼓励大家首先要照顾好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还指出,除了临床医师、病毒学家和公共卫生研究人员外,大部分在职科学家编辑表示可以应付和往常一样的审稿工作量。杂志社清楚的意识到大部分科研人员在家工作是有时间写作文章和分析已有数据的,但做新的实验已经是奢望。
那篇社论提到,在疫情发生前,elife杂志一般情况下只提可以在两个月内完成的工作作为补充,需要补充的实验数据量太大超过这个限度的话可能会直接拒稿,但疫情状态下这样的预期必须要做出调整了。
如果编辑和审稿人认为接收到的文章第一稿就符合在eLife发表的标准(submitted manuscripts that in their judgment can stand as eLife papers),就不要再提出要补充锦上添花的实验,要立即接收,反馈意见只改行文本身。
如果稍微差一点,需要补充一点数据,但文章大体上符合eLife文章的质量(the work as a whole belongs in eLife),需要投稿人适当调整自己对结果的论述,或者直接在文章中写明需要进一步数据的支持。这种情况文章也可以发表,但是作者要遵守承诺日后有机会了去做需要补充的实验,并且在预印本(bioRxiv或者medRxiv)或者eLife杂志的Research Advance板块发表,并且和原文章链接到一起作为佐证。
如果文章有潜力(have potential)但需要新数据才能满足eLife文章质量的话,就当作正常的文章修改来处理。这种情况下可以把原稿和反馈意见一起先发表在预印本上(取决于作者),作者可以在自己的简历中列出“正在修改”(in revision at eLife)以便找工作或者申请基金。鉴于修改稿件的时间的不确定性,杂志社不再以两个月的期限作为限制标准。在研究工作彻底恢复正常之前,在修改的稿件可以有无限延期。
当然,eLife特别强调了以上的措施是为了在不降低文章质量的前提下,考虑到目前大多数实验室实际处于停滞状态,尽量减少疫情对于正常发表过程的影响。
对于研究者,尤其那些面临博士毕业或寻找下一份职位的压力的研究者而言,能否避免旷日持久的发表过程,避开审稿人要求补充实验,实验室开门却遥遥无期的窘境,这几乎是elife,这个在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一直保有先锋性立场和政策的开源杂志创造的一项福音。
然而,正如凡事都有其两面性,在疫情带来的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下,一味追求快速发表,美曰其名是为了效率,是否会导致滥竽充数,浑水摸鱼,同样也引起了科学界的重视。
近日,Science杂志发表一篇政策评论文章,警示科研共同体在当下严峻的公共卫生危机之中,对待同行评议论文发表更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在疫情之下就“特事特办”。
矛头指向了疫情期间最活跃的领域——新药研发领域。
文章指出: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各种临床实验层出不穷,目标为是为了尽快找出有效的治疗手段和特效药。在治疗病人这样的急切需求下,有一种观点认为最重要的是“快”;为了快,可以牺牲一些科学的严谨。有时也会被解读成为“白猫黑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但是这样的看法很可能是本末倒置:牺牲掉的科学的严谨,恰恰成为了匆匆忙忙就上临床的疗法的“阿克琉斯之踵“。
新药开发讲究严格的流程,层层递进,从体外细胞到动物实验,从在人体上验证无毒性到落实到病人身上去验证有效性。疫情的紧迫,似乎成为了一种冠冕堂皇地与科学严谨角力的筹码,导致很多未经严谨设计和执行的临床试验蜂拥而上,急功近利下产生出大量的文章,涌入不须同行评议就可以公之于众的预印本平台。正是因为如此,在前所未遇的疫情下,科学研究才更加不能有例外,更加要守住严格的标准,这样才能为临床实践拨开迷雾,为政策的制定者提供行之有效的路线图。
文章直指了从临床试验的设计、伦理,直到发表的全过程,作为应对,文章的作者给出了5点建议:
作为一个碰巧前一阵刚刚把辛苦耕耘几年的数据投稿出去的年轻学者,正在惴惴不安地等待着来自杂志社的意见,也从里另一个角度见证了同行评审的学术出版在疫情中的窘境,希望这次新冠疫情下能够提醒我们考虑到这些极端因素,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情况做更好的准备。
(本文作者为乔治城大学博士生。)